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哥儿看着耿季端着菜碗过来,有些不好意思,拉了张凳子过来放碗。
“菜吃完了过去桌上舀。”耿季笑看着他,“别不好意思。”
“恩,你快过去吃吧!”
耿季回到桌上,看着他哥把家里最后一点酒拿出来了,伸手过去也接了一碗,他不常喝酒,酒量却不错。
“亮子,来喝,多亏了你家里今天就把稻子收完了。”耿夏把酒碗递给一旁的耿亮,又拿着碗要给陈丽倒:“嫂子也喝点。”
“不用不用”陈丽双手推拒着:“你们喝,我吃菜。”
“嘶”耿夏痛呼一声,看着他媳妇不敢吱声,乖乖坐下吃饭喝酒。
邱兰笑看着他们:“小月,陈丽,来,我们吃饭,别管他们。”
说着话就站起来一人给他们夹了只鸭腿,
“这鸭子我用酸菜芋头焖了好久,你们尝尝。”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完晚饭,天已经擦黑了,耿亮带着媳妇孩子跟耿家道别回家。
耿季和耿夏吃完饭就各自搬了个木桶打稻子,趁着月色正好,能打一些是一些。
耿季刚喝了两碗酒,疲惫去了大半,甩起稻子来虎虎生风,一把稻子没两下就干净了。
他让落哥儿在一旁给他递稻子,省得这个人又跑打。
“我叫秋哥儿过来递吧,我来装稻子,木桶都满了。”
“不用,你把箩筐拿过来,我来装”
落哥儿张了张嘴没说话,转身去拿箩筐。
耿季接过箩筐也不用铲子直接两手扶着木桶用力向着箩筐倒,满了就换一个,没两下就把木桶的稻米清理出来了。
落哥儿在一旁看着,再次刷新了他对眼前汉子的认知,这身气力,在农家没几人能比得上。
心里不由得有些羡慕,瞧瞧自己的胳膊,又瞅瞅耿季肌肉扎实的臂膀,得,没得比,还是老实干活吧!
耿季瞧着一旁哥儿投来羡慕的眼神,有些无语,这小哥儿难不成还想长成他这样。
摇摇头,继续干活。
月亮圆盘一样挂在天空,明亮皎洁,预示着明天又是一个好天气。
晚风挟着凉意拂过,带走了满身的燥热,仿佛在告诉人们秋天确实来临了。
邱兰收拾好后,叫大家把东西都收一收,洗漱后歇着去,明天再弄。
落哥儿闻言顿了顿,他打算等会再去,让秋哥儿他们先洗。
耿季忙完手里的活,见落哥儿还在:“你快去洗洗歇着去,别弄了。”
“让娘他们先洗”落哥儿手上不停。
耿季想想,家里还是得再盖个洗漱房,人多了要洗漱也麻烦。
今天大家都忙着秋收一身灰尘不洗洗可不行,往常家里哥儿妇女都是在茅房洗的,现在天黑了危险不说还要排队。
家里也有木桶,只很少使用,太过笨重,家里哥儿妇女都不用。
还是得多赚钱,家里哪哪都要用钱,马上又要成亲办酒,花销少不了。
耿季看了眼一旁的落哥儿,说:“成亲后你跟我去山上吧,山里有座院子,我师傅留下来的,平时打猎我都住那里。”
“恩,听娘说过”落哥儿手里顿了下,小心地开口:“听说院墙很高?”
“有三四米呢,不用怕,周围我都有定期察看。”
“好!”落哥儿松了客气,他心里是有些怕的。
时间在忙忙碌碌中快速滑过,田间地头到处都热热闹闹的。
丰收的喜悦是会传染的。
十月六日,耿家所有稻子都已经晾晒干装袋完毕,七亩水田共收了十七石将近十八石稻子,税收要去掉一石半,就还剩十六石。
“明天就带去镇上换了。”邱兰满脸笑容,“再把过两天成亲的肉菜定好。”
耿家每年都是用的新米换陈米,每斤米能得八文钱,算下来也有十几两。
“娘,我跟蒋二哥定了半头猪,明天我跟哥再去河里捞点鱼,再加上家里的蛋也差不多了。”
耿季带着大橘几个往外走,这几天忙碌,狗子闷坏了,得去溜溜,“这几天我再带着大橘几个在山外撵点野鸡兔子”
耿季带着大橘它们来到山下,瞧见落哥儿和秋哥儿在远处河边放鸭子。
带着大橘走过去,看着他俩问到:“你们要不要跟着我去山上,林子里秋笋可以挖了。”
“哇,要要要,我这就回家拿东西。”秋哥儿高兴地不行,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拿背篓锄头去了。
落哥儿也有些意动,看着河里的鸭子:“可是鸭子怎么办?”
“没事,大橘守着呢”
“呐”
耿季指了指趴在一边的大橘,“大橘聪明着呢,丢不了,家里落在田里的衣服都是大橘叼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