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秋哥儿嘟着嘴一个人去放鸭子了。
落哥儿跟着邱兰去菜地摘菜,还去三婶和耿亮家也摘了些。摘了两背篓回家,院子里耿夏和程小月他们也回来了。
“亲家阿么你们过来这么早,早饭吃了吗?”
邱兰卸着背篓又向小月喊道:“小月,锅里早上还留的有饼子和菜,你端出来跟你阿么他们一起吃。”
小月阿么唐霜接下邱兰的背篓:“刚刚到家小月和夏小子就端出来吃过了,难为你一大早做饭还给我们留。”
“说的哪里话,辛苦你们一大早赶过来,这两天要麻烦你们了”
“早上都是落哥儿起来做的。”
邱兰拉过一旁放下背篓站着的落哥儿介绍到:“这是你嫂子阿么唐阿么,这是小月弟弟程虎。”
“唐阿么好!弟弟好!”落哥儿乖乖站着叫人。
“好好!落哥儿好!”
“嫂么好!”程虎在一旁点点头,看着地上的背篓就提着去后院清理,耿家他常来,也熟悉。
邱兰看着程虎提着背篓去了后院忙对落哥儿说:“你去厨房给大家兑一碗昨天季小子打的蜂蜜。”
落哥儿恩了声去厨房兑蜂蜜。
“二弟弄到蜂蜜了?这可不好遇见,没被蜇吧?”耿夏乐呵呵地说,他以前在山上也遇到过,跑去掰蜂巢,结果被蜇得满脸是包,眼睛都肿成一条缝了,被笑话了好些天。
“你以为是你阿,摘个蜂蜜满身的包!”程小月笑了笑在一旁忍不住调侃他。
耿夏嘿嘿两声,由得他们笑,接过落哥儿递过来的蜂蜜水两口就喝完了:“还真甜!”
落哥儿端着蜂蜜水出来见大家都笑呵呵的,不明所以,也没开口问。
程小月看着他端着碗蜂蜜水往后院走:“我去吧,你坐会儿。”
一伙人喝完蜂蜜水聊了两句家常就各自忙开了,今天活不少呢。
耿夏跑去附近人家借座椅板凳,明天至少也有十五六桌,得提前打个招呼,晚上再过来搬。
落哥儿跟着程小月在院子里搭了木板切菜切肉,唐阿么和邱兰在灶上忙活。
耿家没请别的掌勺人,唐阿么手艺不错,常去别人家帮忙做饭,邱兰就私下跟程小月说了,让他帮忙做饭,给二百文钱。算补贴一下亲家,面上也好看。
不一会儿陈丽也带着两孩子过来了,家里一下就热闹了起来。
“婶么我来帮你”
两小家伙一个帮落哥儿递菜,一个帮程小月递菜,忙得不亦乐乎。
“你是叫明儿吗”落哥哥轻声问他。
“恩,我叫耿明,是老大。”耿明老气横秋地说。
“婶么我叫耿兰,就比他小了三分钟。”耿兰瘪瘪嘴闷声道。
程小月听言忍不住笑出声,落哥儿也笑弯了眼睛。
邱兰端着一盘酥肉出来见着他们笑成这样:“什么事笑这么开心?”
程小月学了一遍兰姐儿的话,邱兰听罢笑着拍了拍兰姐儿的头:“跟大了你三分钟的哥哥吃酥肉去。”
“谢谢二奶奶!”
“谢谢二奶奶!”
“落哥儿、小月你们也吃,吃完进厨房拿。”
邱兰说完就回了厨房。
耿季回到院子就见着落哥儿几个忙活着,不时伸手拿根炸好的酥肉嚼。
大步走过去,蹲在落哥儿旁边,抬着眉头示意了下。
落哥儿有些不好意思,还是拿过酥肉喂了他一根。
耿季嚼着嘴里的酥肉笑容灿烂:“恩,不错!”
“唐阿么的手艺就是好!”
程小月笑着看他揶揄道:“想吃自己洗手去,里面有热的,怕是没有落哥儿给的香。”
耿季嘿嘿笑着,跑去厨房洗了手,拎了把菜刀出来,坐在落哥儿旁边拿了肉就梆梆梆地剁起来。
落哥儿有些心惊肉跳,连忙起身去端了个凳子过来在下面垫上,生怕他把木板震翻了:“你轻点,别把板子震翻了。”
耿季点点头,放慢速度。
不一会儿邱兰就出来叫耿季去后院杀鸡、鸭、兔子,别在这里碍事。
忙忙碌碌地,时间过的飞快。
耿季吃完饭拿了些点心瓜子糖把落哥儿送去了三婶家,叮嘱了落哥儿两句就匆匆告别回家。
落哥儿到了三婶家有些拘谨,好在三婶带着孙子过去季家帮忙了,三叔和他儿子都不在家,家里就三婶的儿夫郎李圆在。
李圆是个微胖的哥儿,脸上有俩小酒窝,见人就笑,说起话来又快又亮,是个麻利又热情的哥儿。
落哥儿被他拉着,一会儿就熟悉了家里。听他不停念叨三婶家的人和事,很快就对三婶家有了大概了解。
三叔叫耿富,带着儿子耿爽常在镇外二里地的沈家庄砖窑干活,三婶李清荷是家里的独生女,这两年因着三婶爹身体不太好花了不少钱,不过耿福父子在砖窑挣的多,到也还好。
就是村里常有人说闲话,李原也体谅李清荷,常跟村里嘴碎的对骂,家里到是没闹出过事端。
落哥儿听了一耳朵,忍不住佩服李圆道了声好厉害,村里嘴碎的婆子嘴巴厉害着呢。
落哥儿拿出针线篮子,他婚服已经做好了,打算做几张手帕,答应秋哥儿的帕子还没影。
他纳着针线听着李圆说着村里的家常里短,竟有种不真实感,他何曾这样悠闲过,恍然又想起明天要成亲了,又添了几分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