直到电动车拐过路口,看不到身影,她才收回目光,转身进屋,和妈妈一起收拾碗筷。
收拾完之后,周慧珍走到柜子旁,拿出一沓整齐叠放的鞋垫,递给苏小满:“姥姥又给你和立夏纳鞋垫了。”
小满接过来,手里的鞋垫针脚细密,纹路平整,手感厚实结实。她仿佛能看到姥姥坐在窗下,就着日光,一针一线地缝着,手指沾着些许浆糊,目光专注。
从他们姐弟俩小时候起,姥姥就喜欢给他们纳鞋垫、做棉鞋。尤其是冬天,姥姥亲手做的棉鞋又厚又暖,穿在脚上,比买来的还要舒服。
其实现在他们很少垫鞋垫了,但是姥姥习惯了,闲暇时间还是会纳些鞋垫。
苏小满握着鞋垫,小声说:“别让姥姥累坏了眼睛。”
周慧珍笑了笑:“你姥姥闲不住,手里总要有点事做才踏实。”
苏立夏送姥姥回家后,很快就回来了。苏小满正准备去遛狗,苏立夏一见,立刻嚷着:“姐,我也去。”
姐弟俩一前一后走出门,呆呆晃着小尾巴,兴奋地跟在他们身后,小短腿迈得飞快。
夜色沉静,村道上洒落着昏黄的灯光,四周寂静,偶尔能听到远处人家传来的电视声音。
苏立夏走在姐姐旁边,低声问:“姐,咱爸还反对你开咖啡店呢?”
苏小满笑笑:“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他从一开始就不同意。”
苏立夏有些不平:“姐,你别介意,咱爸就是老古董,认定了教书才是正经工作,他是担心你。”
苏小满侧头看了他一眼,笑意加深:“行啊,都会安慰姐姐了。”
“我是认真的。”苏立夏语气难得严肃,“姐姐,你真的挺厉害的,敢想敢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我觉得特别棒。”
他停了停,郑重道:“姐姐,我会永远支持你。”
夜风微凉,街灯映照下,少年神情清朗,眼神真挚。
苏小满心里一暖,抬手揉了揉他的脑袋:“谢谢你,我知道了。”
姐弟俩相视一笑。
转过南大街,拐角处一盏路灯投下昏黄的灯影,前方一道身影逆着光缓缓走来。
身形颀长,黑色大衣在夜风中微微鼓起,手中提着一个医药箱。眉眼间带着点淡淡的倦意。
是沈修平。
“修平哥!”苏立夏率先开口,声音清亮。
沈修平显然也没料到会在这儿遇到他们,唇角淡淡一动,露出一个很轻的笑:“立夏回来过周末了?”
“是啊,修平哥,我和我姐出来遛狗。” 苏立夏一边说一边笑,“你怎么才从外面回来啊?吃饭了吗?”
“还没有,刚出完诊,耽误了点时间。”他说得轻描淡写,可苏小满却注意到他微微抬手,揉了揉眉心,像是不想让人察觉他的疲惫。
苏立夏却仿佛还有很多话要说,他一见到沈修平就像个小迷弟一样,说个不停。苏小满轻轻拍了拍立夏的胳膊,轻声提醒:“你修平哥还没吃饭呢。”
苏立夏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修平哥,你快回去吃饭吧。”
沈修平目光落到苏小满身上,她微微一笑,算作打招呼。
路灯下,她的笑容淡淡的,却仿佛有治愈作用似的,沈修平顿时感觉疲惫消散了很多。
他点点头,目光在她脸上停了一会儿,才缓缓收回去,道:“我先回去了。”
“修平哥再见。”苏立夏笑着挥手。
沈修平的身影渐行渐远,风吹动他大衣下摆,在夜色中显得沉静又挺拔。
苏小满走在立夏身边,忍不住笑了:“你怎么这么喜欢沈修平啊?每次见到他都说个没完。”
“修平哥是我偶像啊。” 苏立夏一脸认真,眼里满是崇拜,“学校光荣榜上,还有修平哥的照片呢。”
苏小满:“……”
她想起沈修平当年高考是理科全校第一,嗯,确实,值得崇拜。
姐弟俩遛完狗就回家了,苏立夏回自己房间继续写作业。苏小满带着呆呆回到前面老宅,咖啡店的灯光还亮着,小慧正忙着收拾。
每天关门前,小慧都会把店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桌椅摆放整齐,吧台也擦得一尘不染,窗户玻璃透亮。整个店内暖黄的灯光洒下来,让人感到温暖又安心。
门窗都锁好后,小慧摘下围裙,伸了个懒腰,笑着说:“苏姐姐,我走啦,明天见!”
“路上慢点。”苏小满叮嘱了一句,看着她背着包离开,门口的风铃叮当一响,店里终于安静下来。
小慧是本村的,和小满家是邻居。高中毕业后不想上学了,但是人朴实,手脚勤快。她比苏小满小几岁,从小就认识。小满就招她来店里工作,小慧的爸妈感激地不得了。
小慧虽然在学校时学习不太行,但是学咖啡倒挺快,居然很快上手了。苏小满很喜欢这个小姑娘。
苏小满关掉咖啡店最后一盏灯,抱起窝在门口的呆呆,轻轻抚了抚它的耳朵:“回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