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貌、成绩到到各种不晓得有什么联系的事都被拿来说,姜梦君从一开始感觉奇怪逐渐转变成反感、抵触。
爷爷奶奶也摆摊卖糕点,姜梦君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并且王澄霜十分双标,她自己就经常吃姜梦君的零食、还会理所当然让姜梦君买吃的、喝的给她!她自己成绩稀烂,经常抄姜梦君作业,一直说想两人考同一所高中,姜梦君让她努力刷题把成绩提上去她却从来没照做过……
姜梦君有次实在没忍住,和她摆事实讲道理,王澄霜对她大吼大叫,说她有新朋友了就对自己态度差,一气呼呼跑了,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理姜梦君。
姜梦君觉得自己没有错,她交朋友又不看这些,聊得来能玩到一起就行,为什么要贬低别人的外貌、家庭。
如果交友需要设置各种条条框框,她最该绝交的人就是王澄霜!
王澄霜爸妈算是这片街区最臭名昭著的刁民,像疯狗一样逮谁咬谁;他们在家时一天到晚大小声谩骂、骂孩子、骂邻居、夫妻对骂;在外买个菜都能因为有一片菜叶子黄了站在人摊子前骂半天,说人家黑心卖他烂菜……
大家都怕和他家对上无故被咬一口。
后来王家两口去别市工厂工作,让王澄雪和王澄霜两姐妹留守家里;街坊邻居们都如释重负,欢欣鼓舞。
爷爷奶奶最开始看到王澄霜来家里找姜梦君玩时吓了一跳,问了很多她两相处方面的问题,但没说不让姜梦君和王澄霜玩之类的话。
只是在一番商量后,给姜梦君报了画画兴趣班和学习辅导班。
这次争吵最后以王澄霜主动求和结束。爷爷奶奶一直教导姜梦君:人与人之间处得舒服就处,处得不舒服分开才是对彼此都好的选择。
姜梦君认可并决定践行。一开始会想很多:我是不是太冷血了?王澄霜是我第一个朋、我们从幼儿园到现在这么多年感情了,是不是不该怼她、忍一忍就好了……
可是转念一想又很气愤:我说过那么多次不喜欢她这样说别人坏话,她都没想过停止,不就是完全不考虑我的感受?那凭什么我要迁就她!不说别人坏话会死吗?我们之间就没别的可以聊了吗!
姜梦君用逆向思维说服了自己,让自己不再纠结专心学习。如果什么事都是她可以而我不可以,这不公平,相处也不舒服,像喉咙卡了鱼刺,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于是王澄霜单方面和姜梦君冷战,见她不为所动又委屈巴巴过来求和。
和好之后,王澄霜变得更加奇怪,但是是另一个方面的奇怪。
她开始叫姜梦君“宝贝”;两人一有什么意见分歧她就嗲声嗲气说“好好好都依你~”说舍不得和自己“一见钟情”的朋友闹矛盾,当初锲而不舍追了好久才成为朋友的;经常对姜梦君做非常亲昵的动作、拉手、摸脸、摸脖子,有一阵子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了非要姜梦君亲她脸颊……
姜梦君本能拒绝,她觉得太超过了,不可以。
但在王澄霜长期暧昧不清的言行浸染下,她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并逐渐认为她们两有别于其他普通朋友。
青春期懵懵懂懂的,姜梦君把这种特别感归为喜欢,并对这种亲昵产生了排他性。
王澄霜对姜梦君这种转变很满意,并故意捉弄她,经常当着姜梦君的面和别的同学亲昵,见她不高兴了就语气轻佻对她说:“吃醋啦?唉他们都是过客,只有你是我的唯一。”
后来王澄霜开始和姜梦君聊她的少女悸动:隔壁班的某某男生好帅啊,我一看到他就心跳加速,我加了他游戏好友,让他周末带我上分!
姜梦君迷惑了?一时间分不清她是故意试探还是在表示拒绝。
她不喜欢被吊着,所以找机会想和王澄霜开诚布公明言,她想要一个确定的答案,是好是坏她都能接受,但王澄霜每次都岔开话题。
那时候她们已经升入高中,她们没在一所学校,距离淡化了两人之间的问题,美化了一些不经意间的想起。
因为“喜欢”,所以课余想起和王澄霜相处时的画面就变成了思念;想明确得到答案的心情变成对王澄霜牵肠挂肚……
姜梦君钻了牛角尖,一根筋就要和王澄霜掰扯清楚,想着要么成为恋人,要么回归一般朋友或者从此桥归桥、路归路。
作出决定后,她郑重其事约王澄霜出来聊聊,王澄霜同意了,让她周五放学后去她校门口等她,顺便给她带杯冰奶茶。
姜梦君乖乖照做了,拎着奶茶在王澄霜学校门口焦急等着,一直在心里措辞等下怎么说比较好。
她像一个小丑,等到了一个众星拱月的大明星。王澄霜是在同样穿着黑白校服的一大群男女同学的簇拥下出来的,距离她们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分钟,而她半点不着急,和同学们开怀大笑着慢悠悠走出来……
王澄霜隔着几米距离看到了姜梦君,蹦蹦跳跳着向她挥手、小跑着奔向她,整个人笑靥如花、青春洋溢蹦到姜梦君跟前,十分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奶茶插上吸管喝了一口,春光明媚问她:“我们要一起去打桌游吃晚饭,你要一起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