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今日来找戴琳琅,更重要的还是为了收稿子。
上月末戴琳琅初稿是给了3万字,《相思》旬报一期通常连载1.5万字~2万字,此时长篇小说的篇幅通常在12万字,是以,顺利的话,一篇长篇小说需要6~8期来连载。
戴琳琅的小说断章很有一手,断在1.5万字,也可以勾住读者,所以第一起连载的时候便是1.5万字左右,3万字的话足够连载两期。
现在距离下一期发刊也就3天时间,在下一期发刊之后,旬报的编辑们通常需要在5天左右搞定稿子,这样时间才会更富余些。
但往往是有很多情况会导致五天内搞不完,剩下的时间编辑要加班加点干,所以,哪怕总是在重复deadline,编辑们还是会努力想办法在前段时间把稿子搞定。
因为一些因素,《相思》旬报开年以来长篇小说刊登数量都是一篇,赵瑾瑜头一回自己独立负责旬报的长篇小说,又是势头这般强劲的,内心还是很有压力的。
若非是知道戴琳琅此时还是大一学生,课业紧张,她早就来找她催稿了。
挺到周五再来,也是想着周五放学后,若戴琳琅没有如预先说好的那样完成接下去一期的内容,那她这个周末就要陪在她的身边,盯着她不要玩把稿子写了。
盯着作者写稿这种事,放在戴琳琅前世的网文时代是比较少见的,可是在如今的大梁,却是比较常见的事情。
别看《相思》是旬报,十天才发一期,每期长篇连载1.5万字上下,但不是所有作者,都能够在约定时间写完稿子的。
事实上,在“日更”没有出现的大梁小说行业,能“旬更”的作者,都会被夸是勤劳的。十天内——不,如果是没有存稿,在“裸更”的情况下,那最长也就给8天时间,在这8天要完成1.5万字,对于没有经历戴琳琅前世网文“卷”时代的作者来说,其实算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哪怕这时候的人们没有手机诱惑,但灵感这东西,它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出现的。
在案桌前枯坐一天,稿纸写废三四张,可能也写不出什么有效剧情来。
水文?确实是有可能会出现水文的情况,但是这时代的报社不是做慈善的,读者也不是只有你一家选择,一旦选择水文,读者就有可能将你抛弃,而被读者抛弃的后果,便是报社冷酷无情的“砍文完结”指令了。
到时候别说出单行本的希望了,便是下一篇的过稿率,没准都会跟着下降。
可不水文吧,灵感又恰好枯竭,那也是很令作者头秃的。
这时候,便有作者选择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不写,让报社开天窗。
这对编辑而来,那真是要了老命了,是以,催稿催到作者家门口,甚至和作者呆在一块,盯着作者写作的事情,才会发生。
不止是旬报如此,月报也会发生这种事。
拖延症和写不出来这些事,前世今生都常见。
只是戴琳琅前世网文环境太卷了,作者都要比读者多,编辑也不像纸媒时代那样,会因为作者的断更而影响工作也业绩,断更是作者自己的事,对编辑的影响真不算大。
赵瑾瑜还不太了解戴琳琅,挺担心戴琳琅交不出稿子来的,她都把衣裳给带上了。
若是这周催不到,下周她还得来。
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是以在戴琳琅给她递交了一叠厚厚的稿纸后,赵瑾瑜惊喜得都有些受宠若惊了。
“师、师妹,这些都是你这段时间写的?”随后她又有些担心,“你不必着急写太快,剧情是最重要的。”
风华书院文学院大一的课程繁忙程度她又不是不知道,那真的是谈不上轻松自在的,每个课程老师都是上课会留作业的人,而且作业还是需要花时间阅读,思考,甚至调查才能搞定的。
在这种忙碌的阶段,戴琳琅一下子交给她这么多稿子,赵瑾瑜真的很担心稿子质量跟不上啊。
要知道,《主母重生复仇记》这部小说,最大的亮点就是剧情,这般直白的文笔能创造这么高的热度,完全就是因为剧情太精彩了啊。
要是为了赶稿子而牺牲了剧情,这才是真的得不偿失啊。
赵瑾瑜颇有些忧虑,急匆匆开始翻阅起来。
看着看着,她的内心就安稳了——还是稳定发挥呀!
赵瑾瑜沉迷了进去,待看完全部稿件之后,才回神过来。
看向戴琳琅的目光就有些复杂了,这么忙碌的学业之下,她到底是怎么抽时间写出这般精彩的剧情的啊?而且据她所知,这是她第一部长篇小说啊,还是市面上从来没出现过的[重生]题材,新人作者在写新的题材,或者第一篇小说,往往不都是会经历卡文,或者后期写崩的情况吗?为什么她的剧情能这么顺呢?!
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啊?也就15岁,刚成年的年纪,就这般厉害,果真是天赋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吗?!
真的是,身为编辑兼师姐的她,都忍不住有些嫉妒了喂!
这种东西,不能分我一点吗?
我也是文学院出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