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慧在家里翘首以盼。
刘妈妈端着鸡汤进来,瞧见模样,不禁劝:“四姑娘聪慧着呢,定能全须全尾地回来。”
方慧用帕子扇了扇风,“我哪是担心这个。”
她担忧的分明是旁的。
刘妈妈一时不解其意,最近夫人的想法比往常多,她有时也摸不清。
方慧:“娴贵妃这时让她入宫,难保是动了给她许亲的心思。”她说到这激动,又怕外面听到,努力压低,只略显气急,“我只怕她又动了不该生的心思,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对……那位的执着。”
本不担心的刘妈妈:“……”
也开始担心了是怎么回事?
她和方慧一起看。
沈钦带着沈庭文与沈庭瞻出去拜访好友,回来见此模样,想到什么,动作齐齐一顿,同时坐下。
沈长宁回来时,看见这副场景,脚步猛刹,脑袋缓缓冒出个问号。
……?
咋?
出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
众目相对,方慧猛起身,快步走来,攥着帕子,急迫道:“怎样?”
沈长宁回想了下:“很完美。”
虽然在场那三个,她每个都很想打,可她控制住了自己。
方慧定了定,“真的啊?”
她不大相信,“娘娘没问旁的?”
沈长宁挑着重点简单说了一遍,问是问了,但是也没那么诚心,成更好,不成也不放在心上。
听到她说要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场所有人齐齐松口气,悬着的心登时落回胸腔,氛围大松。
保持喝茶状态装作毫不在意的沈钦终于放下手中早已凉透了的茶。
沈庭文看了眼。
沈庭瞻也看了眼。
沈钦:“……?”
没见过他紧张吗?
大惊小怪的,以后可怎么办。
沈钦给两人一个眼神,让他们去安慰下沈长宁,顺路问问,还有没有旁的事。
说句不昧良心的话,他也是将沈长宁当自己孩子看的,不过随着孩子大了,和他的话渐渐少了,不像小时,什么都说。
但他瞧得出,沈长宁还是挺听两个哥哥的话的。
主要是,两个哥哥行事稳当,靠得住。
等三人走后,沈钦还和方慧感慨:“沈家有他们在,我是真放心了。”
顿了顿,又道:“本来我还觉得他们还未到二十,也未成家,不顶事,但这次李家事后,他们忙前忙后的样子,实在是让我老怀宽慰。”
寻常人家有一个,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他们家竟然有两个,也是天佑沈家。
-
沈庭文和沈庭瞻在沈长宁这吃了盏茶就走了。
沈长宁略讲了讲含章殿发生的事——
至于后面遇见那三位,依旧被她省略。
沈家现在又惹不起那两党,知道还不如不知道。
而且,闹不出什么大事。
说这个,还不如想想怎么将婚事应付过去,今日见到孟枕月,倒是给了她灵感,既然和段劭无缘,那还是找个鳏夫好了。
实在不行,给人冲喜,她也是愿意的啊。
沈长宁在脑中回忆,京中哪户人家有这样的儿子。
-
秦均行回府。
宫中的事瞒得过沈家,瞒不过秦家。
秦均行前脚入宫,后脚沈长宁也入宫的消息就传了过来,周婉的心登时紧了下,是欢喜的,人在家中,难得的坐不住。
两人,会不会见面?
情况会不会生变?
周婉心神摇晃,整个下午都心不在焉的,来府邸拜访的几位贵夫人瞧见了,脸上的喜顷刻间退了大半,换成了隐忧。
怎的了?
宫中出事了?
本来两党平衡的场面,如今因着娴贵妃有孕,天秤顿时倾斜。
万首辅最近可是大出风头。
可依着秦家的权势,眼前虽有些失利,却也不至于如此担忧,周婉可是勋贵人家出来的姑娘,教养极佳,小时也是常入宫的。
众人走时,心里都跟灌了风似的,一点底儿都没有,禁不住派人去查探消息。
秦均行依着惯例给周婉请安。
周婉今日却未同以往般,而是将众人都挥退,连乔嬷嬷都没留。
乔嬷嬷走的时候还一步三回头。
这是周婉的陪嫁嬷嬷,陪在周婉身边的时间,比周婉的娘亲都长,周婉有什么事都布瞒着她的,可这次周婉到底狠下心来。
她怕秦均行心有顾虑,不肯说出心里话。
随着众人离去,周婉来到秦均行身前,耐着性子,试图徐徐善诱,但临到开口之际,略一迟疑,还是决定算了。
秦均行到底没养在她身边,和她不亲近。
她怕将人推得更远。
周婉想着以往家书里听闻到的,以及最近一年切实接触下了解到的性子,速战速决,直接开门见山。
“见到沈四姑娘了?”
秦均行脑中闪过很多东西,还未来得及细想,就又听见下一句。
周婉小声:“你觉得如何,心思可有变,想什么时候提亲?你且放心,你父亲那边,自有我去说。”
沈家门第低些,也无事。
只要秦均行喜欢。
她都愿意为他做,当作这些年,她做母亲对他亏欠的偿还。
秦均行:“……怎么这么说?”
这么下去好像不太行。
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
他怎么就对沈长宁深爱不移了。
他都不知道。
而且从今日来瞧,另位当事人,对这件事,好像也不知情。
到底哪来的误会?
他缓缓问出迟疑。
周婉看他半晌,倒也理解,常年在军营的人,情窍不开。
他既开口,她也不会避之不言,支撑偌大个侯府,什么场景没见过。
“上次你回来,我问你对哪家姑娘有意,见提到沈四姑娘时你神态有变——”
“我想着,你当是有意的。”
秦均行沉默半晌,终于找到自己声音,动了动喉咙,想到另桩事:“……那李家?”
周婉:“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为。”
她看秦均行一眼,针对自己的手笔,没瞒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秦均行:“…………”
也不知道该说谁倒霉。
李家这场难遭的,虽说是罪有应得,可怎么听,怎么又觉得有点无妄之灾的意思?
主要是,这件事,还真将秦家搅和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