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我在大唐开衣肆! >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笑着,向她张开了手。

她想,她这一定是做对了事。

那个一心安逸,总想遨山游水的清散闲人,也会有这么坚定的时刻。

模糊着,那虚影似乎越来越近,近了,她一伸手,却成了空。

等再次醒来时,天地一大空,俱是一片茫然。

她反应了好一会儿,才识出这是黑夜,闻着熟悉的气息,这应是自己房内。

她摸索着,缓缓起身,点了烛火,没想到,照亮的,还有另一人。

烛火在两人之间摇曳,似乎显示这夜的不寻常。

薛枝因这光醒了,看着她,先说的竟是。

“我却做不到你这般。”

“为他,为己。”

他缓缓站起,看着另一人瘦下去的,又黑了些的脸旁。

一些因几日跑那酒楼晒得,一些因病瘦的。

“我却做不到你这般。”

“转危为安。”

他重复。

巧文看着他熟悉的脸庞,笑了。

几日不见的时光。

随这一人的出现,一切熟悉的都又回来了。

她挑着眉,笑道。

“可不是么。”

“我可是大掌柜。”

没了我靠谁。

薛枝却也笑了,看着她,道,“是啊。”

“想知道这两日发生的事吗?”

巧文点点头,“想。”

“你坐下,我讲与你听。”

巧文便坐下了,一旁边是热汤,她端着,听着薛枝讲道。

“昨日,你睡着,我回来时官府已是撤了状子,只是作坊却不知为何还压着不发。”

“午后,你仍是不醒,有了几人来看你,俱是四门馆学子,听你病了,好一番问询。”

“夜里,你烧退了,医正说你明日便会好,我便放了心。”

“今早,四郎那里来信说是到了西京,已准备妥当,只待开考,问没了他,咱们是不是忙不过来了。”

“我回了他说没那回事儿,让他安心。”

“午时,曾六说那衣衫已呈上去,知你所忧,对外便说是他所作,只礼部那王员外知此事,若你不愿,仍可归还名讳,只是这般天下皆知,你之去向了。”

“如今,众人仍不知那衫裙乃你所作,即便知了,你只不过一介绣娘,这长衫乃他所买,于你何干?”

“此番,你仍是清清白白的。”

“只是他说,衣式献上,就交于她们罢,别再参与那制衣之事了。”

“咱们撑不起来。”

薛枝看着她,巧文笑了一笑,缓缓点了头。

她见那曾平,也是心向光明,一派浩然正气。

人又老谋深算,比他俩成熟得多。

制衣筹办交与他,是最合适了。

病刚好,脑袋一晕沉,记忆也模模糊糊的,只记得。

这般斗争便算是告一段落了。

只待将来好消息罢。

薛枝继续说道,“此番太过鲁莽了,让我也知了些轻重。”

“是啊,此一过,万不会如此了。”

两人笑着,别了此夜。

翌日,是个阴天。

几个学子特地看望,俱是不相识的。

有那晚宴的贵族子弟,也有四门馆的平民,没什么带的,便各凑了家里结的瓜果捎来。

其中便有半载前戏场观戏的林风与韩声,上次卢六郎生宴两人在西京没去,回来时便听了同窗说起这经历,韩声也是与六郎要好的,便告知了那戏场之事,两人也听了那长衫之制,便忍不住,随同窗赶了过来。

其实林风还想问些戏剧上的事,本韩声笑着一扭胳膊,打断了。

林风一拍对方。

再回头,话已被旁人接了过去,他很生气,怒看韩声。

这群人,走哪儿都要讲个礼,真是烦死人。

问个东西也不行。

韩声见了,却微弯腰凑到耳旁,“你没见巧娘子气色还不大好么?”

“不应纠缠。”

林风一愣,看去,巧娘子果真还是有些恹恹。

却是他的不对。

于是,便又凑到耳边,“知道了,不过你下次可以把我胳膊拧断来让我知晓。”

“是么,你刚还踩我脚呢。”

一来一回。

没人看到这边两人打笑,巧文心情很是雀跃,虽还没大好,可与这些少年在一起,连她精神也回了年少。

“巧娘,据我阿姐说,那长衫已经呈到礼部了!”

“是啊是啊,我也知,不过竟不是出于你手,被那五色衣夺去了。”

“此番好得风头呢。”

“我听说礼部似是分为两派,一半不喜,一般却极为推崇呢!”

“说是节俭衣料,束奢靡之风,况几位大臣试穿俱是方便,难道便没有胆量创制新风么?如此怎为师表先率!”

“其实啊,巧娘,你别见怪,我阿耶说他也甚不喜呢,还觉得出格。”

“可圣上看了却觉行,此般,那另一群大臣才敢在朝堂力争!”

“我怕一半人心里实不认可此衫呢!”

巧文也笑笑,低头与薛枝对上。

对方冲她头一歪,眼里亮光光。

她忽然想起,他的那句话。

若是那国子监,礼部,乃至朝堂,有人要剑走偏锋,则可。

如今看来,是有人与她同剑走偏锋的。

还挺幸运,这一人可抵众臣。

想想也是,此般逾越古制之服,只有那个人能甩掉一切负担,从问题的初心去审视,其他人头上皆有枷锁,他们说不得,更不敢认同。

生怕孔夫子的大像砸下压住了人。

她又想,这些人中有一人,却也认真考量,做出一件用了心思的衣裳,不必大改,只有些改动,称了那人的心,她这长衫或许也选不上了。

可偏偏均是在纹样花绣做文章,反而让那不破不立之心上来了。

此事,真是机缘巧合,应了一个巧字。

巧字下,上了那角楼,知了卢六郎的生宴。

巧字下,歪打正着,长衫仅有的优点合了这初心,被送了信符。

巧字下,曾平见了那信符,再不必顾虑,明了心意,于是明王一派大胆坚定呈了长衫。

巧字下,这国度有个圣明的女帝,有曾平,卢十七郎这般人,有这般敢于担当的少年。

桩桩件件,一则不成,这长衫便是拿不出去了。

巧文望着这些人的脸庞,也笑。

畅快的笑。

此事真乃天助。

天助这学子。

她也可做一件利于大唐的事了。

少年在她耳边继续叽叽喳喳。

“不日我们便要穿那长衫了,我敢肯定,不出一月,各州府均将效仿咱呐。”

“不止,就是民间平常也会穿的!”

“到时仍把衣摆改短,咱照样做工!”

“唉,我倒觉得你说的还是穿不起,只是给咱们省些钱了,一件衣裳少了几尺布呢。”

“没事儿,到时馆里会减免一半钱呢,咱们出另一半,比着之前,省了好多呢!”

日子一天天过着,到了那天,长衫终是做了学子学服,缠了巧文月余的事总算了结。

曾平的五色衣也如愿承办了学子服的制办,她们去见他时,对方都满心在为此发愁。

“之前只想着如何成了!”

“却忘了之后的事如何繁琐!”

巧文点点头,想到了那一百人。

若是在的话,此番必容易许多。

她现在只后悔未能赎了这些人,才让他们又踏上千里奔袭之路。

衣袖扯了扯,巧文看去,薛枝小声讲道,“待四郎武行事了,便去江南一趟,这些人寺院是不会放手的。”

“好。”

又是几日,武举结束,李佑郎的学生上了头榜,武行大宴三天。

巧文看去,这人又如初见般那么黑了。

李佑郎飞奔过来,露着那双牙,大笑,“从次我便是武状元的师傅了!”

巧文掂着一壶酒,递过,“那不知武状元的师傅,可还缺这一壶迎尘酒?”

酒壶一把拿过,“缺!”

一切都向着顺利的方向发展,除了作坊还没撕封条,衣肆还没真正运行起来外。

现在三人还在吃老本。

巧文与那权贵之间只有一个曾平。

于是,在四月三十日,这天,三人约了曾平出来见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