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老夫人得意举了举自己手中的包包:“孙媳妇给我玉娟买了礼物。”
付母全名魏玉娟。
“可把你美的。”付老爷子面上不以为然,心里却是感叹还是女娃贴心,付辞就从来没给他和儿子买过什么礼物。
“哦,还有件事。”
付老夫人这话是对付老爷子说的。
“什么事?”付老爷子说着走过来坐下。
待他坐定后,付老夫人才往下说:“下午采萍打电话来,顾琳的亲事定了,婚礼就在下个月。”
付老夫人提到的采萍,正是付老爷子同父异母的妹妹付采萍。
兄妹两人关系一直一般,但还维持着亲戚间的往来。
转折发生在四年前,付采萍的大孙女顾琳面临着要下乡的可能。
付采萍不想孙女下乡,第一次放低身段求到了付老爷子跟前。
可付老爷子性子倔,认死理,认为上山下乡是国家号召,不能因为身份地位就搞特殊,所以拒绝了妹妹的请求。
付老夫人至今仍记得四年前付采萍从这个家离开前咬牙切齿甩狠话的样子,之后也不是没想办法缓和过两兄妹的关系,但都失败了。甚至两年前付辞结婚付采萍都没有出现。
本以为两家人可能就这样了,今天却突然接到对方的电话,付老夫人能不感触嘛。
至于付老爷子,也许此刻他的内心并不如面上那样平静,不然就不会在听到这事后久久不能言语。
半响,付老爷子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嘶哑,“顾琳那孩子都要结婚了。”
“她和付辞是同一年的,付辞都结婚两年了。”
其实还有句话付老夫人没说,如果不是下乡,可能早几年就结婚了。
付老爷子点了点头,对妻子和儿媳妇说:“结婚是大事,你们问问那边,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付母连声应下。
说完这些,付老爷子去了书房。
不知道是想看书,还是这事让他感怀。
直到书房的门关上,付母才小声问婆婆:“爸这样没事吧?”
付老夫人对丈夫还是了解的,摇了摇头:“放心吧,上过战场的人没那么脆弱的。”
唐明丽虽然全程认真在听,但仅凭这几句话实在是难平凑全怎么回事。
她弱弱插了句嘴:“我方便问问这是怎么回事吗?”
付母这才反应过来,儿媳妇嫁进来这两年,他们家和小姑家已经没往来,自然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于是言简意赅和她讲了大概怎么回事。
唐明丽大概明白了。
问题来了,爷爷如此刚正不阿,自己央求付辞帮忙让堂姐早点回城,会不会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可这些天来,也没感觉他对自己有半点不满。
唐明丽在心里一番琢磨,只能猜是不是时过境迁,现在的付老爷子和几年前已经不一样。
-
晚上,前几天才打过电话回来的付辞又打电话回来,主要是询问唐明丽喜欢吃什么坚果。
还能挑?
唐明丽自然不客气,一口气说了几样自己喜欢吃的。
挂了电话,才发现全家人都看着自己,笑得饶有趣味。
她硬着头皮寻了个理:“还真是的,连买什么都不知道。”
然付家人并没有就此揭过。
付老夫人打趣:“询问怕只是借口。”说罢故意问儿媳妇:“你说付辞以前出差什么时候惦记过家里?”
付母摇头,叹道:“那确实不曾。还以为这孩子和他父亲一个样,原来比他父亲要强点。”
她说的也确实是实话。付辞以前出差虽然都没这次久,但真没哪次打过电话回家的。
付老夫人轻哼了声,接过道:“比他爷爷是强一万点。”
无故被牵连付老爷子和付父只能相视一笑,没法为自己辩解。
唐明丽庆幸自己脸皮够厚,这点调侃并不会真让她害羞,不过面上还是要装出几分不好意思的。
待付说得差不多,电视剧也看完,适时‘害羞’开口:“哎呀,你们再这么说,我……我先上楼了。”
也差不多要休息了,睡眠充足,人才能精神。
今天先是去大伯家,又逛了百货公司,太累了,唐明丽一躺下就睡着了。
-
另一头,李家村。
就在唐明丽告诉大伯母堂姐即将回城的几天后,唐明美这边从大队长那得知自己可以回城的消息。
她还没收到家里的回信,自然不知道家那边的情况。还在为自己何时能回城而茫然时,咋听到这个消息,当场绷不住,哭得稀里哗啦。
“终于能回城了,呜呜,终于能回城了……”
就算是再吃苦耐劳,也没人喜欢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回城是每一个下乡知青心底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