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婆的店铺同样在城西,虽然位置不错,但是来到城西的人,是需要先经过程记包子之后才能走到王阿婆这里。
要是苏荔她们还没能及时把客人吸引过来,就有很大可能被程记包子先抢占走大半的生意。
县城里每日要买吃食的人相对来说是固定的,今日在你这里买了,就不会再去他家。
他们两家注定是做不到友好相处,只能是对家的关系,所以这也是苏荔不得不警惕的原因。
水煎包是苏荔考虑再三选择的,选择它的原因主要是水煎包的做法不复杂,而且做熟的时间也相对较短。
加上王阿婆如果把锅架在店门口,对于来往的人来说是绝对吸引注意力的存在。
人总是对新鲜的东西产生好奇,这一点百试百灵。
虽然说是速成,但也因为王阿婆的能力足够,不然苏荔也不敢冒险让王阿婆现在学马上就要去卖。
在苏荔将胡萝卜切丁,泡好的粉条切碎的时候,谢谨的肉也剁好了。
她把所有的食材混合后,加入酱油、盐等调料调味,最后拿出提前泡好的花椒水,多次少量的混合在里面。
搅拌均匀后,苏荔闻了下味道没问题,端着馅盆,转身走到王阿婆旁边。
“阿婆,我们可以开始了。”
苏荔向王阿婆讲解水煎包同时手上的动作也没停。
她拿出一块发好的面团,在桌子上揉光排气,搓成长条状再分成大小一致的小剂子。
“还有一事,我想还是要提前告诉阿婆,阿婆也能有心理准备,不至于慌乱。”苏荔拿起一个小剂子擀成四圈薄中间厚的样子。
把馅放在面皮的正中间,苏荔放的馅料份量很大。揪住面皮的一端,将皮整齐地叠过去,最后捏成包子的形状。
和王阿婆卖的大肉包不同,水煎包要小巧很多,大小和饺子类似。
王阿婆聚精会神地看着苏荔的动作,也在有样学样的做着,“什么事?”
“程记包子。”苏荔只说了开头便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转头看了王阿婆一眼,然后继续擀皮。
王阿婆明白苏荔的意思,她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我知道,你不用担心。”
既然王阿婆发话了,苏荔也没什么顾虑了。
看着桌上包好的包子数量足够多,苏荔把院中的大铁锅架到厨房的灶台上面,等待锅热的时候,苏荔趁机调配一会儿要用的面浆水。
锅热后,在锅底刷一层油,然后将小包子从外圈开始向内整整齐齐地摆放好。
“阿婆你来。”苏荔将铲子递给王阿婆,自己则在一旁指导。
“等包子底部变色的时候,阿婆再把面浆水倒进去。切记不用倒太多,在淹没包子一半的位置,最后盖上锅盖等待即可。”
王阿婆按照苏荔的指示一步步操作着,在她把锅盖盖上的时候,她不确定的问苏荔,“做的都对吗?”
“没有任何问题,就等着焖熟了。”苏荔让王阿婆在灶前看着,掐时间。自己则是回到桌子前包韭菜盒子。
时间到了之后,王阿婆在苏荔的指示下,将锅盖掀起。
水蒸气虽然阻挡着视线,但是王阿婆也将锅里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白白胖胖的小包子一个挨着一个在锅里排布着,上面的面皮部分看着就松软有弹性。
似是听懂王阿婆的心声,苏荔伸出食指轻轻按在一个小包子上面。
面皮被压得凹陷下去,但在苏荔抬起手指的瞬间,又回弹到原本的样子。
“铲出来吧,阿婆注意锅底的薄脆,不要弄掉,拿出来后把底部朝上放着。”
苏荔说完王阿婆才注意到包子的下面还有一层金黄色的壳,王阿婆用铲子小心翼翼地将包子全部铲起。
“阿婆做的很好,我叫上谢谨一起尝尝看阿婆的手艺。”苏荔端着刚出锅的水煎包回到店铺,谢谨此刻正坐在门前,不知在想些什么。
他的神情和往日并无不同,但是细看还是能看见眼底的落寞和孤独。
即便如此,谢谨还是第一时间察觉到身后的声音,转过头来。
苏荔正在和王阿婆说话,一抬头刚好和谢谨对上视线,苏荔笑意盈盈地说,“谢谨,快过来,这是阿婆刚做好的水煎包。”
谢谨起身走了过去,坐下。在王阿婆炙热的视线中,夹起水煎包放在自己的碗里。因着包子小巧,谢谨一口全部吃了进去。
在咬破水煎包的瞬间,肉汁争先恐空地流了出来,但是有胡萝卜的存在,倒是不会感到油腻。底部的薄脆和上面的柔软相得益彰,结合的恰到好处。
谢谨看王阿婆的仍然看着自己,想了想,冲王阿婆点点头表示肯定。
王阿婆在看见谢谨的动作后,终于放心大口吃了起来。她就怕苏荔是为了鼓励自己,所以想看看谢谨的反应。
谢谨的反应是最真实的,或者说他是不屑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