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娘抬头看到林氏跟着进来,身上的汗毛竖得笔直,刚才被太阳晒晕了脑子,竟然没想起云娘说的那些话。
她说什么来着……绕弯子,兜圈子……还有什么来着,哎呦我的个天老爷,说个话怎么这样多道道,她哪还记得住。
亏得她那时盼着林氏回来好一雪前耻,准备了老些推演说辞,林氏会说哪些话,她应该怎样怼回去。当时明明算的好好的,时间一长,尤其是这段时间被太阳晒得头晕脑胀,愣是半点都想不起来了……
哎哟!我这个猪脑子,杏娘懊恼地拍了额头一巴掌,心里给自个鼓劲:不就是个林氏吗,还能比猛虎吃人可怕?
她有什么好怕的,不知道如何说话不要紧,怎么气死人怎么来。
打定注意后老神在在地洗菜、切肉。
林氏也搬了小板凳过来洗菜,“这藕梢子可真水嫩,白生生的,要说还是家里好,吃食从园子里摘了就上桌,鲜嫩的很。不比镇上买的菜,也不知道放了几天,吃着就一股隔夜味。”
杏娘手脚麻利地把藕梢子折成小段,淡定地说:“咱家有没有荷花池子,嫂子不清楚?至于水沟里那些野生的,早八百年就给抽个干净,还轮得到我去捡漏?这些菜就是在镇上买的,想必嫂子吃得腻了才如此感慨,咱家可吃不起这个。”
林氏一噎……她怎么就忘了这个弟媳早今非昔比,今时不同往日了,这可是个下狠手的主。怪她一时得意忘了形,也是这么老长时间没碰面,竟然给忘到后脑勺。
她咳嗽一声正了神色,“弟妹说笑了,我们是什么家底,捡几片菜市场剩下的叶子炒一盘罢了,哪吃得起这般精贵的菜。”
“是我说错话了,嫂子别见怪。”
林氏“……”
林氏再接再厉:“我们一家子运气可真好,平时也没空回来,不成想一回老家就能吃上席面,这次沾了弟妹的光。”
“谁说不是呢。”杏娘捞起菜蔬,甩一把手上的水,“我都怀疑嫂子是不是有传说中的千里眼,我们家难得吃一顿好饭菜,嫂子就拖家带口地过来窜门。嫂子这运气……没得说,谁都比不了。”
林氏“……”
她这个弟媳今儿是吃错了药,还是给鬼怪上了身?之前是笨得像个棒槌,现在是精得成了条泥鳅——滑不溜秋不沾手。
她说一句,弟媳就怼一句,话里带刺,存心跟她过不去。林氏一时也没了说话的兴头,僵硬着一张脸洗青菜。
院子里悄无声息,只有洗菜的哗啦声,显得堂屋的笑谈格外响亮。
篮子里的菜蔬清洗干净,杏娘拿过菜板切肉片,她干农活寻常,灶上的手艺却是无师自通。自个好吃也喜欢钻研吃食,久而久之练就一手好厨艺,灶房的活计也干脆利落,手脚快得很。
等到杏娘开始剁肉末捏丸子时,林氏重振旗鼓,语气满是艳羡,“今儿的肉可真多,弟妹花了不少钱吧?别看我们住在镇上,可你大哥每月的束脩是一成不变的,一个铜子都不会多。不像二弟那般活泛,活计多得到的银子就多,比他大哥强。”
她就说林氏怎会这么好心过来帮忙,往常都是当自个是客人,袖手翘脚只等开饭。
杏娘扯起嘴角无声一笑,云娘说什么来着,说她没吃过苦头,听不懂暗话。她现在不就听懂了么?
可见人要是一旦开了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她大嫂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不就是项庄舞剑意在丛孝嘛。狐狸的心思藏得再好,尾巴现了形,藏得再深也没用。
“嫂子真这么想?”杏娘笑吟吟反问。
林氏一愣,不明白她为何一反方才的冷淡姿态变得热情,心里闪过一丝古怪,“是啊,咱们村多少人羡慕二弟,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跟你大哥也不例外。”
“原来是这样,”杏娘点点头,停下剁肉末的菜刀,一脸真诚地给出建议,“这还不简单,你们要真是眼红的话,干脆让丛文跟着他小叔学手艺算了。”
她偏头想了一下,“丛文今年有十岁了吧,正是当学徒的好年纪,大了小了都不合适。他亲小叔当师傅肯定不会苛待他,必定手把手倾囊相授,你们也能放心。这样且不是一举两得,你们好好考虑一下吧。”
林氏的脸色彻底冷下来,儿子就是她的逆鳞。
如果说当家的是她现今的生活保障,儿子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和全部的希望,她愿意为他谋划一切。若是有人敢阻拦她儿子的路,她会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不择手段。
她的儿子就该超过他的父亲,考取功名,青云直上,光宗耀祖,岂能干那些下九流的勾当?
林氏面无表情地道:“文儿性格内敛,不爱说话,又喜欢念书,做不了二弟的行当。我看青皮跟青果倒很合适,往后可以接二弟的班,还不用便宜外人。”
杏娘嘲讽地弯起嘴角,这时候又成了外人,她不再搭腔,埋头做自个的事。
林氏更是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她就不该跑来跟这个弟媳套近乎,白生了一肚子气。随意折了几根菜叶子,过了一会儿,找个由头回堂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