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放下包,耳边传来瓷器轻碰的声响。
徐副部长端着紫砂茶壶踱步进来,壶嘴冒着袅袅热气,“小阮,等下九点常委会,你去拍个照。”
“哦,好的。”阮亓沅应着,转身打开铁皮柜,取出一台单反,打开确认了一下电量。
她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像陀螺似的连轴转了一上午,先是常委会跟拍;接着赶回部里参加舆情分析视频会,期间不断有处室打电话来询问各种琐碎,中午午休时间还要办着电脑跑去茶水间修改工作总结。
下午两点,烈日焦灼。
阮亓沅忙不迭回办公室扔下笔记本,然后拿上采访资料带着营商处李处长快步穿过回廊,去到大院东北角风景最好的“拙园”,接受省电视台关于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的采访。
她们赶到时,省电视台的采访团队已经在喷泉旁架好了设备。
摄像师老周正蹲在地上调试三脚架,反光板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眼的白光。
经济频道首席记者林一雯一边调试麦克风,一边指挥:“李处长,请您站在这个位置,对,再往左一小步。”
面对赤裸裸的镜头,李处长不太自然地扯了扯西装套装的领子。
阮亓沅则站在镜头外陪同,手里拿着补充材料和问答提纲,以备不时之需。
注意到她西服左胸别了枚老铺黄金胸针,为了避免舆论斟酌再三后,借递材料的动作低声提醒道:“李处,您的胸针最好不要露出来。”
“瞧我这记性,差点忘摘了。”李处长如梦初醒,手忙脚乱地摘下胸针塞进裤袋。
拍摄比预计的艰难许多,三点的阳光正毒,大家都被晒得浑身燥热,有些倦怠。
阮亓沅在一旁捏了把冷汗,她从前一直想去电视台工作,想做一名新闻记者,现在看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大家不过是各有各的心酸。
“李处长,我们再拍一遍,您刚才说到‘一站式服务’时语速有点快。”摄像师比了个“开始”的手势。
原本还擦着汗的记者当即回归状态,举起别有台标的话筒,面带职业微笑询问道:“李处长,能否请您整体介绍一下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成效?”
阮亓沅悄悄对李处长做了个放轻松的手势。她很清楚这次采访对局里的重要性,作为对接人,她必须确保每个环节万无一失。
“我市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显著,特别是‘一站式服务’平台上线后……”李处长渐入佳境,声音越来越沉稳有力。
正当李处长专注地对着镜头讲话时,一阵穿堂风拂过,摄像师旁边的灯光架突然剧烈摇晃起来。架子上的柔光箱,猛地朝着李处长的方向倒去。
“小心!”
阮亓沅几乎是本能地冲上前去,用手臂挡开了沉重的器材,自己却因为惯性失去平衡,右手肘重重磕在喷泉边缘的大理石上。
一声闷响,钻心的疼痛瞬间从肘部蔓延至整条手臂,她倒吸一口凉气,眼前一阵发黑。
她好像看见太奶了!
“小阮!”李处长很快反应过来,一个箭步冲过来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体,“你没事吧?”
“……没事,。”阮亓沅咬紧牙关,硬是将那声痛呼咽了回去,“拍摄要紧。”
她左手撑着喷泉边缘,勉强直起身子缓过劲儿来,但右臂已然无法正常抬起,额上冷汗涔涔。
李处长急得同样额角冒汗:“你这孩子,都这样了还逞什么强!我现在就送你去医院!”
“真不用。”她扯出一个笑,额前的碎发已经被冷汗浸湿,“采访还没拍完,省台记者下午还要赶回去剪辑。”她顿了顿,声音轻却坚决,“我这点小伤,不影响工作。”
摄像师老周已经重新架好了设备,但神情犹豫:“要不我们先暂停……”
“继续吧。”阮亓沅摇头,“李处,您刚才那段说得…特别好,就差最后两个小点…很快的,陪您拍摄完…我就去医院。”
李处长看着她苍白如纸的脸色,欲言又止,最终叹了口气:“那你至少去旁边坐着休息一下。”
她没再推辞,安静地退到监视器后的户外长椅旁。
她悄悄用左手按住右肘关节,能摸到皮肤下不正常的肿胀,但愿别是骨裂了。
采访结束时已近黄昏。
李处长一听到“咔”就匆匆过来扶她:“现在总能去医院了吧?我开车送你……”
“我自己去就行。”阮亓沅已经用左手收拾好了采访资料,连同录音笔都妥帖地放回了文件袋里,“我桌上有个移动硬盘,里面有这次剪辑所需要的影像素材,可能得麻烦您交给电视台……”
“你这丫头怎么这么犟!”
她笑了笑,没解释。
从小到大,她最怕给别人添麻烦,早熟的她在被扔在爷爷奶奶家里时就知晓了“自己不能成为任何人的负担”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