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主角团一心想通关(探案) > 第2章 勿出戏

第2章 勿出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回忆终了。

杨灵灵不禁纳罕,这才过了半日光景,这位天心寺首座,昔日顾府坐上宾,何苦转眼便成了如今这阶下囚?

只听堂上一声中气十足的叫喊:“来人呐!给本官上刑!”

随之,一只令签掷地有声,被县太爷狠狠摔在那法师身前。

然而那法师眼皮也未抬,倒是把一旁跪着的娇俏小娘子吓得一个激灵。

杨灵灵一愣,才俊法师和娇俏娘子,这搭配,“杨灵灵”的风月话本里都写烂了。

公堂之上,眼见那和尚油盐不进、威吓无用,县太爷被气得吹胡子瞪眼。

堂中寂静,只见一人长身玉立,腰间配刀,慢悠悠地踱到县太爷身侧,对他俯身耳语了几句。

可惜那声音太小,杨灵灵听不真切。

她身子往后挪了挪,撅起屁股,脑袋正欲往那瓦口处凑,却忘了自己脖子上正挂着菜篮子。

一个晃荡,篮子的一颗大蒜就这样骨碌碌地从那瓦口掉了下去。

哎我去——

她想伸手去抓,然而她一手捏着瓦片,一手提溜着酱油瓶,哪只手都不得闲。

心道不好,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那瓦片盖回去,三十六计走为上。

杨灵灵从房顶跃下,从县衙左侧绕到正门,见正门外看热闹的人逐渐散去。

一个门子见了她,连忙招呼道:“哟,这不是杨姑娘吗?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杨灵灵客套地一笑,正欲回话,便见里头不紧不慢地走出两个人来。

一人温婉蕙质如幽兰,一人清冷玉立似修竹。

前头一个唤作沈南南,字裕如;后头那个名冷然,字砚冰,而杨灵灵爱叫她冷冰冰,皆是杨灵灵的闺中好友。

大昭兴女学开女科,文举武举皆可应试官。

沈南南过了文举乡试,得了个秀才的功名在身,近年来也并未继续应试,只在县衙谋了个书吏的职位,兼任县太爷的贴身幕僚,故而衙署众人都唤她“沈师爷”。

冷砚冰参加的则是武举乡试,在衙门任快班领役,乃是城中快班三个领役中唯一的女领役,是以都称她一声“冷捕头”。

这两人应该就是顾府一案的主要办案人员了。

“灵灵。”沈南南远远便瞧见杨灵灵,出声唤她。

待人走近,杨灵灵早已做好了社交准备,谄媚一笑:“两位官娘子好,里头事儿都忙完了?”

“暂时告一段落。”冷砚冰脚步不停,示意几人边走边说,“此次这案件有些棘手,县太爷的好友城东顾员外昨日在家中暴毙,他家柳姨娘当晚又和天心寺首座被捉.奸.在.床,那姨娘承认自己毒杀了顾员外,但那法师又拒不认罪,只怕还得从长计议。”

杨灵灵捕捉到关键信息,双眼一亮,跟在两人身边,连忙问:“可我刚明明看见,堂上那小娘子一副丫鬟装扮,竟然是个姨娘?”

沈南南瞧着杨灵灵的模样,也不回话,揶揄道:“话说你白日里不补觉,怎么有空来衙门闲逛啦?”将一头大蒜放回杨灵灵的篮子里,“下次小心点,若不是砚冰眼疾手快,你这头蒜早就摔得粉碎了。”

好似见杨灵灵这般在房顶上偷窥已是家常便饭。

杨灵灵“嘿嘿”笑了两声,看到大蒜,这才想起今日来衙门的原因,连忙道,“对了,咱们快些回去吧,阿娘让我来叫你们回家吃饭呢!”

*

午时,各家各户炊烟袅袅。

城西紫金坊的一户小院儿中,一位身形圆润的妇人正在厨房忙碌着,豆大的汗珠至额间滚落。

妇人便是杨灵灵的娘亲,易云姝。

易云姝为人热心肠,街坊四邻同杨灵灵这般大的,都唤她一声“姝姨”。

因其夫早逝,娘家又在城外,易云姝靠着西市一间不大不小的香粉铺子,以及街坊四邻尤其是隔壁沈家夫妇的帮衬,将杨灵灵平安健康地拉扯大,送她上了书塾,又盼着她能够找份稳定的生计。

眼看杨灵灵今年就要十九岁,不再上书塾后,便开始通过一些门路倒腾起写写画画的营生。

虽能挣得一些钱,但在易云姝看来,这样的营生实在算不上正经。

哪有未出阁的小姑娘整日里编写那些东西。

每每街坊问起杨灵灵为何几日不出门,易云姝都只能尴尬一笑,说她家灵照整日在家中用功,准备今年的秋闱。

“灵照”是杨灵灵的学名。

易云姝听说,隔壁沈家家主沈怀舟原在军中任职。沈怀舟辞官回乡后,在城中开了个武馆,与发妻谢纫秋恩爱非常,并育有一对龙凤胎。

易云姝看着沈家兄妹长大,她倒是从未曾想过杨灵灵能如沈南南的哥哥沈北那般,成为渝州城古往今来第一个文举武举双解元,进士及第后,先在兵部任职,后又入了大将军黎渊的麾下,现为西南军中正三品参将。

那毕竟是祖坟冒青烟才能遇上的大好事。

更何况沈北远在天边,而沈南南却近在眼前。

沈南南只比杨灵灵小一岁,个头却比杨灵灵高些,行事也更加成熟稳重,看上去倒更像是姐姐。

杨灵灵倒也不在意,一口一个“南南姐”叫得沈南南颇为受用,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沈南南的照顾。

易云姝只盼着杨灵灵能像沈南南那样听话懂事,考个女秀才,也在衙门谋个书吏的差事,衣食无缺,如此她便放心了。

可杨灵灵虽会写几个字、画几幅画,却不是读书应试的料。

书塾里的陈先生多次好言相劝,委婉地表示,让易云姝为孩子另谋出路。

可她偏不信这个邪,逼着杨灵灵生生考了几回,然而见她屡试不中,便也再不提应试之事。

后来她见沈南南结识了同僚冷然,想着杨灵灵在寺庙学了几手拳脚功夫,文举不成,不若也去应个武举。

然而当她看到冷然时常值夜,又要带队巡查城中治安、抓捕凶犯,尤其是当她亲眼看见冷然在西市上,三下五除二地制服几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时,她又觉得,自己女儿那瘦小的身板和一身上不了台面的三脚猫功夫,多半是不中用的。

这些年易云姝的身子大不如前,香粉铺子也只开午后半日,沈家娘子劝她,如今孩子也大了,生计上也算是有了着落,不如趁自己身体还算康健,关了铺子,随他们夫妇二人一起,四处游山玩水,路上还能做个伴。

可易云姝实在对杨灵灵放心不下,不想杨灵灵如她那般,或是早早嫁人,或是起早贪黑操持贱业。

今日晨起,易云姝便去朝市上杀了鸡,又买了好些瓜果蔬菜,快及晌午,将食材处理完毕,才发现家中的大蒜、酱油没剩多少了。

去杨灵灵房中一看,快日上三竿了,这懒骨头竟还没起呢。

气得易云姝将杨灵灵从床上提溜起来,吩咐她拿上篮子和油壶,快些去西市上买些大蒜,又去海氏油酱铺打一壶三抽酱油,顺道再去衙署一趟,叫上沈南南和冷然姑娘一同回家吃饭。

*

杨灵灵三人还未到门口,远远便闻到肉香味儿。

进得院儿来,午时的灼热天光透过院中的葡萄藤架,洒下一地斑驳的樱草色。只见易云姝腰间系着围裙,正将手中硕大的陶瓷碗放到藤架下的一方石桌上。

回家路上,杨灵灵早已做好心理建设,又在心中把“杨灵灵”的人设和角色关系理了一遍,几乎是烂熟于心。

“阿娘!”杨灵灵熟练地谄媚一笑,跑过去卖力地捧场,“这也太香了吧!”

瞧见那油亮鲜嫩的鸡肉和粑糯的芋头在碗中堆叠,杨灵灵的确是有些饿了,抬手就往那鸡肉伸去。

妇人眼疾手快,打掉了杨灵灵的小脏爪子,嗔道:“你这孩子,洗手!”

杨灵灵“哦”了一声,拉着一旁的沈南南和冷砚冰往厨房里走:“走走走,南南姐,冰冰姐,咱们洗手去。”

进了厨房,三人一齐走向水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