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灵儿抬手撩开马车的帘子一角,往外看去,抿着嘴角笑道:“不仅长公主被他哄得十分高兴,宫里的圣人应该被他哄得心花怒放,否则怎么会放任他在长安里待着,不让他赶紧回潞州呢。”
说起李显,薛子归就忍不住哈哈笑,“圣人舅父最欣赏三表兄打马球的技术,三表兄只要人在长安打马球,圣人舅父就很开怀了。”
武灵儿想起李显平日在宫里没事就琢磨玩乐之道,过年时甚至还让朝廷三品及以上的官员在宫里进行拔河比赛,以此来讨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等人欢心的事情。
——圣人李显在治国上并无才能,精通吃喝玩乐的纨绔形象倒是深入人心。
这些年来,天灾人祸,大唐本来就折腾得不轻,如今被李显这么一折腾,底子亏得也差不多了。
武灵儿扫过外面避让在一旁的仪仗。
一色的高头大马,毛色极好。
其中一匹血红色的骏马在其中显得很抢眼,鬃毛柔顺,骑在骏马上的男人牵着缰绳,侧首正跟旁人的人说话。
大唐在太宗时期,就已经引进了来自异域的汗血宝马。
骑着汗血宝马的人,应该是李隆基。
在李隆基旁边,是一个长相粗犷,身材高大的男人,穿着一身劲装。
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身边信任的家奴是王毛仲。
这个在李隆基身边的人,会是王毛仲吗?
武灵儿还在寻思着,这时,原本还在跟旁边人说话的李隆基回过头来,他没有看向围在他身边的侍从们,而是直接看向了武灵儿的方向。
对上李隆基视线的那一瞬间,武灵儿愣了一下。
她在史书上看到过,李隆基是个长相英俊的男人,风姿俊雅,但那只限于在纸上看到的。
当真正面对着一个活生生的人时,她才惊觉原来男人的长相也能给人视觉上的冲击。
他的五官长得很出挑,头发很黑,骨相极好。回头时,半张脸迎着阳光,剑眉入鬓,目光凛凛。
……不苟言笑的神情显得很冷淡,却也散发着无形的威压。
武灵儿迎着他的目光,静静地与他对视了片刻。
接着,她落落大方地向对方露出一个清浅的笑容,将帘子放了下来。
放下帘子,才发现自己的心跳得厉害。
薛子归凑过来,在她耳边悄声说道:“三表兄真是越来越好看了,阿娘说,他比相王舅舅年轻时还要俊美几分,又不像相王舅舅那样,气质过于斯文。”
武灵儿有些意外,原来太平公主私下跟女儿也会说这些事情的么?
这时,薛子归又说:“依我看,阿娘身边的人没一个能像三表兄这样好看的。”
“你拿长公主养在府里的面首跟临淄王比,当心他知道了要生气。”
“你不说,我不说,他怎么会知道?”
薛子归模样俏皮地向武灵儿眨了眨眼,笑着说道:“再说,三表兄向来对我们这些弟弟妹妹都很好,不会因为这些小事而生气。”
听上去,薛子归跟李隆基私下的感情也挺好。
奇怪的是原身妹子的记忆里,并没有这一项。
“万泉。”
武灵儿喊了薛子归一声,好奇问道:“我从前怎么不知道,你对临淄王评价这么好。”
“我从前跟三表兄也不是很熟悉。”
说起这个,薛子归感觉有点尴尬,“三表兄从前住在宫里的时候,跟我们来往得不多。后来出宫,时常不在长安,偶尔回来了,也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忙,哪有空跟我们这些弟弟妹妹一块相处。不过是去年中秋之后,他一回长安便到公主府向母亲请安,又给我们带了许多礼物。跟四表兄一起玩耍的时候,他说起三表兄的时候,都净说他好的。”
薛子归说的四表兄,是温王李重茂。
李重茂是李显的第四个孩子,薛子归喊两个舅舅家的表兄时,都是按照他们各自在家里的排名喊的。
反正李显前面的三个儿子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她说三表兄,自然就是相王李旦家的三表兄。
薛子归:“能让阿娘和四表兄都说好的人,肯定就是极好的吧。”
这样也行?
武灵儿有些啼笑皆非,说道:“长公主和四表兄说好,就是真的好吗?”
“四表兄说好,未必是真的好。但阿娘说的的——”
薛子归语气稍顿了一下,十分理所当然地续道:“反正我觉得肯定不会差。”
万泉县主对自己的母亲有着盲目的信任和崇拜。
武灵儿看着薛子归的神情,忍不住笑了,附和着说道:“行吧,我也觉得,长公主看好的人,肯定也是极好的。”
不得不说,李隆基收服人心,还是很有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