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柠喜道:“真的吗?我能通过?”
“以公主的文采来看,没问题。只要再做一些训练就好了。”
“好,那就有劳你了。”
萧玉蟾是个务实的性子,也没有多余的话,直接给萧柠制定了九天的学习计划,每一天都各有侧重。
今天,她的教学计划是,由她说出一句诗,然后萧柠快速画一幅画。不必画得太好,只要画出诗中的意境就行。
萧玉蟾解释道:“公主,让您作画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训练您一看到某句诗,就迅速出现一个画面。要写诗的话,只要根据这个画面来写就行了。这幅画越具体,画中的东西越多,写起诗来也就更得心应手。这样训练几次之后,就可以不用真的作画,而是在脑海中想象诗句的画面。”
萧柠道:“好,请出题吧。”
萧玉蟾道:“第一题:‘无可奈何花落去。’作画时间一炷香。”【注释1】
萧柠从来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一幅画。她快速想了一下,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话,就不能仔细考虑构图、用笔等技巧,只能完全凭借直觉下笔,画出自己听到这句诗词的第一感觉。
于是,她用寥寥数笔画了一株花树,纷纷扬扬的花瓣从树上飘落,地上满是杂乱的花瓣。
有一个中年诗人面对着花树,,默默地看着,似乎在感慨。
树下有块石头,旁边有一条小溪流过,溪水里也有几片花瓣。
花、树、人都集中在画面的左边,右边除了有小溪流过之外,没有什么东西,显得空旷。
不过,萧柠想画的已经画出来了,不想再补充什么东西进去了。
时间仓促,她甚至连自己画的是什么树都不知道,树下的人也略显潦草,但整幅画呈现出一种凄美而忧伤的感觉。
画完后,她抬头一看,一炷香还未燃尽。
萧玉蟾道:“公主画得很好。现在若要让您为这幅画配一首诗,您能写吗?”
萧柠道:“可以。看着画来写诗,似乎会更快一些。”
“您不需要真的写,今天我们只练作画。接下来是第二题:‘天姥连天向天横’。同样也是一炷香的时间来作画。”【注释2】
萧柠心想,这句诗的重点在于表现天姥山之高。
于是,她画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山峰的顶部有白云环绕。几只苍鹰盘桓在山峰的中部位置,没法再往上飞了。
山峰底下有一条河,河上有一艘小船。有个诗人坐在船头,仰头看着山峰,一只手拿着酒杯,另一只手撑在船头,非常洒脱不羁的样子。
画好之后,萧玉蟾点头道:“没错,这是我想要的感觉。”
萧柠看着自己的画,感觉心中有旺盛的表达欲,能马上写一首试帖诗。
不过,她没有写。
因为,写不写出来已经不再重要。
这就是得鱼忘筌。
“鱼”就是诗句的含义和实质,包括诗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还有画面之外的东西,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荃”自然就是为这句诗所写的试帖诗。
当一个人能遨游天际的时候,走路对她来说已经过于简单,无需刻意练习。
萧柠觉得庆安县主很聪明,她的方法让萧柠上了一个台阶。
一整天,庆安县主都在出题,萧柠也画了十几幅画。
她从来没这么充实过。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训练,萧柠对萧玉蟾道:“玉蟾,这些天你就跟我一起睡吧,不用去你自己的房间了。我们起床之后的梳洗打扮,也尽量简单一些,这样可以省出更多时间。”
萧玉蟾道:“谨遵公主吩咐。”
“对了玉蟾,你为何会研究科举考试?”
萧玉蟾道:“因为我小时候,曾经想过要参加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将来出将入相,造福百姓。直到五岁那年,我才明白,我是女孩,不能参加科举。
即便我是男孩,由于我的身份是宗室近支,也是无权参加科举的。可是那时候,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了,不甘心就此放弃学业。所以这些年,我一直以举子的身份要求自己,不曾懈怠。
每次科举考试结束,我都会搜集试题进行作答和分析,我会想象如果自己在考场上的话,能不能考中?久而久之,我对科举的流程就非常熟悉了。”
萧柠道:“原来如此。”
萧柠觉得,萧玉蟾也是一个有大志向的女子,她的人生不该局限于平静安逸的生活,她可以做更多事情。
一个伟大的灵魂,被困在女人的身体里,壮志不得申,实在令人扼腕。
如果让萧玉蟾和自己一起参加科举会怎么样?
科考之路上有个伴,也能互相促进吧?
萧柠想了想此事是否可行。
如果她去求皇帝,让萧玉蟾跟自己一起参加童生考试,可能问题不大。
但她们两个女孩如果想接着往上考,可能会引起皇帝的猜疑与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