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温柔地洒在纪春整洁的卧室里,给这个静谧的空间添上了一抹暖意。
窗外,鸟鸣声此起彼伏,似乎也在为这新的一天欢歌。
纪春躺在床上,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经过几天的修养,她的气色明显好转,那双曾经因病痛而略显疲惫的眼睛,如今闪烁着恢复活力的光芒。
就在这时,门铃轻轻响起,清脆的声音在屋内回荡,打破了早晨的宁静。
纪春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是宁晏来了。
她迅速从床上坐起,穿上拖鞋,快步走向门口,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期待。
打开门,只见宁晏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只装满书籍和笔记本的布袋,脸上挂着温暖而坚定的笑容。
宁晏:“吃早餐了吗?”
纪春:“没呢?”
宁晏:“袋子面装着豆浆和香脆的油条,还有你最爱吃的包子。”
纪春心中一暖,连忙邀请宁晏进屋。
两人将早餐摆放在餐桌上,宁晏还特意为纪春倒了一杯温水,放在她面前。
宁晏:“先喝杯水,润润嗓子,我们再吃。”
纪春:“好。”
早餐过后,餐桌上的餐具已被宁晏细心地收拾干净,空气中还残留着食物的余香,与窗外偶尔飘进的清新空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学习氛围。
纪春和宁晏并肩坐在客厅宽敞明亮的书桌旁,阳光透过半开的窗帘,斑驳地洒在桌面上,为这专注的学习时光增添了几分温暖。
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宁晏为纪春准备的学习资料:课本、笔记、习题集,以及他精心挑选的重点难点总结。
宁晏首先翻开了课本,他的声音清晰而富有感染力,开始为纪春讲解今天的学习内容。
他耐心地引导纪春回顾了之前因病缺席的课程,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每一个难点,确保纪春能够跟上节奏。
纪春则全神贯注地听着,时而点头表示理解,时而眉头紧锁,思考着宁晏提出的问题。
随着学习的深入,宁晏不时地从习题集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纪春尝试解答。
纪春拿起笔,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写下解题步骤,偶尔抬头与宁晏交流思路。
在这过程中,纪春和宁晏之间的学习互动愈发流畅而深入。
宁晏不时地停下来,用鼓励的眼神看向纪春,确保她跟上节奏,同时给予积极的反馈。
每当纪春遇到难题,宁晏总是耐心地引导她,鼓励她自己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时间的推移,书桌上逐渐散落开来的笔记和习题集,仿佛成了这段学习时光最生动的见证。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堆满纸张的桌面上,给这些密密麻麻的字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
纪春和宁晏的身旁,各自堆放着几本翻阅过的课本和参考书,它们或开或合,记录着两人探索知识的足迹。
宁晏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地划过,时而勾画重点,时而写下解题步骤,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与每一个难题进行着无声的较量。
纪春则低头凝视着面前的一道习题,眉头紧锁,笔尖在纸上轻轻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
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公式和解题过程,有些地方还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标记,显示出她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索。
书桌上,还散落着一些草稿纸,上面记录着两人讨论时的灵感和思路,有的纸上画满了图表和图形,有的则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算式和推理过程。
当一天的学习接近尾声,纪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光从堆满书桌的笔记和习题集上移开,转而看向身旁正收拾着学习资料的宁晏。
终于,当宁晏整理完毕,准备起身离开时,纪春猛地站了起来,双手紧紧握住宁晏的手,眼中闪烁着真挚的光芒。
纪春:“宁晏,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所以你今晚留下来吃饭吧,我给你做好吃的。”
宁晏:“你?”
纪春:“对啊,你帮我补上了落下的课程,这份恩情,我永生难忘。所以,今晚的晚饭我来准备。”
宁晏:“你会吗?”
纪春:“会啊!当然会了!”
宁晏:“还是我来吧。”
纪春:“不行不行,你今天帮我补习,还下厨做晚饭,多不好啊,你就坐沙发这等我给你做好吃的。”
宁晏:“嗯,有什么需要就叫我。”
纪春:“就是我做饭可能没你那么快,会有点慢。”
宁晏:“嗯,你慢慢做,别弄伤自己就行了。”
纪春:“好,那我去了,你等我。”
宁晏:“嗯,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