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栖梧雪 > 第82章 荣华风波

第82章 荣华风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啪——”

数十名奴仆伏跪于地面,背后冷汗涔涔,却无一人敢挪动分毫。殿内延绵不绝的玉器碎裂声,昭示着那位金枝玉叶此刻定然又在大发雷霆。

今日立冬,又逢贵妃寿宴,本该是节庆之日,然而荣华宫此刻却笼罩在浓烟与阴霾之中。

众宫仆抬眼偷偷瞧那跪列前首的小容。她原是御书房掌墨女史,因君上赏识其机敏稳重,特擢为公主贴身侍女。虽她执掌荣华宫内务不过三月,满宫侍从却皆须恭称一声“小容姑姑”。

而小容这个名字,也承载着独特的含义——原是京华公主赐予首任贴身侍婢的称谓。公主曾说,君上总责她缺少容人之量,因此荣华宫须得有个“容”,故而赐名小容。

然而那位小容姑姑福薄,传闻因其误伤公主珍爱的白羽画眉,在公主十四岁生辰那日,终是香消玉殒。

这羽画眉雏鸟乃小叶侍卫为公主生辰特备之礼,传闻此鸟仅栖于南境,是小叶侍卫千里迢迢从越州密林寻获的珍贵之物。那画眉终是没能熬过,奄奄一息,公主震怒不已,虽素日疼爱这位侍婢姑姑,仍下令杖责三十。

谁料掌刑官会错了意,下手过重,竟致小容姑姑当场殒命。

得知此事的次日,向来形影不离守护公主的小叶侍卫却突然隐匿踪迹——身为公主身边的一等暗卫,他本只需隐于暗处,确保殿下安危即可。

然而作为与公主一同长大的唯一玩伴,此番消失却令殿下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接连呼唤无果,她竟纵身跃入御湖。这决绝之举终迫使小叶侍卫无奈现身,将人救起。

那日宫人目睹公主鲜有失态,紧攥着小叶侍卫衣袖,嚎啕大哭。

“染衣,我错了。我当真不知三十大板会要人性命...掌刑司那帮混账,我已全数处置了!”

是的,随着小容姑姑玉殒,荣华宫掌刑司三十七人亦命丧黄泉。偏殿血河漫过砖石,宫人连洗七昼夜,仍见殷红斑驳。

宫人亦是首次得见小叶侍卫失态。

他紧扣公主纤细手腕,双目泛红,哑着嗓子,近乎悲鸣:“那是三十七条活生生的人命,每个亡魂身后都站着妻儿老小...殿下,您当真不懂么?”

然而金枝玉叶的少女却只是不住哭泣,反复呢喃“我错了”,仿佛这般便能换得原谅。

事实上,小叶侍卫确实原谅了她——虽然后来他再也没给殿下送过活物。

宫人们不知殿下究竟用了什么法子,总之那日过后,主仆二人关系如初,两人都默契地未再提及此事。传闻后来小叶侍卫托人将银钱送至小容的亲属处,嘱咐妥善安葬。

然因殿下身边需有贴身侍女照料,君上又送来一位聪慧伶俐的宫女。新来的宫女没有名姓,却在初入荣华宫那日,被小公主固执地称作小容——原是殿下叫惯了,一时改不了口。

自此,这“小容”的称呼竟成定例,往后每任贴身侍女皆承袭“小容姑姑”之名。

是的,每任。

蹊跷的是,公主身边唤作小容的宫女便无人能任职足半年——每隔数月,这些宫女总会因各类罪名遭殿下赐死。而小叶侍卫对遴选贴身宫女之事也愈发谨慎,每当看见被杖毙的宫女,不过嘱以厚葬,再拨些银钱予其亲属。

众人知晓,小叶侍卫态度如此,全是因着一件事。

第二位小容姑姑,实则是个刺客——她在公主身边潜伏数月,骗取信任后,趁公主沐浴、小叶侍卫无法近身时,将公主按在玉池之中,险些令其溺毙。幸得小叶侍卫察觉异状,及时赶到,终是将那宫女一剑格杀。

整座玉池被染得殷红。

宫人后来回忆说,当禁军冲入内殿时,两人身上满是血污,然而那少年却恍若未闻,双掌死死按着殿下胸腔,甚至以口渡气,偏执地要从阎罗手中抢回一线生机。

“我答应父亲要保护好你。你死了,我如何与父亲交代?”

“殿下...求你,求你醒醒...”

“你不是说,若我再不理会你,你便要在身上划一刀吗?此刻我就在你面前,若再不醒来,我便一剑剑划在自己身上!”

“不许死!我不许你死!谢京华,你听到没有!”

眼见着那少女一时没了生息,侍卫们战战兢兢,试图架走疯魔的少年。谁也没料到,这个平素不显山不露水的少年竟能徒手震开四名壮汉。直至此时,人们终于后知后觉想起,这少年原是江北叶氏将门的嫡传血脉,更是江湖上美名远扬的苦叶大侠的独子——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假以时日,他必将超越父辈荣光。

太医们皆面色惨白,眼见着公主奄奄一息,却连连摇头,无人敢近身探脉。谁曾想少年连番呼唤与不遗余力的施救竟奏奇效,但见那小公主猛然呛出积水,真真切切恢复了生机。

当少女眼帘轻启,开口便沙哑低语:

“染衣,我望见白羽飞鸟,正朝着你说的江湖展翅...”

未待语句消散,少年已将她紧紧锁入怀中。这向来坚毅的孩子竟罕见地淌下热泪——他上次落泪,还是在得知父亲离世的那个雨夜。

隐约听见小公主在少年怀中喃喃自语:“那一定是小容来索我的命...她恨透了我。这宫里的每一个人都巴不得我死...染衣,你救了我,到底是为了兑现叶叔叔的承诺,还是终究舍不得我死呢?”

未等少年回应,太医们已簇拥而上,二人登时被群侍冲散至两旁。待到诊治完毕,姗姗来迟的君上问询时,众人才惊觉——那浑身浴血的玄衣少年早已悄然避退。

此后整整三日,公主闭门不出,连君上都避而不见,却唯独允准小叶侍卫在侧陪伴。君上虽有不虞,因先皇后之故,素来对这位明珠格外偏疼。得知此事,他御笔一挥,不仅破格准许荣华宫配备禁军戍卫,更将当朝帝师无名先生调拨至荣华宫充任护卫。

据当值的宫人透过纱帘缝隙窥见,三日间,那素来寡言的玄衣少年郎始终将啜泣的殿下紧紧护在怀中,一遍又一遍地温言安抚。

他向少女讲述武林轶事,讲九州风貌,讲世间奇闻,讲到喉间干涩,声若裂帛,讲到更鼓将尽时分,那具战栗不止的娇躯才在缭绕沉香与少年臂弯之间渐归宁定。

到底应了那句老话——一物降一物。

荣华宫上下皆知,纵是金枝玉叶的帝姬惯会翻脸如翻书,满宫仆婢终日战战兢兢,偏生那位佩剑侍卫能在荣华宫出入自如——若是能讨得小叶侍卫欢心,便如得免死金牌,更可效法慕家兄妹扶摇直上,即便胸无点墨,亦能在帝姬帐前谋得半席官位...

自然,此为后话。

此时此刻,贴身宫女小容如芒在背,却深知进退皆险。

今日殿下震怒,偏生最能平其怒火的小叶侍卫——如今升任叶统领的青年却凑巧离京,连慕氏兄妹亦不在宫中。又恰逢今日乃是太子母妃柔贵妃的寿诞,君上此刻正宴群臣,再待层层通传,也要花些时候。

再者...公主方才却三令五申,不得惊动君上。

小容望着空中未散的浮烟,残存的纱幔灰烬在夜风中打旋——

今日不知为何,荣华宫忽而离奇走水,这火势倒是不大,只烧毁了主殿一隅。禁军已在废墟中勘察良久,却仍未寻得蛛丝马迹...公主大怒,须臾间已拖出去问斩两名侍卫。

殷红血迹尚在阶前,她小容又如何敢做这冒头之人?

“你们等着,容我速禀君上!”

小容银牙一咬,提起裙裾快步奔远。

众人呆立原地,相顾无言。

“说!究竟是何人敢害本宫?”

“殿下明鉴,许是天干物燥,致灯笼自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