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效果归没效果,尚哲坚信,这一定是暂时的,是通过他不懈的努力可以改变的一个事情,所以,从那以后,是不是的见到空军女孩在前面走,尚哲在不远的后面跟着,好像嘟囔着什么,然后空军女孩越走越快,距离越来越远,好想逃跑一样的跑回宿舍。这应该算,多次直接打脸拒绝了吧,真亏他还坚持的住,如果多年以后的的他,看到了那时候对空军女孩只有一腔热血,却毫无办法的自己,不知道是什么反应,反正,我当时大概是当成一个娱乐节目来看的,就像那种几乎要十年后才流行起来的真人秀,尚哲算是让我过早的潮了一会,提前体会到了。
尚哲自有他的丰富多彩,我的日子相比起来就略显单调了,虽然单调,但绝对是不同于海南岛的那种,是好的,让我喜欢的单调,第一件所谓大事儿,就是我终于开始再次尝试拥有手机了,虽然其实是很多个小灵通。我很确定了,刚到重庆的我,很长时间之内,都是没有手机的。因为我有相当多的,对手机的几乎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唯独没有那一段,再加上零散的对一个同学的8250,和另一个同学的8850的深刻印象,我想我当时应该是很向往那些手机吧,这更说明了当时没这个物件,在这个特别的刚到重庆的夏天。
最早的关于手机的记忆是还在南京的时候,我们宿舍有一个相当富的二代,大概在97还是98年的时候,就往那个集中营一样的地方拿过手机,至于什么牌子,什么样子,我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后来,实习回来,一次我在学校的小店里面,看到和我共同走了两年并列的队列,并且看过2场电影的那个女孩,手里面拿着一个手机,好像是和男朋友通话的专线工具,至于这个精度如此之细致的八卦消息的来源,我一样是不记得了。
再后来,到了工作单位,我又一次在食堂的大炊事员手里看到了一部手机,这回知道是诺基亚了,后来这部烂手机还被我高价买了回来,应该在2个月的工资左右,要跟现在的标准,我要是上法院告这个大炊事员诈骗,估计能判他几年!至于为什么我会认识炊事员,因为我美其名曰是那个食堂的营养军医,其实相当于一个小炊事员,每天跟着这位老大听差哪。我的那个第一个手机没出一个月,就和一块砖头的应用再也无法分别,我嘲笑自己的愚蠢,同时也心疼自己的工资,当时的心声估计很接近“我恨手机”!!!
因为有了阴影,所以到了重庆,也很久都没有买手机,至于同学的手机,那每一个都是一段精彩的小段子那,先说8850同学,那时候这货估计要接近万元了吧,闪闪发光的金属外壳,精致的严丝合缝的做工外加那犹如氙气大灯一样的闪亮的屏幕,话说8850同学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拿着那个手机照着亮,在宿舍里面巡视一圈,那效果,堪比现在同样有氙气大灯的Q7在面前开过。
更过分的是有一回8850同学在窗边打电话(虽然电话牛,但可惜,破学校信号不好,哈哈)半个身子都探出去了,这时候有人喊他,一走神,可惜手机的表面像德芙广告一样丝般顺滑,一下就从3楼窗户掉下面水泥地上了,饶是小有富庶的8850同学也按耐不住了,连跑带颠的下了楼,一看,8850散落在30平方米的范围内,他找了一会,一共5部分,当时就嘁哩喀喳的给拼回去了,一开机,氙气大灯依旧闪耀动人,按键手感依旧爽朗,连个漆好像都没弄掉一点,也许诺基亚手机的种种奇迹,就是那个时代给流传出去的吧,我是亲历了一次。
再来是8250同学,8250虽然不如8850那么华丽高贵,但那瓦蓝瓦蓝的屏幕,配上蝴蝶形的功能按键,对我的吸引并不比8850逊色多少,只不过我现在都不能理解,为啥个看不清楚的蓝屏,都能当买点,还不只是手机,连什么补钙的都是看好了蓝瓶装,真是有够囧。
这个8250最惊人的其实是里面附带的一个,如同马里奥一样惊世骇俗的游戏,名字叫贪食蛇!!!虽然这游戏在诺基亚手机上一直都有,但能真正流畅运行的还真是到了8250才实现的,而我们的8250同学,还真是一点没有辜负这个游戏,你知道吗,这个贪食蛇游戏是可以通关的,最后的效果就是这条蛇的长度,可以盘满整个屏幕,一点空格都没有了,这时候游戏就算是完成了,8250同学经过数天(另一个惊世骇俗功能,可以接续,关机了都没事)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壮举,他叫文召,来自新疆,是我本科时代的死党之一,现在他调离了新疆到了河南,他的老家,也结婚生子了,希望他一切都好,到今天,我都还记着他的记录哪,哈哈。
至于我自己,大概在到重庆第2个月的时候,买了第一支小灵通,初始动力是为了联络女孩做准备,总是假想着万一再遇到阎言,这留下个联系方式的资格都没有怎么行,好像突然之间,好像没有电话就不行了,然后就是周期极短的连续遗失,周期极短的连续购买,后来实在负担不起新的了,就买2手的,最最后超过30块钱的电话,我都觉得费钱,因为我丢的实在频繁。
最后我计算过,总共在大概1年多的时间里,丢了超过7只小灵通,并且有5只都是在篮球架下面丢的,我不知道自己这是一个什么精神,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屡教不改的记性。总是,如此频繁的丢失手机,涉及到的已经不止是通讯不便,和经济损失问题了。更重要的,这会非常犀利的打击自信,弄得我无比消沉。
之后的若干年,在其他人眼里,我都是一个很难找到的人,丢手机对我造成的阴影,实在是严重,弄得我都不敢再去碰了,现在的我终于不再那么频繁的丢手机了(换成摔了),在这一点上,算是跑到了一个正常人的范围,我想说,虽然坎坷,但总算办到了,和在我身上发生的其他任何事一样。
除了丢手机外,我还找到了另外一个娱乐,别会错了义,我还是没有找到阎言,但却找到了机房,更重要的是,这机房里面的几百台电脑上,都装了CS,一个叫反恐精英的游戏。说实话,这样的主视角射击游戏,我在去南京之前,也就是97年之前都玩过不少了。我算是同龄人里面接触电子游戏和电脑最早的一批人了,大概不到5岁的时候,就被父亲带去过工作单位的机房,那时候要进个机房,跟现在进SPF级的动物室的工序差不多,基本上也是沐浴更衣换拖鞋,而我记得清楚,那时候的z80电脑还不能玩什么游戏,至少父亲单位的几台宝贝是不允许玩游戏的,只有少数的几个人懂的那个全字符的操作界面,里面一行一行刷新着我一点都不懂得信息,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觉得那东西比家里的9寸黑白电视更好看。
在后来的一年,我家里给我买了第一台游戏机,在1984年,我上小学之前。现在想想,父母在让我玩好这方面,还真是下了大力气支持我,因为别说一台游戏机,当时随便的一张游戏卡,都要值到父母一个月工资总和,他们用省吃俭用,换来了我的另外的一个世界。
买第一台电脑是在我考上高中以后,那算是我考上公费高中的奖励(三年费用总额<300CNY),那台只有1mb内存的主频只有33mhz的386电脑耗费了家里5900元,这几乎是2个自费高中的学费,约等于父母半年的工资。回想起来,父母当时做这样的决定(当然和我要求也有关系),多少有些不可思议,但却造就了我后来最突出的技能。虽然我跑去学医了,但以后的所有经验中,在没有碰到过任何一个在电脑技能上比我更突出的人,我有信心以后也几乎碰不到。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电脑会成为一项成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须的常规技能。
而电脑于我从来都是娱乐作用最为主要,拿它来工作,想想都是读研究生以后的事情了,之前的电脑,对我来说,就是一台内容更为广阔和自由的游戏机,只不过要实现这样的广阔和自由,却需要对电脑软硬件的相对深刻的认识,那可不是一个把卡(那时候光驱应该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插上去,打开电源就能搞定的东西。最初的FPS游戏,应该叫做德军总部,要在1mb的内存里面运行一个3d的游戏,基本需要精确到字节的内存分配操作,在当时那个全字符的操作界面下,实现起来那是相当的练技术,以至于到后来,有时候我真正感兴趣的倒不是游戏本身,而变成了如何让游戏能在我的电脑上运行这件艰苦卓绝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