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林雨筠转身,那张风光霁月的脸,就足以让貔貅虎躯一震。
每年上元佳节,貔貅都有一次跟随太上老君去往天界的机会,在天界的功勋栏里挂着许多甲级以上的仙君,其中就有这张脸。
虽然只匆匆瞥了一眼,称号他早就忘记了,但这张脸貔貅却过目不忘。
因为,在那些形形色色的面孔中,这样张脸美的鹤立鸡群。
他茕茕而立,身边菡萏盛开,更衬得他清雅高洁,不容亵渎。
加上前几日,太上老君托梦给他:近日会有雨神亲临。
他更加笃定了自己的猜想。
貔貅识时务为俊杰,见了林雨筠,扑通一下就幻作老者,鞠躬祚辑:“在下貔貅,不知阁上,是天界哪位同僚?!”
宋初谣抢话解释,道:“他是雨神!”又想说是天帝之子,但觉得那样太过奉承,令人低看。她欲言又止道出雨神,其实貔貅就知晓林雨筠的身份。
貔貅连忙跪下,道:“是老朽有眼不识泰山。”
林雨筠将他扶起,开门见山道:“想必太上老君已经跟你说过那妖界的诡异,对你们貔貅族而言,可有什么损伤?”
貔貅摇摇头:“我族从未在妖界设定庙宇开放,此事定有蹊跷。”
他哪里会知道,那座貔貅庙,完全是妖魂们对投貔貅胎的向往,所以齐心协力,连夜将那座废弃的貔貅庙连根拔起,搬入妖界。
后来又因为想掩人耳目,所以刻意做废旧的庙宇,其实是暗藏秘密。哪里会晓得,被陈苼突然翻新,引得天界的注意。
若不是玄铁上那几缕残魂,知晓妖王悲悯,天界不会过度插手此事,他们还得回妖界接受审问,秉着能苟一时算一时的原则,他们没有抖出林悦裳。
这会子,她们又坚信林悦裳是妖王的一魄,会保她们平安。
林悦裳却已然是自求多福,哪里会有空管那些残魂,不过是残魂们自作多情。
貔貅庙里三人都毫无头绪地沉默着,须臾天忽然阴沉下来,只见一位身形袅袅的女子,提着一缸,缸内有条小鱼,翩然而至。
那女子头戴钗环,美目盼兮,一举一动都尽显世家小姐风范。
她手提的小鱼,却在缸里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
貔貅见女子进来,连忙回到貔貅神像中,和林雨筠也跟随他一起隐于后阁,秘密交谈一些事情。
宋初谣却觉得猛然此女,莫名有些像故人,但又想不起,究竟像谁。
但看着那奄奄一息的小鱼,她还是非常哀伤地想起了渔婷。
她热情上前,道:“姑娘可是来求富贵?”
貔貅在民间素有招财进宝的美誉,所以她笃定所来之人都是求富贵。
女子却不语,盯着缸里的小鱼,楚楚可怜道:“非也,我是来求这条小鱼平安。”
“它是我半个时辰前在河边救下的鱼,因为缺水太久,至今奄奄一息。我想给它求平安,可下了大雨,附近且只有这一间庙宇,我也是没有办法。”
女子说这低低啜泣了起来。
宋初谣被她的善良感动,道:“姑娘真是菩萨心肠。”
这时,庙外一阵狂风暴雨将至,羽雀高调地如约而至,只见他从暴雨中飞奔而入。
沉睡的夺舍仙书在这时被惊醒,大声惊呼道:“水,啊可怕的水!”
宋初谣低语安慰他:“师兄别怕,这不是仙水!妨碍不了咱们什么的。”
宋初谣见羽雀杵在那儿,一点也不似往日热情,正觉得奇怪。
内阁的貔貅大惊失色,对着林羽筠道:“不好,庙内混进来了恶劣坏类,可能是妖。”
这时,又陆陆续续进来一群躲雨的信男善女,因人间是最脆弱的地方,一般妖类是不允许混入。
像羽雀这种老油条,一是外形非常完美,逼真,无人看出是妖;二是他真的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
所以天界的管辖者,对他这类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很多妖是没有家的。
书中讲到妖界除了位高权重者居留,其他均习惯是群居团体物种,最喜欢以多欺少,持强凌弱。但凡有什么不同种类,在妖界落了单,那就准备好见识众妖们的法力无边吧!
这些自诩正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妖怪们,最讨厌外来的“江湖之士”,在他们看来颠沛流离都是要遭唾弃的。
坐井观天的他们表示,没什么比安安稳稳地待在妖界舒服的呢,所以一些自幼无父无母,不堪在妖界受折辱孤独妖怪们,就会想流入人间。
天界心软,不忍这样的妖居无定所。
后来渐渐演变成,只要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善妖就能待在人间,做过伤天害理的恶妖,不可。
妖不同与其他五界者,妖身上味道重,他们在入人间时,会专门去一趟天泉山,用那里的泉水净身,驱散原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