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听得见你声音 > 第12章 争执

第12章 争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全国医疗科技峰会前一周,“清黎科技”的办公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程以清和沈黎几乎住在了这里,日夜不停地完善演示材料和产品原型。

窗外的樱花已经凋谢,嫩绿的新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但两人无暇欣赏。

“最后测试一次。”程以清小心翼翼地为沈黎戴上最新版原型机,“这次我调整了高频段的信号处理算法。”

沈黎闭上眼睛,专注地感受着传入耳中的声音。

程以清播放了一段包含各种频率的音频,从低沉的男声到清脆的鸟鸣。

“低音更饱满了...女声也清楚多了。”沈黎睁开眼,惊喜地说,“但钢琴的高音部分...还是有点刺耳。”

程以清迅速记下反馈,调整参数。

这已经是本周第二十三次迭代,每个微小的改进都需要无数次测试。

沈黎的耳蜗因为长时间佩戴已经发红,但他坚持不肯休息。

“峰会演示稿改好了吗?”程以清边调试边问。

沈黎点点头,打开电脑上的PPT:“按你建议的...简化了技术细节,增加了用户案例。”他犹豫了一下,“但现场演示...还是你来吧。我怕...”

“怕什么?”程以清抬头看他。

“听不清问题...回答不好。”沈黎的声音越来越小,“台下那么多专家...”

程以清放下工具,走到沈黎面前蹲下:“沈黎你听着,这个项目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源自真实需求。没有人比你更能代表我们的目标用户。”他握住沈黎的手,“而且我会一直在旁边,听不清的问题我来重复,好吗?”

沈黎深吸一口气,终于点头答应。

程以清笑着吻了吻他的指尖:“这才是我认识的沈黎,勇敢直面挑战。”

办公室门被敲响,李岩探头进来:“快递,峰会参展证到了。”他递过两个精致的挂牌,“哇,你们居然分到了主展区?那可是大公司的位置!”

程以清接过参展证:“我爸帮的忙。”他转向沈黎,“看,连命运都在帮我们。”

沈黎勉强笑了笑,但眼神依然忐忑。

等李岩离开后,他小声问:“如果...如果投资人问起盈利模式怎么办?我们还没想清楚...”

“实话实说。”程以清胸有成竹,“前期专注技术突破,后期再考虑商业化。医疗科技投资人都明白,这类产品需要长期投入。”

尽管程以清表现得信心十足,夜深人静时,他也会盯着天花板失眠。

父亲介绍的风投机构都是行业翘楚,如果搞砸了,不仅辜负了父亲的期望,更可能断送项目前途。

但每当这时,沈黎均匀的呼吸声总能让他平静下来——无论如何,他们至少还有彼此。

峰会当天清晨,沈黎在酒店洗手间里反复调整着领带,镜中的自己西装革履,陌生得让他心慌。

耳蜗上的原型机比平时的大一些,但被发型巧妙地遮掩了。

“完美。”程以清从身后抱住他,下巴搁在他肩上,“今天你会是全场焦点。”

沈黎转身替他整理领带:“紧张吗?”

“有你在就不紧张。”程以清吻了吻他的鼻尖,“记住我们的暗号:如果你需要休息,就摸一下耳蜗。”

国际会展中心人头攒动,各家公司的展台争奇斗艳。“清黎科技”的展位虽小,但位置极佳,正对着主会场入口。

程以清忙着调试设备,沈黎则摆放宣传册,两人的手时不时因紧张而发抖。

九点整,峰会正式开始。

人流涌入展区,很快就有参观者驻足他们的展台。

起初只是好奇的询问,但随着演示进行,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的系统通过捕捉特定脑电波活动,针对性地强化听觉皮层的信号处理...”程以清流畅地讲解着技术原理,然后示意沈黎,“接下来请我的合伙人沈黎为大家分享用户体验。”

沈黎深吸一口气站到前面。

起初他的声音有些发抖,但说到自己作为听障者的经历时,渐渐变得坚定:“传统助听设备对我来说就像...隔着厚墙听人说话。而这个系统,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什么是'清晰'...”

他的真诚打动了在场许多人。

一位女士甚至摘下眼镜擦了擦眼泪:“我儿子也是听障有问题,你们的产品什么时候能上市?”

就在气氛热烈时,一个冷峻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有趣的玩具,但临床数据呢?长期安全性验证呢?”

人群分开,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男人走上前,胸牌显示他是“声科医疗”的CEO马克。

这家公司是国内助听器市场的龙头企业。

程以清镇定地回答:“我们已完成初步临床试验,数据正在整理发表。至于安全性,现有脑机接口技术已经...”

“大学生创业值得鼓励。”马克打断他,语气居高临下,“但医疗设备不是儿戏,需要大量资金和专业知识。也许你们该考虑把技术卖给成熟企业,而不是自己冒险。”

沈黎感到程以清的身体绷紧了,连忙接过话头:“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坚持。大公司往往忽略小众需求,而我们了解听障者真正需要什么。”

马克冷笑一声:“理想主义救不了市场。”他递出一张名片,“等你们碰壁了,可以联系我。当然,届时价格就不会这么理想了。”

人群中的议论声开始分化,有人赞同马克的现实主义,也有人支持两个年轻人的理想。

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后方传来:“我认为他们的方向很有价值!”人群再次分开,程安带着几位投资人走了过来,“创新往往来自边缘突破,而不是既得利益者的修修补补。”

马克的表情瞬间变得恭敬:“程教授!没想到您也对这个...小项目感兴趣。”

“不仅感兴趣,我还打算投资。”程安的话引起一阵骚动,“我儿子和他的伙伴解决了传统助听设备几十年未能突破的痛点,这难道不值得支持吗?”

沈黎惊讶地看着程以清,后者同样目瞪口呆

——程安从未提过投资的事。

接下来的场面如同梦幻。

在程安的引荐下,几位重量级投资人认真了解了他们的技术,并表达了投资意向。

马克悻悻地离开了,而“清黎科技”的展台前一直排着长队,直到下午闭馆。

晚上,程安在酒店餐厅订了包间庆祝。

沈黎坐在程以清旁边,仍觉得一切不真实

——短短一天,他们从无人问津的创业团队变成了香饽饽。

“今天表现很好。”程安难得地举起酒杯,“尤其是沈黎,讲述用户体验那段很有感染力。”

沈黎红着脸道谢,小口抿着果汁。

程以清在桌下握住他的手,骄傲地说:“我一直说他是项目的灵魂人物。”

“不过,”程安放下酒杯,表情变得严肃,“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挑战。投资人的钱不是白拿的,他们会要求明确的商业计划和时间表。”

程以清点点头:“我们已经有一些想法。先针对重度听障的小众市场,建立口碑后再扩展...”

“更重要的是临床审批。”程安打断他,“医疗设备监管严格,你们需要专业指导。”他推过一张名片,“这是我朋友,国家医疗器械评审中心的专家,下周约他聊聊。”

程以清接过名片,突然问:“爸,你为什么改变主意了?我是说...关于投资的事。”

程安沉默了一会儿,目光在沈黎和程以清之间游移:“因为看到你们在展台上的样子。”他难得地露出微笑,“那种为信念而战的眼神...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