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为了迅速抢占市场,采薇报社还将《主母》稿件带到其他城市的分社或合作印刷厂同步印刷,保证就是江南地区以外之地,也能尽快买到小说。
强盛报社正在卖的第一部重生完结小说,在《主母重生复仇记》上市后,销量当即一落千丈。
“可恶!她们反应怎么那么快?!”
强盛报社负责人骂骂咧咧,当初想出“拼接”小说这个主意时,他们是完全没想到采薇报社会采取提前上市这种方式来应对的。
他们以为,这回采薇报社也会像过往那样,把他们当个无关痛痒的小报社忽视了,毕竟停业整改后,他们家可是低调得很,更是不会随意撩拨大作者。
只要不碰到大作者,不频繁逮着一家薅,加上又有那么多跟风的小报社,基本这种操作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主母》这篇小说这段时间确实是很火,但那不是新人作者吗?毫无读者基础的新人作者,即使火了,那还是新人作者。
他们就仿写仿写,悄咪咪抢占一下第一部重生完结小说的名头,也算不了什么大事吧?
哪怕采薇报社的人也很生气,但又能拿他们怎么办呢?
总不可能为了一个新人作者,就再像从前那样,联合江南地区几家大报社来搞他们。
怀抱着这样的心思,强盛报社也就大胆玩上了文字游戏,卖力宣传自家这“第一部重生完结小说”了。
他还吩咐自家书店的店员,如果有顾客问是不是主母文,那都要回答是,反正他们家这部小说,女主也是当家主母身份3。
说主母文,那合情合理,没规矩说主母文只能限定是陈三愿(戴琳琅)的小说。
而且还让店员搞出一经开封概不退换的牌子来,拒绝售后。
这时代的小说单行本虽然不像戴琳琅前世那样有透明塑料膜塑封,不撕开塑料膜就看不见书里面的内容,但是也有[防阅读]设计,通常是采用单独的长方形细条将书的封面和背面链接起来,不撕断这细条,是没法翻开书来看的。
是以,靠着这样哄骗式推销,前期还真的让强盛报社卖出去不少,虽然也有不少顾客买回去一看发现买错了,有回来要退的,但是都被店员打发走了。
而一些没看过《主母》的顾客,买回去后有的没坚持看到三分之一内容就弃文了,因为质量实在一般,前面几章内容看着还有点意思,哪怕是仿写的,但重生这个题材太有趣了,仿写的话也不会丢下这个爽点,读者自然能看下去。
可由于头一回接触这种题材,又要小心谨慎避免踩到抄袭线,还是在追求速度下的赶工,作者本身实力就在那,没几章就开始崩实在是太正常了。
读者看着看着觉得无趣,没耐性的便直接抛下。这样的一来,这部分读者就不会回去闹了。
而有耐心往下看的,超出三分之一内容后,后文不搭前文的问题暴露出来后,有的读者一开始以为自己是买到瑕疵品,出版社印错了,但发现后面内容的主角名字跟前面主角名字一致后,那就骂骂咧咧起来了,这分明就是诈骗!
可是书籍拆封不退换这个并不违法,顾客也只能憋屈认了。
强盛报社正暗自得意呢,就看到采薇报社开始宣传《主母》单行本要上市的消息,并且还是给了明确日期的那种,当时心下就是一咯噔,因为在他们的预案中,是完全没有这个设想的。
毕竟大梁的连载小说,基本都要等连载完毕才会出版,这还是最快的,速度慢一点的,几年后再出版也是有的。
采薇报社突然来这一手,是真的打了强盛报社一个措手不及。
而她们的宣传语还是[重生题材开山之作,正品小说认准作者陈三愿],没有提到一点他们强盛报社,却间接把他们家这第一部重生完结小说给打成了盗版!
当时强盛报社就觉得不太妙了,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即便《主母》上市了,估计对他们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没准还能借他们的宣传,多卖一点书呢。
而现在——
“不好了老板,咱们书店门口来了一群人,直接摆摊卖陈三愿的《主母重生复仇记》,还说他们才是正版主母重生文,不像我们是拼接怪诈骗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