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我在大唐开衣肆! >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此般梦境再不似以往自由散漫,随处可去。

那场景只限制在几处园林里,一看便知大户人家所设,笑声里不再是清脆脆的女郎,转而三三两两士人持酒把出,言语间是谁近日作的诗不错,又谈起那游山之乐,相约何时结伴再出游一回。

不久,画面一转,她看到自己,与薛枝一同站立一处小亭子里,对面来了一人,胡须短短,却颇有仙风道骨,犹如下凡指点般,给了两人道尽这官商之事,她们听得不住兴奋,她还在暗暗想,此般衣肆再开有数了,这天下商场不过如此了,尽在她手里。

可他们还没忘记正事,在那夫子遥遥飘走之际,她赶忙捉紧了手中衣物大问。

“夫子可看此物成吗?”

或许怕他真就这么飞走了,她心上一噎,话很困难才喊出。

可到底是梦,愿望太过强烈,那夫子感应过回头,一撇,点点头,巧文什么也不记得了,只有那“甚可”二字。

心下一定,睁眼,天亮了。

她目光灼灼,在床上定着,全无睡醒时的迷茫。

这梦里出现的几个元素,便是她这第一步的全部了。

士人,夫子。

这次与以往大不一样,此次她改了对象,既是夫子,既要士林,干脆就从男装入手了,总归最后结交的仍是这些当官的,无论男女都等着呢,都不亏。

虽说对这郎君效果许是不如女郎,可也说不定瞎猫碰上死耗子,就偏有几个好美的。

不说别的,这扬州可是送到宫里不少人呢。

谁说当官的就不用打扮一番,如今扬州官场男占多数,可这中上层里,也有不少女郎在那关键位置。

京扬风气大不一般。

薛枝说他那老夫子就尤为挑剔,此去无论如何,胜算挺大,毕竟他的好学生做的,面上再不得也是开心的。

此次拿的衣裳仍承宋制,是交领长衫。

宋时无论男女均穿衫袄,女装多为对襟,男装则为交领,说到这清雅宋服的构造,这褙子功不可没,宋时褙子由唐发展而来。

这唐不再现在,而在几百年后的晚唐五代十国里。

褙子与对襟长衫结构相同,只在领子,袖口等开衩处制以缘边,女性多华丽,男性则大多为素边。

依巧文看,这对襟长衫算是服制中最为简洁一处了,一件衣服披在身上,只留了胳膊放的袖子,其余自然垂下,完全贴合衣服最初的想象。

这男式长衫褙子有短袖长袖,但无疑均是阔口,此外虽是对襟,但穿着时衣襟仍会交叠在其下成交领。

若说完全对襟的也有,名为大氅,其在各开衩处均有缘边。

巧文做了方便,这些细节便不分了,省得还没推广,先绕晕了一群人,她抓住最主要的对襟衣式,风格定下,其余细节,其中玩法留给个人发现。

就如飞鱼服般,她将这宋代基本服饰统称为对襟衫袄,交领衫袄。

褙子与大氅,选为前列,均称褙子,好歹有此代沿袭。

此外,不同于唐时,宋代男性下装又穿上了长裙,仍如远古般,上衣下裳。

虽说也可穿这裤子,但为了显示不同,刚开始还是拿出这最令人心动的一套为好。

宋时裙子可说得多了,对比唐代有了不少创新,最为独特的莫属百迭裙,两片裙,合抱褶裙。

百迭裙男女均穿,中间捏褶,两侧光面,两片裙为方便女性骑马所作,不可单穿,穿于裤子或裙子外,合抱褶裙是一种特殊结构,裙子中间开始捏褶,其上光滑紧绷,其下便从褶子处散开,说起来,此更像后世鱼尾裙做法。

到时外穿交领衫,内服百迭裙,其外再套一层广博素纱褙子。

这对向往士林风范的人是绝杀。

宋时衣式简洁淡雅,不如此时圆领袍多为艳色,其上多为纯色,花纹绝不喧宾夺主,巧文不敢想象,再带上正经的硬质黑方巾,别上几朵小花,那一副样子,谁见了不说声俊俏郎君。

思绪岔得远了,现在没有人爱簪花,这风尚可不易强加。

若说风尚不宜加,可有件服饰却算不得风尚,说起还是古制的衣物呢。

是了,宋时绕不开的文人,跨不过的朱子。

这朱子有套衣裳,名曰朱子深衣,这深衣乃战国先秦汉时服饰,此乃朱子老先生费力所作,每一部分均有其道理。

例如说,这袖子为垂胡袖,那后世电视三国里巧文没少见此般衣式,衣服上半身四个部分缝合而成,代表一时四季,下身则十二布片,表示一年十二月。

朱子深衣整体仍为对襟,但穿时仍穿成交领,全身服白,只有衣领,袖口,下摆缝上黑色缘边,穿上后,腰间以腰带束上。

这套服饰朱子先生严格照应中国传统,有如此权威老先生在前 ,若是有人对她这变了样的衣式大声喝骂,她便直接将这衣裳甩了上去,再给以笑脸。

无可,芝麻粒的市场也是需求,她向来尊重,等夺得了此番人之心,日后,更出格的衣裳便无惧了。

虽她现今便没感到多少阻力,此时气韵不同以往,她有底气做这些。

回想薛枝口里谈及不多的夫子,她觉那人是好相处的,巧文不觉朱子深衣为他准备。

宋时衣服清雅,巧文也无精力再去做印染之事,两人印版均已出卖,绣娘也不在身边,何不就了这衣式,就取素色,备同色素纱做褙子用,不知薛枝手巧不巧,那硬质方巾可由竹子编造,再罩黑纱涂黑漆制成,步步手工,能不能跟上她的趟。

如今手里五贯不到,巧文想准备多色衣式可资金也不足,问五娘借薛枝也拦住了,“我那夫子没什么特别喜爱之色,凡好看都可。”

“若定要一色,便做一身浅绿罢,他看了极喜。”

“巧娘?”

门外三声叩响,她在床上转头。

“可起了?今日便去布坊了。”

“马上。”

“好。”

巧文起了,今日要赶个早,两人要好好逛一逛扬州城的布坊,此地丝织业堪比蜀地,那蜀锦尚可买着,那扬锦可仅为贡品,只到宫里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