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讨论下来,两个女生四个男生,只有来自MIT的那位男生坚持选了徐楠这组,另外五个人,一女两男进了一组,一女一男看起来像是一对情侣,进了二组。
徐楠带着新组员回到自己组,把组里的同事召集起来做介绍。
她对着团队的新成员点点头:“首先,我要感谢你对我和我们这个小团队的信任,要么你先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一个看着很开朗的男孩,个子高高的。已经是秋天了,还穿着短袖,胳膊上的肌肉线条分明,看得出很爱运动。
他很有礼貌的微微鞠躬,还没开口,脸上先绽开一个明亮的笑容。
“我叫夏天,对,就是夏天的那个夏天。我的专业是天体物理,同时辅修了计算机,对徐楠老师和她带领的团队仰慕已久,希望在接下来的实习中,能够向各位老师多学习,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
年轻的男孩子说出如此客套的官方说辞,大家都笑了。
徐楠也笑了,给夏天一一介绍了团队成员,然后安排组里的一位同事带着夏天去办理手续,领办公用品和电脑设备等。她自己则回到工位,继续手头的工作。
下班前,徐楠总算把最近这段时间的工作梳理完成。她给小组发了个邮件,提醒大家第二天上午九点开小组会议。
发完邮件,想到实习生不能申请研究院统一的邮箱,打开了刚才加的微信号,单独给夏天发了个通知,又把他拉进了小组的微信群。
不一会儿,那个投篮剪影的微信头像回了消息:【收到,谢谢徐老师。】
徐楠回了个:【不客气,叫我徐楠就行,叫徐老师太客气了。】
这次消息回得很快,【好的】。
|
一个月很快过去,一场秋雨一场寒,下过雨之后气温速降,很快入冬,一年就这样进入了尾声。
这段时间路临之没来找她,每天在微信上给她发消息,说一下自己当日的大概行程,除了两个广告的拍摄,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家。
徐楠大部分时间只回一个【好的】,忙碌的时候没看见,过后也就不回了。
每隔两三天,会有一束花送过来,是搭配好的各种时令鲜花。千代兰居多,各种颜色,只除了橙色。徐楠也懒得管他,他送,她就收。
通过两次电话。
一次是从北城回来的第二天,他把徐楠之前常开的一辆车送到了宿舍这边,打了个电话,告诉她车钥匙放在了玄关放钥匙的抽屉里。
徐楠没推辞,只说了句“谢谢”,过后仍是坐班车上下班,没去动那辆车。
还有一次,天气预报有大风和降温预警,路临之打电话问她在哪里,叮嘱她注意天气变化。徐楠照例说“谢谢”,对面沉默不语,徐楠想想又加了一句:“你也注意,不要感冒。”
徐楠想,都是这样吧,一开始只是似有若无的缝隙,然后成为无法视而不见的裂隙,最后变成再也无法跨越的鸿沟。
|
曲韵之的心理治疗比之前预想的顺利,她对吴菲的接受度很高,见面访谈的次数增加为一周两次,只是每次都需要路临之陪同,偶尔他有事,曲韵之就会表现得很不安。
所以除了因为工作安排走不开,路临之都会亲自开车接送,偶尔曲韵之说想吃他做的饭,他也会在别墅做好,给她送过去。
媒体和娱记那边,寰宇的法务部和公关部联合去沟通了一下,网上没有再出现相关的新闻。
路临之当然也能感觉得到他和徐楠的渐行渐远,不过就像从南城回来的那晚一样,他知道症结所在,但是他暂时无法面对。
发给徐楠的微信里,他下意识回避了照顾曲韵之的行程,逢周二和周五,只会告诉徐楠会去探访朋友,徐楠也只照例回个【好】。
房间里的象越来越大,容人呼吸的空间越发逼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