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北宋]我要当太后 > 第11章 第 11 章

第11章 第 1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农历五月民间视为恶月,因此端午节的习俗都是与辟邪、防疫为主。

宫中与民间皆流行佩戴一种五彩丝线编成的唤作百索的绳结来祛病延年,宫中嫔妃也会佩戴装着朱砂、雄黄等药材的香囊辟邪。

道观门前也会发放“天师符”“五毒符”,供百姓张贴于门庭,或制成饰品佩戴,以镇压邪祟。

而端午前卖的最好的艺术单品,就是张天师骑虎像和钟馗画像,这都是可以贴在家门驱鬼辟邪。

这时也有后世的粽子,他们唤作角黍,以菰叶(茭白的叶)包裹黍米,也就是黄米,内面塞的是枣或者板栗等馅料。

除此之外,北宋的皇帝还会在西边的金明池举办大型龙舟赛与民同乐。

吴悦趴在车窗上撩起帘子看着这个时代的风貌。

汴河是贯穿东京城东西的水上大动脉,河面上星罗棋布的桥梁中,正对于大内御街的州桥是整个京东城最繁忙的枢纽,每日车水马龙,商旅辐辏,桥南桥北分列着堆满着茶叶、丝绸,皮货、药材、珠宝香料的各色商铺,昼夜喧嚣不息。

此时牛车已经通过了州桥,向东转入了一条比较幽静的巷子,来到此处,周遭已经安静下来。这一片都是汴梁大富商宅邸所在,坐落于汴河之畔,又毗邻大相国寺,取的就是以水为财,路通财通的好寓意。

“亲家夫人可是来了,我家主人在府中等候多时了。”

牛车停到朱府门前,一个管家打扮的妇人就恭恭敬敬地迎了上来,吴悦和她娘被妇人引领下进入后院。

青石板铺就的小径如游龙潜于碧草间,每折转一处便见新景,一路走来,她只觉得看什么都稀罕,甚至感觉廊内的柱子都散发着幽香。

北宋是一个被香料浸透的朝代。当时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三大港口内,停泊着满载乳香、龙涎香的大食(阿拉伯)商船,运载着丁香、肉豆蔻的三佛齐(苏门答腊)商队,以及带来沉香、降真香的占城(越南)船只。《萍洲可谈》记载:“蕃舶香药,堆积如山”,仅神宗元丰年间,单次朝贡的乳香便达三十万斤。

不论阶级,宫廷市井,人人用香。

徽宗时,每逢大朝会,金殿阶前就会燃烧上百斤龙涎香,云雾缭绕如坠仙境。士大夫雅集还会有品香鉴,苏轼的雪堂据说终日焚烧海南沉香。连汴河上的纤夫歇脚时,都嚼掺着丁香的槟榔提神。

还有市井传言,泉州蒲寿庚家族因垄断香料贸易富可敌国,以沉香木为梁、檀香木为柱,连仆役衣角都缀着驱虫的广藿香囊。

那么作为专供皇室香料的朱家,其富贵可想而知。

来到后院正厅,吴丽娘和婆母秦大娘子,以及4岁的小女儿朱涴妤也被乳母抱着怀中,立在厅前迎接。

玉雪可爱,这是吴悦给秦大娘子的第一印象,明明只和自家小孙女差一岁,但是个头看着明显高一头,身子骨也瞧着有点过于壮实了,大概更随她那个武官爹,不太符合世人推崇柔弱婉约之姿为尚,这样以后可不好嫁不出去。

心中是这么想的,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秦大娘子收敛心神,努力控制面部表情,笑眯了眼和刘耘娘拉扯起了家常,先是告罪儿子今日不得空谈生意去了,又是感谢吴家从南阳带来的特产,最后连连夸教女有方,终于场面话都说完了,秦大娘子才施施然告辞,把空间留给她们母女。

吴丽娘轻移莲步,将婆母送至垂花门后,方长舒一口气,径直返回厅内,当下卸下当家妇人的沉稳做派,像未出阁的小姑娘般,搂着母亲撒娇道:"娘,女儿想你了。"

刘耘娘上下仔细打量着女儿,只见气色还算红润,问了问腹中胎儿详细情况,女儿和女婿处的如何,又抱起小外孙女问最近都在玩些什么。

“我真的无事,就是官人忧心过甚,我才不得不卧床休息几日”她未出阁时也是能拉短弓,骑大马,身体哪有那么孱弱。“他今日不在,也确实是因为店铺有事,才不得不外出处理。”

吴悦单纯的眨眨眼:“是因为端午到了,姐夫要忙着运货吗?”

吴丽娘看着妹妹哑然失笑。

“店铺运货有管事和仆役,还用不着你姐夫肩挑手扛。只是家中有个铺子的管事和账房都告老回乡,这一时之间也找不来合适的人接替。那个铺子又在凌仪街上,周边都是官衙,生意很是冷清,官人在犹豫要不要放出去给别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