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想供养着夫家,父家直到油尽灯枯。
可她也不想走第二条。
若是她隐姓埋名,
她的母亲,她的姊妹都将受到自己的牵连。
她看着高堂之上祖父伪善的双眼,看着被困于情爱的谢知栩。
她想讲所有人都从这场死局中救出来。
第一次见到姜钰的时候她便发现了不对。
她的思想,她的意识,不是一个久病深闺的姑娘。
可她的故事过于精彩纷呈。
仿佛又回到了幼时听母亲故事的时光。
她看着一旁的赵衍舟,
看着在树身后鬼鬼祟祟偷听的李疏玥。
还要怯懦但勇敢的李鱼。
她知晓无论过去与未来,
总会有人不经意间翻开书本,看到某一段时光。
会找寻到自己真正想寻求的人生。
烛台在眼前燃烧,
她们的母亲从未停止过向前走,
出身乡野会识字的李鱼,
能自由驰骋的赵衍舟,
肆意张狂的李疏玥。
每一个自由的灵魂背后都有着母辈们的努力,
她永远自由,宁折不弯。
温和不会让她们忘记牢笼,
因为她们生来翱翔。
她改变不了帝王的想法,
只能拖延着赵家覆灭的时间。
这是她最后为自己,也为衍舟所放的一把火。
母亲,请原谅女儿的任性。
岂堪久蔽苍苍色,
须放三光照九州。
她不想跪父,跪兄,不想以柔弱的形象示人。
她想堂堂正正的讲话,行走于世间。
大丈夫久居天地间,
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这是母亲念给自己的第一句话。
男子不可,她亦不愿遵循。
若是再有来说,她还会继续聆听者母亲的歌谣,
接过母亲递出的书本。
不,即使没有那本,
无论要耗费多长多久的人生,
仍会有千千万万的人人走向这条路。
母亲,请原谅我的任性。
这是她为自己选择的结局。
若来日衍舟真的走到了这一条道路,
那么今日,便让自己成为此局的第一枚棋子。
书禾,希望你此后人生顺遂,
跟着自己这个胆大妄为的小姐累坏了吧。
希望你们不会被我今后的名声所累。
她要这把火,在京中将永不会熄灭。
林乐知最后环顾着四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房间。
到头来,自己还是没能走出这间屋子啊。
望着房间里燃烧的书籍竹简,
脑海里不断浮现着过往的每个人记忆,
镜花水月,过往云烟。
“小姐。”
早已趁乱躲入人群的书禾看这林府的火光。
不停的压抑着自己的眼泪。
周围全是看热闹的人群,
熙熙攘攘,都在谈论着最近京中闹事。
不能哭,
书禾努力抑制住自己的眼泪。
小姐说了这只是开始,
终有一日,真相大白于天下。
她逆着人群,匆匆离开。
走的远些,再远些,
小姐说,她带着这些走的越远越好。
而林母带着谢知栩匆匆再返回京城,
映入眼帘的便是林家大火。
“乐知,乐知。”
林母哭的撕心裂肺,
到头来她还是没赶上。
一旁的谢知栩眼里满是不可置信。
她那个清高,不可一世的姐姐,就这样葬身在火海。
甚至于离别之前,自己甚至还在对她口出狂言。
不会的,林乐知不会有事的,
这么大的火,林家一定会第一时间救人的。
破晓时分,
林乐知房中的只剩下断壁残垣。
待到大理寺来查案时,
京中便已经传出了林乐知畏罪自杀。
坐实了这场罪名的。
林家的心也终于放回来肚子里。
“哼,蠢货!”
林君言在书房感叹着,
“倒也是个识趣儿的。”
当日大理寺的事,一个字儿都不会往外透露。
“她自己这一把火,倒是省了我们不少事。”
主座上的林老爷子感慨,
“可惜了本来还想着事情结束后留她一命。”
“过刚易折啊。”
林老爷子感慨着,可惜了她的才华。
“不过现在这对皇上也有所教待,这罪魁祸首已经死无对证。”
“只是这联姻有的重新找人了。”
“可惜了谢家的那个小娃娃,本来已经为她相看好人家。”
“可惜了。”
“不过乐知的妹妹们到了该定亲的年纪了。”
林家大火不过三日,大理寺便以林乐知仰仗家中信任,冒充族兄,以家族名声欺名盗世。
更是意图煽动姜,赵,两家反叛为由。
将前段时间所有风波都归咎于一个已经无法出声辩驳之人。
自此事情盖棺定论。
畏罪自杀,满世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