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懊恼,到底出生工业时代,是他忘了中古年代耕地都是件又累又麻烦的事,没有足够的人手和沟渠都是白搭。
李承乾琢磨着顾重林的话,无家……他想起来时路上那对母女,想起唐中后期和宋朝时这些佛寺的另外一个功能——悲田院。
李承乾蹙眉,他不喜部分僧人敛财欺世,可隋末唐初佛教寺庙的盛行何曾不是因为乱世太过艰难,百姓只能转求精神寄托。
不过悲田院这等福利机构发展的代价就是寺庙经济横行,天下十分之财佛有七八,于国于民都不是件好事。
这项举措正反影响都太大,目前还不是他能把握的。所以他也只敢在小范围内尝试,由官府半接手而非寺庙自主开办,多少算是监督。
正好一个被抓住把柄的道济寺是最好的实验田,借此完全可以架空他们由官府半做主。
除非老和尚是真的想身败名裂滚出长安,连最后一点钱财和体面都捞不到,想着李承乾哂笑:“咳咳,是啊,上百亩良田当前分一半足矣。”
“另一半还归道济寺,不过我要你们在良田旁这一块地赡养太安村此次疫病中家破人亡的老幼妇孺,这可是你们心心念念的功德慈悲啊。”
说着李承乾冲赵县丞示意:“此乃仁政,我需要赵县丞帮忙寻找得力的副手从旁协助道济寺。顺便反正都在离太安村不远的地界,宋村正也可以时时去看看,免得这好好的仁政被败坏。”
宋村正从方才起就是茫然的状态,这会也只是机械般点头。
老和尚面色惨白,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李承乾话语背后的深意。
如李承乾所料,老和尚只是颤抖着唇瓣不发一言。
这是能重得百姓信任的措施,他选择闭嘴选择做人畜无害的泥像,他才能在长安待下去。
可这样的日子简直比他杀了他还要难受,钝刀子割肉不说,还得伺候来寺庙吃白饭的刁民,疼呐。
赵县丞怔愣:“用道济寺的田亩与和尚来施善心吗?”
只要规模不大,钱粮人手倒都是齐了。
李承乾点头,带上丝暗示:“新朝新政新人,秦王喜欢的同陛下喜欢的可不一样。”
赵县丞当即一凛:“那小郎君觉得这般地方该叫什么名字好?”
李承乾一顿只觉心脏诡异抽疼,腰间好似莫名发烫,是玉佩吗?
但烫意下一瞬便消失,应是他的错觉。
李承乾本能握住玉佩,他舔舔干涩下唇:“悲田养病坊。”
人群中,顾重林对上李承乾的视线。
一个足够精明的商人。
一个似乎可以投资的未来太子。
二人同时在心中下定论。
李承乾收回视线看向老和尚,语气冷淡:“多行不义必自毙,往后记好了。”
***
东宫。
“承乾的来信,诸事皆宜。”
李世民盯着手中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他的身边是太医令刘神威,简直恨不得扒着信纸看那一点牛痘相关。
刘神威一听这话双眸发亮,李世民好笑:“说起来承乾倒是幸运,路途遇上了你师父孙思邈。”
刘神威眨眨眼:“大王是想叫臣师父顺势将此法宣扬?”
李世民点头,指尖轻点桌面:“是也不是,国家新定,突厥蛰伏,我没有多余的力气与钱财去大力推广。”
刘神威皱眉:“大王的意思是?”
“世间诸多事情推广不顺,免不了一个吃独食的问题。”
李世民哼笑,语气浅淡:“人多了,阻碍便也少了。”
“此法要推广免不了耗时耗力,若无好处,大半官吏又怎么可能尽心推广?我下令勉强,也不过是得些敷衍。”
更不用说他将将登基,还来不及把各地州县都换上合自己心意的人。
“可若是这些都会与为政官吏考核搭上边呢?”
刘神威是个太医有些不明白,倒是早早候在一旁的杜如晦笑着开口:“是人口。”
“少些疫病多些人口,顺理成章。”
“不过一旦政令与为官政绩等同,就怕会有官吏造假强逼,隋朝那看着就乱七八糟的田亩数量,前车之鉴尤在眼前。”
“可是——”
杜如晦忍不住勾唇:“谁叫玄龄曾说过我们的主上是最不好糊弄的主上呢。”
一直默默翻看奏表的房玄龄扶额:“杜如晦,有说我的功夫不如来替我多分担些公务。”
李世民曲着双腿,整个人是被夸赞顺毛后的疏懒:“尝试牛痘收集痘苗需要不短的时间,足够我换一遍州县官吏了。”
房玄龄抽出一封密报:“北边贼子梁师都异动,看起来是在鼓动突厥趁我国家内乱南下。”
杜如晦轻“哦”一声:“那泾州罗艺和豳州张瑾一个亲近废太子一个忠心陛下,偏偏二人的防区还在突厥南下的必经之路,可真是好位置。”
李世民眯眸:“这个时候若是急召二人回长安,只怕狗急跳墙的可能性更大。为着地方稳定不好轻举妄动。”
“好好防御突厥也就罢了,可若是敢……别怪我不留情面。”
杜如晦点头:“若他们真那么愚蠢倒是方便大王事后筛换一遍州县官吏,臣与玄龄会加紧整理出一批可用之人。”
李世民满意地拿过密报看着,嘴上不停,毫无阻碍地接上他先前的话头:“不仅如此,权为其一,利为其二。”
“此法若是全然要当地官吏乡绅出钱,只怕不妥。”
“想要种痘,一人出三十文亦或同值绢帛财物,一地一天不许太多,至多三百人。”
“钱财□□而分,朝廷走六,当地走四,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
“其余我皆可睁只眼闭只眼,唯独价钱方面只能限制在三十文,也不可强行逼人接种牛痘,接种百姓须得严格登记在册,按人痘牛痘之说,先接种的必要是身体康健的。”
刘神威喃喃:“小儿多易得豌豆疮,最好先紧着幼童,只是年岁也不可太小,若是身子骨垮了反倒会坏事。”
到时候有心人随便说些闲话向牛痘泼脏水,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沉吟:“嗯,接种流程也需定好详细准则,不可欺骗隐瞒,风险甚至会死人都要提前告知。我也会派出朝廷官员巡视节制。”
“同时痘苗只能掌握在朝廷手中,甚至人痘之法也得谨慎对待,以防有人胡乱作为害人性命。”
“有权有利,不怕他们不尽心。”
“便先由太安村为始,刘神威,要麻烦你师父献策官府造势。”
“几百人又怎么可能足够试验呢?”
“一县一州,甘为天下先呐。”
“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就不仅仅局限一县一州了。”
李世民话落,犹如一柄出鞘利刃,泛着冷意锋芒十足。
刘神威不清楚这其中弯弯绕绕,只是详细看了李承乾信中所描述的法子道:“大王,前一日师父递信只言他此刻就在太安村,倒是巧。”
“除此之外便是大王前些日子的以接种牛痘后的人为痘苗源的法子师父也在信中提过,可行。”
“他要我告知陛下此等大善之法,可估摸师父也不知晓自己恰巧遇见过小殿下,小殿下已将此法献于陛下。”
还好孙思邈为人行踪不定,刘神威没法与他时刻通信,且孙思邈也不是多话的人,不然李承乾的谎言直接就会被揭穿。
“如此倒是可以利用太安村接种过牛痘的人生出的痘疮。”
“暂且将这批人提出的痘苗妥善保存,作为第一批接种来源。”
“有了第一批痘苗后,依臣的想法可以寻些鳏寡孤独的给钱试之,也算是叫他们能得些钱财傍身。”
“循环往复便可翻倍增加,也就不必担心痘苗短缺。”
杜如晦听得连连点头,但很明显他的心思还琢磨在一人三十文上头,他眼眸一眯,这才有些后知后觉道:“三十文……大王定的这个价格实在是妙。”
房玄龄一丝不苟处理政事,心中感慨杜如晦的反应是越发慢了,暗暗腹诽还不是偷闲所致,以后得撺掇李世民多派些公务给他。
李世民挑眉:“克明有何高见?”
“商贾有哪个不求名的?只要有人先带头,这么些小钱便能换得百姓欢心方便自己的生意,与其将钱扔到寺庙或者他处连个响都听不得,何不换取自己的好名声?”
“百姓高兴了,当地官吏高兴了,偏偏这代价不过几贯钱财,如此便能轻松了百姓,实在妙极。”
李世民轻笑,语气是说不出的狡黠:“这是他们心甘情愿的,我可没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