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登临意 > 第74章 绝笔信

第74章 绝笔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郎君?”小江看桓孝晖突然停了,桓孝晖揉了揉眼,“没事,这炬火熏眼睛了。”

“我们还查吗?”小江手持炬火,不知所措。桓孝晖摆手,“没必要查了,你没听刚刚那侯方略说什么吗?查清楚明白,对咱们都不好,我猜估计人数已经对不上了。真是笔糊涂账,但是老子也不想跟着上头那个志大才疏的蠢货送命。”桓孝晖在原地踱步,五十步外便是军营,想来想去,或许有个人能帮他,“萧敏行和崔将军并不对付,他应该和我一条心,不想被牵扯进来。”

卢君陶站立许久,正想回去,旁边一人唤他:“云叔!”

这声音……卢君陶回过头,“东晗?你不是该在长安吗?怎么出来了。”魏东晗披风被吹得鼓起,手里紧紧握住那张叠得方正的信,“我怕这次又见不到您,就自己出来了。这封信,是先考所写,您鲜少在长安这片伤心地逗留,所以我才一直没能交到您手中。”

卢君陶把信藏在袖中,“先下山吧,这里风大,我怕有什么闪失。”魏东晗扶着卢君陶,“云叔,你消瘦了好多,以后可不能这么不管不顾自己身子了。”

“难为你,还操心我。这些年我失职,都没怎么过问你。你在哪儿任职啊?”卢君陶步履轻缓,魏东晗在一旁极为乖巧,“千牛卫录事参军,也是个闲差,熬熬资历也就罢了。”

若是魏庭燎还在,魏东晗肯定不必如此。还好有生身父亲照拂,才不至于太难过。“长史一定要好好照料身子,您身边也没个人……”卢君陶摇头,“你说这些做什么。我信佛,不在意这个。之后我会注意的,自己的身子不上心,也没人上心了。”

“云叔真的是因为信佛吗?”魏东晗问道。魏庭燎对卢君陶的心意太隐晦了,隐晦到自己都没发现,但旁观者魏东晗却一清二楚。除了知己外,更是一种不被人所理解的情谊。如果说出来会让对方困惑,魏庭燎便会讳莫如深,但是魏东晗作为见证者,不愿意让这份情随着逝者已矣而荡然无存。

他想让卢君陶知道——他知道父亲也想。

“内人亡故后,我奉佛至今,早已不把姻缘和子嗣香火放在心上了。”卢君陶缓缓说道,“一切皆空,我又何必困于其中呢?”

那一刻,魏东晗明白,这些话还是藏在心里的好。父亲太可惜了,但那又能怎样呢?魏东晗竟萌生了一个想法,他想把这些事都记载于史书之中,如果多年之后无人记得,至少还有丹青史册。

“但是仲玄这样的人,”卢君陶片刻后又说道,“找遍天下,我也找不到第二个。有时候想想,如果他还在,该多好。”

魏东晗垂泪一滴,随风飘散,无人察觉,“足够了。先考若是知道,会很开心的。”

行至营帐中,卢君陶解了披风,点起油灯,展开书信凑近焰火:

雲若親啟:

見字如晤。君啟信之時,我應已亡故。半生潦草,心事付予戎馬,似夢似幻。初次見君於範陽,並無其他,示好故也。時高祖征伐,無暇顧及山東之族。君素衣以待,令我一見傾心,不知山東竟有此神仙人物耶?芝蘭玉樹,明月入懷,我讀新語,以為謬稱,自見君後,方知詞不達意也。

千言萬緒,紙箋方寸豈足道哉?我心中原無忠義,更不屑儒生尋章摘句之學,此小人儒也。然時移勢易,天下太平,亂世之刀戟亦無用武地。太子之位既定,我為國舅,須一心輔佐不得有失。當路剛愎,屠戮宮室,遂使朝野喋血,人人自危,朝不保夕。「朝聞道夕死可矣」,身若浮萍,去留在王,與其如履薄冰,不如守約不負,亦成一時之美談。

君問我,千秋萬世帝王基業為何也?我默然不言,今時今日,方知我已是昔日最厭棄之儒生,事主不二,不惜玉碎。無常無我,止增笑耳,我素來不信,大限將至,卻憶君昔日所言。若有輪迴,來世還與君為友,死不憾矣。

行文至此,詞章粗放,恐君見笑,擔待擔待。

庭燎

萬象四年

“一见倾心……死不憾矣。”读完信,卢君陶心如刀绞,平稳了很久的湖面顿起波澜,他何尝没有倾心呢?洞窟上的供养人像,为他抄的佛经,都是他的“倾心”,“魏侯一世人杰,我本以为不会与他有太多瓜葛,谁能想到偏偏就是我们两个,成了‘死不憾矣’的至交好友,这书信六年了我才收到……仲玄,”卢君陶支着额头,泪如雨下,“没能见你最后一面,六年了,已经六年了啊!”

魏东晗在一旁,心里也五味杂陈,“云叔不要内疚,先考说,这是他选的路,他没有后悔过。其实当他的儿子,受一点连累什么的,我也不在乎。”毕竟魏庭燎可是十六岁从军,不到而立就封侯的不世之骁将。忽然,魏东晗想起萧错的筹划,“我有一事要问云叔。如果要您选择,您会支持太子吗?”

卢君陶拭去泪水,把信叠好,“东晗,你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我知道,你估计是在怨怪太子,以魏侯之死懦弱自保。但是你想想,害魏侯的从来就不是太子,所以太子又有什么错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