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的局势愈发紧张,敌军似乎察觉到了萧瑾轩军队的沉稳和坚韧,竟开始频繁发起挑衅。每日清晨,敌军便会派遣小股骑兵在萧瑾轩军队的营寨外叫阵,肆意谩骂,言语不堪入耳,试图以此激怒萧瑾轩的军队,引他们贸然出战。
起初,萧瑾轩的一些士兵被敌军的辱骂气得满脸通红,纷纷摩拳擦掌,想要冲出去与敌军决一死战。但萧瑾轩早已严令禁止士兵擅自出战,违令者军法处置。那些血气方刚的士兵只能强忍着怒火,握紧手中的武器,在营帐内咬牙切齿。
萧瑾轩站在营帐前,看着敌军在营寨外嚣张跋扈的模样,眼神冷峻,神情却极为镇定。他深知敌军的这种挑衅不过是一种战术,意在打乱己方的节奏,诱使他们冲动行事,从而陷入敌军预设的陷阱。他身后的几位将领也是一脸愤怒,其中一位年轻将领忍不住说道:“将军,敌军如此羞辱我们,我们岂能坐视不管?不如让末将带一队人马冲出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萧瑾轩转过身,看了看这位将领,语重心长地说道:“冲动乃是兵家大忌。敌军此番挑衅,必定是有备而来。我们若是贸然出击,正中他们下怀。此时,我们更要保持冷静,沉得住气。”其他将领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认同,但眼中的怒火仍未熄灭。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敌军的挑衅愈发变本加厉。他们不仅在营寨外叫骂,还时不时地向营寨□□箭,虽然并未造成多大的伤亡,但这种骚扰让萧瑾轩的军队上下都憋了一股火。一些士兵开始私下抱怨,认为将军太过谨慎,不敢应战。
萧瑾轩察觉到了士兵们的情绪波动,他知道如果不及时安抚,军队的士气可能会受到影响。于是,他召集了所有将领和士兵代表,在营帐前训话:“各位将士,我知道大家心中都憋着一股气,敌军的侮辱让我们倍感耻辱。但我们是军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被敌人的小伎俩所左右。我们的目标是打败敌军,而不是为了一时的意气之争。大家要相信我,我一定会带领大家找到最佳的作战时机,给敌军致命一击!”
士兵们听了萧瑾轩的话,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斗志。他们明白将军的良苦用心,也愿意听从将军的指挥。
与此同时,萧瑾轩开始着手制定应对敌军挑衅的策略。他召集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将领,在营帐中共同商议。营帐内,烛火摇曳,众人围坐在地图前,神情严肃。萧瑾轩指着地图说道:“从敌军这几日的行动来看,他们主要集中在我们营寨的东侧进行挑衅,而且每次出动的兵力都不多。这说明他们可能在东侧设下了埋伏,想要引诱我们从东侧出击。”
一位年长的将领点了点头,说道:“将军分析得有理。那我们不妨将计就计,假装中计,从东侧派出一小股兵力,吸引敌军的注意力,然后再从西侧迂回包抄,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萧瑾轩沉思片刻,说道:“此计虽好,但敌军也有可能识破我们的计谋。我们需要更加谨慎。我认为我们可以先按兵不动,密切观察敌军的行动规律和兵力部署。同时,加强营寨的防御,防止敌军突然发动攻击。等摸清敌军的底细后,再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其他将领纷纷表示赞同,他们开始分工合作,有的负责侦查敌军的动向,有的负责加强营寨的防御工事,有的则负责训练士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在后方,林婉兮得知了敌军挑衅一事,心中十分担忧。但她并没有慌乱,而是更加有条不紊地继续筹集物资。她深知,只有保障了军队的后勤供应,萧瑾轩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在前线作战。
林婉兮加大了筹集物资的力度,她不仅继续向商贾富户募捐,还组织了更多的百姓参与到制作军需用品的行列中来。她亲自到各个工坊和百姓家中查看进度,鼓励大家加快速度。
一天,林婉兮正在一个工坊里指导妇女们制作绷带,突然一名士兵匆匆赶来,说道:“林姑娘,前线急需一批箭矢,将军希望您能尽快筹集到足够的材料,打造一批箭矢送往前线。”
林婉兮听了,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说道:“你放心,我马上安排。请转告将军,我一定会尽快将箭矢送到前线。”
林婉兮迅速联系了京城的几家铁匠铺,要求他们加班加点打造箭矢。同时,她四处寻找制作箭矢所需的材料,如木材、羽毛等。在她的努力下,各家铁匠铺纷纷响应,工人们日夜赶工,终于在短短几天内打造出了一批数量可观的箭矢。
林婉兮又亲自安排了一支护送队伍,将箭矢送往前线。在出发前,她对护送队伍说道:“这批箭矢关系到前线将士的生死存亡,你们一定要小心谨慎,确保它们安全送达。”
护送队伍出发后,林婉兮并没有放松警惕,她继续关注着前线的战况和物资的筹集情况。她知道,只要萧瑾轩在前线一天,她就要在后方全力以赴地支持他。
而在前线,萧瑾轩通过几日的观察,已经基本掌握了敌军的行动规律。敌军每天都会在上午时分派出小股骑兵进行挑衅,下午则会撤回营地。而且,敌军在营寨周围设置了一些简单的陷阱和障碍物,但防守并不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