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不信等一下班主任来了,叫你别把书堆那么高,赶紧把书拿下去。”
上课铃响起,陈勇进来了。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滕王阁序》,大家先……”话音未落,陈勇就瞥见一张桌子的书堆得特别高,应该是“鹤立鸡群”的地步。
陈勇站在讲台上,皱着眉:“那是谁把书堆得这么高,这样你上课能看得见黑板吗?”
赵沁从侧边探出头来,解释:“老师,我看得见。”
周围人都被逗笑一片。
陈勇脸色不悦,冷笑一声:“你以为这样老师就看不见你的小动作了吗。赶紧把书给我放下去。”
赵沁没办法只好把书放回课桌的抽屉里。
最后,学校出了一条校规,课桌上摆放的书不能超过30公分。
高二理科(十五)班。
陈诚低着头在抽屉找书,问陆修宴:“下节谁的课?”
他瞧了眼右边黑板边上写的课程表,懒洋洋回答:“老头的课。”
陈诚拿出那本物理书:“你竞赛准备的怎么样?有把握吗?”
“还行,不过实验部分还得再努力一把。”陆修宴的声音带着漫不经心。
春天如约而至,天气逐渐回升,大家卸下了臃肿的羽绒服。
陆修宴一行人从食堂出来后去了趟小卖部买点零食。
郑筠阳来了句:“好无聊,没什么事,我们回教室吧。”
“行,我回去刷物理题。”陆修宴呷了一口可乐。
颜湘去楼上“偶遇”他的次数倒是比之前多了不少。
不行,她告诉自己,连陆修宴成绩那么好的人都还在努力,自己也得为了未来好好加油才行。
颜湘回到座位上,赵沁突然侧过头看着她,神情严肃地问:“湘湘,如果我和你同时喜欢上一个男生怎么办?”
“啊?”颜湘没听懂,但瞥见她桌子上那本翻开的言情小说,无奈地笑了笑,“让给你,男生多的是。”
赵沁嘴巴张成O型状,因为平时颜湘内敛含蓄,似乎没料到她会说这么霸气的话,眼眸亮晶晶的:“湘湘,你太伟大了。”
赵沁马上又恢复正经地说:“不过我觉得这种狗血桥段不可能发生在咱俩身上。”
“对啊,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颜湘说着边从抽屉里拿出数学练习册。
“不行,我们要同仇敌忾,如果发生了肯定是这个男的有问题。”赵沁杀伐果断地说。
颜湘轻轻笑出声,语气柔和:“好。”
赵沁神情认真,想到男主初遇是在浪漫的法国巴黎,一边说一边畅想未来:“不行,等我有钱了,我一定……”
颜湘眼神明亮,点头附和。
说了一大堆之后,赵沁叹了口气:“哎,还是等有钱再说吧。”
颜湘清楚的知道,赵沁其实也算是个小富婆。
三月的春天,寒意渐渐消散,学校的树木开花抽芽带来了春的气息。
历史老师站在讲台上,点开希沃白板,一边讲着一边写下洋务运动发生的背景。
“外面怎么了?”颜湘听到操场上的有人拿着话筒激昂的声音。
赵沁眯了眯眼睛,思考了一下,“哦,好像今天是高考百日誓师大会。”
颜湘笑叹:“突然发现时间过得好快。”
“嗯。”赵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们等一下下课出去看一下。”
颜湘应了声“好”。
“好了,你们的眼睛不要再往外面看,认真上课。”李老师扫了一眼台下,“我点个同学来回答一下问题。”
每次一到这个时候,同学们都齐刷刷地低着头,看着桌面心里默念别点我,根本不敢和老师对视。
“吴慧,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李老师目光紧锁。
同学们抬起头看着黑板,如释重负般地松了口气。
闻言,吴慧身体一惊,手里的小圆镜不小心摔到地上去了。她刚刚正躲在书后,低着头照镜子,微蹙着眉,发现脸上好像又长了颗痘,正苦恼着。
吴慧站起来左看右看,前后排的人都在给她使眼色打掩护找答案,最后她勉勉强强地说了一点,老师才让她坐下去。
“铃铃铃”
下课后,颜湘和赵沁跑到教室外面,远远地望去,操场上学长学姐穿着整齐又统一的校服,被当时的氛围所感染,举起右拳,跟着台上的那名优秀学生代表大声宣誓,期待高考金榜题名。
看到这热血激昂的场面,颜湘眼睫颤了颤,内心也是有点触动,等他们到高三是不是也是这样?
吴慧向她们小跑过来,挤在颜湘和赵沁中间,两手分别搂着她们的肩膀,“你们在看什么呢?”
“我们刚刚在看他们宣誓。”颜湘如实回答。
“不过我感觉台上演讲那个学长长得还挺好看的。”赵沁扬了扬眉,给两人递了个眼色。
“还行吧,不过我不喜欢这种好学生。”吴慧撇了撇嘴,“感觉很像个书呆子。”
“是挺帅的。”颜湘问道,“这个男生叫什么名字?”
“嘶。”赵沁回想了一下,“应该是叫温瑾让。”
“铃——”上课的广播声响起。
“走吧。上课了。”颜湘提醒道。
三人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四月的春天,微风和煦,同学们都穿上春季蓝白校服,简单轻薄。
晚自习的时候,陈勇说:“大家在这张表里面写下你们的理想大学和人生格言。”
“在后面的墙上贴了一些大学名单给你们做参考。”
那张表从第一排传下去。
颜湘趁着下课的时候,查了一下大学名单,分数线都好高。而自己目前的成绩连上个普通二本都够呛。
不过貌似大家一理想大学都有点“好高骛远”,不是211的话,最次的也是一个重点一本。
回忆起高一上学期时,老师也是让他们填志愿。那时候才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211起步,清北、江科大封顶。
她盯着那张表,思索着陆修宴会想去哪里上大学。考虑片刻写下临城医科大学,格言写着: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我就能遇到多少个春天。
至于大学学校,她主要是想能够离家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