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凤弈商途 > 第12章 蓼蓝之战

第12章 蓼蓝之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五更天的梆子刚敲过,苏璃就被一阵急促的叩门声惊醒。她掀开青纱帐,看见窗纸上晃动的火光将人影拉得老长。

"姑娘,出事了!"染坊管事赵嬷嬷的声音裹着晨露的湿气,"崔家的人把城南蓼蓝市围了,说是要现银交易,不给咱们赊账。"

铜镜里映出苏璃陡然绷紧的下颌线。她抓起檀木梳,三两下将散落的青丝绾成男子般的圆髻,发梢还沾着昨夜验色的靛蓝。指尖传来细微刺痛——昨日分拣劣质染料时划破的伤口又渗出血珠,在素白中衣上绽开几点红梅。

"备马。"她咬开妆匣暗格,取出半块鱼形铜符塞进袖中,"让韩九带人去码头截住今早的商船,有多少蓼蓝收多少。"

推开门的刹那,秋风裹着枯叶扑进来。庭院里乌压压站着二十余名女工,每人手里都擎着火把。火光映在她们染蓝的指甲上,像一片幽暗的湖面浮着星子。

苏璃紧了紧杏色披风,忽然瞥见墙角阴影里有个陌生身影。那人戴着斗笠,蓑衣下露出靛青色官靴——是萧璟府上的亲随。她心头微动,想起昨夜观星台上那个借她《授时历》的修长身影。

"姑娘,账房算过了。"赵嬷嬷递来一张洒金笺,上面的朱砂数字刺得人眼疼,"就算把现银全拿出来,也只够维持半月。"

苏璃将纸笺凑近火把,看着火舌一点点吞噬那些狰狞的数字。灰烬飘落在她月白的马靴上,像一场微型雪崩。

"去崔氏绸庄。"她翻身上马,突然压低声音对赵嬷嬷道,"把西厢房第三口樟木箱里的地契找出来。"

崔氏绸庄的朱漆大门前,十来个短打汉子正往板车上装蓼蓝捆。那些本该泛着银霜的蓝草,此刻在晨光中呈现出诡异的紫黑色。苏璃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这是被热水烫过的痕迹,药效已损了三成。

"苏掌柜来得不巧。"绸庄二少爷崔弘摇着湘妃竹骨折扇,扇面上"利市"二字金灿灿地刺眼,"今年蓼蓝歉收,我们自家都不够用呢。"

苏璃望着他腰间新换的羊脂玉带钩,忽然笑了:"二公子这钩子上的螭纹倒是别致,像是前朝宫里的样式。"她故意顿了顿,"听说御史台最近在查私贩禁物的案子?"

崔弘脸色骤变,扇骨"啪"地敲在身旁伙计头上:"蠢货!没看见苏掌柜的马车溅了泥?还不打水来擦!"

趁着这阵骚动,苏璃闪身进了库房。堆积如山的蓼蓝捆间,几个账房正往册子上盖崔氏印鉴。她眼尖地发现最下层几捆蓝草用红绳扎着——那是专供军需的标记。

"姑娘小心!"韩九突然从身后拽开她。一支羽箭擦着鬓角飞过,钉在门框上嗡嗡作响。箭尾缠着的布条展开,露出歪斜墨字:"午时前拿《织经》来换"。

苏璃捏着布条的手指微微发抖。这是三年来第一次,有人明刀明枪地威胁要抢染坊秘传。她望向箭矢飞来的方向,只看见集市尽头妙音庵的飞檐下,一片黛色裙角倏忽闪过。

染坊议事厅里,十二盏铜灯将众人影子投在靛蓝染就的屏风上。苏璃展开《山河舆图》,手指停在标注"蓼蓝三县"的朱砂圈上。

"崔家提前三个月就派人驻守在这些产区。"韩九的旱烟杆在地图上敲出几个灰点,"但有个古怪——他们收购量远超染坊所需。"

窗外传来打更声,子时的风裹着初霜的寒气。苏璃突然起身推开雕花窗,夜空中的北斗七星正悬在飞檐兽吻之上,勺柄指向南方。

"韩叔,你带人去临漳县。"她解下颈间玉坠递给老工匠,"找当地一个叫'蓼蓝巫祝'的老农,就说要看'七月流火'的卦象。"

老账房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使不得啊姑娘!那巫祝是崔家老太爷的奶兄弟,专给皇家观天象的......"

"正是要用这层关系。"苏璃从袖中取出半块铜符,与玉坠严丝合缝地拼成完整鱼形,"三年前他被逐出钦天监,是因预言了黄河水患却无人采信。"

萧璟白日里说的话忽然在耳边回响:"《诗经》'七月流火'非指炎夏,实为心宿西沉,兆秋收将至。"当时他执象牙尺量算星图,广袖扫过砚台都未察觉,袖口染了墨色像幅写意山水。

五日后,临漳县郊的蓼蓝田里,韩九蹲身捏起一撮土。指尖传来异常湿润的触感,土色也比往常深了许多。不远处,几个戴斗笠的汉子正在丈量土地,腰间悬着的却是军制横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