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赞同,“想法不错。”
教授接着说:“咱们学校跟清大一样,在读研究生,年龄只要达到婚姻法要求的年龄就允许结婚。主要也是考虑到你们这种情况。”
“我们俩要是去登记结婚,都需要准备什么东西?需要学校开证明吗?”
“还真会难为老爷子我。亏得我昨天问了下。身份证、户口本、你们俩的2寸合影照片3张,单位证明。单位证明找人事处或学生处都可以。”
余苒明白了,和老爷子道谢。老爷子也不客气,“等你们俩都忙完了,带着小柳来家里吃个饭。”
余苒应好。
几天后,老马告诉余苒可以去做公正,作协给出个证明,写明都有哪些作品就行。又告诉她最近的公证处在哪里,余苒道谢。
余苒又联系作协的张主任,寒暄一番后,问他作协能不能给她开个作品证明,她想做个婚前财产公证。余苒都能听到张主任在电话另一端的大笑声,“小丫头挺与时俱进的啊,还知道这样保护自己!”
余苒让他给笑的不好意思了,恼羞成怒地说:“您就说能不能开吧?”
张主任终于不笑了,“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是我们作协应该做的。以后哪个会员要结婚,我也得向他们推荐推荐。你哪天要?”
余苒说:“下周我去找您吧。听说这个还有期限。”
张主任应好。两人互道下周见。
余苒问了柳钧思的时间安排,两人约好了一起去做公证的时间。在这之前,余苒跑了趟作协拿到了作品证明,上面首先是作者的姓名、笔名,然后详细地列出来余苒到目前为止的所有小说,从最早的《过年》,《重逢》,《原来是场梦》,再到最近的《金石情》。从高二到现在,自己居然写了这么多小说,还有的拍成了电影,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余苒和柳钧思带着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存折等一堆证明文件去了公证处,有点繁琐,但还算顺利,花了一笔钱出去后,两人一周后去公证处拿公证书。
事后,老马的师兄跟他八卦:“你的那个女同学真厉害,手里拿着八个房本,还有作协开的一串作品证明,真厉害啊!找了她,起码少奋斗十年。”
老马问:“那个男的呢?”
师兄:“也不错,捏着六个房本,好像还有专利,也很厉害了。算是强强联合吧。”
老马心说还算不错,配得上我们班的状元。
余苒和老柳都不是拘泥小节的人,和家里打了声招呼,就去领证儿了。至于家里的亲戚朋友,春节的时候一起吃顿饭告知下就行了。
领了证儿,老柳同志顺理成章地登堂入室,不忙的时候回余苒这里,二人三宠的小日子过得很温馨。忙的时候就住学校宿舍。做了几十年的夫妻了,两人都觉得自在。没结婚的时候,倒觉得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