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其乐融融的气氛一变,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妈妈,叔叔,小弟弟,外公…
刚才还充满欢声笑语的屋子,忽然就沉默了下来。
“宁宁啊……”妈妈看着她的目光,复杂中有几分愧疚,还有几分逃避。
叔叔俯身,把小弟弟抱了起来。
“我们去楼上看电视好不好?”
小弟弟也跟当年的菲林差不多大,三岁左右,但却明显不如那时候的菲林机灵,说话并不连贯,只是着急指着菲林的方向,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父子俩上了楼去看电视。
于是一楼就只剩下了菲林妈妈,还有外公外婆。
菲林站在门口,读出来了自己是个局外人的气氛。
此时她也才七岁,刚刚能上小学一年级。
可她却过早地明白了,原来外公外婆这里,也并不是她的家,而是一个收留她的地方。
因为她是妈妈和爸爸留下来的“烂摊子”。
她不能跟着妈妈一起出现在叔叔面前,因为会破坏别人纯粹干净的幸福。
她是个拖油瓶,只有尽量少出现,甚至不出现,妈妈那边才会一切都进展顺利,少一点心事和麻烦。
叔叔不想给其他男人养孩子。
而妈妈也不想留在过去那个留下了伤痛和辜负的家。
所以菲林成了唯一不被欢迎,并且是大家齐心协力不欢迎的对象。
这天晚上,她并没有被重新送回邻居那里,甚至妈妈还陪着她一起睡觉了,就像小时候那样,爸爸妈妈还没分开时那样。
妈妈跟以前一样爱她,睡觉之前给她唱歌,还摸她的小脸蛋,说她长得太快了,一下子就变高了很多。
菲林很少说话,只睁着大眼睛一直观察妈妈。
妈妈真的还是她的妈妈吗。
还是说,今天晚上是个特殊的例外,妈妈在补偿她?
太早懂事会带来一些负面效果,比如明明心里有疑惑,但知道大人难做,于是哪怕有委屈,也不想再说出来。
菲林不像其他小孩子那样,会因为事情不如意就打滚和哭,因为她知道,面前的境况并不允许包容她那样任性。
她要更加乖巧一些,才能激发大人们对她的怜悯和愧疚。
如果她变得很不听话,也许就会被狠狠心像个拖油瓶一样被扔掉。
第二天醒来,妈妈果然和叔叔走了,带着他们生出来的小弟弟,一点儿都没有惊动她。
后来菲林就很少看到妈妈回来了。
有一次,她无意间听到外婆和镇上的其他人聊天。
“她爸就一点也不管?也太不像话了。”
菲林外婆叹气:“谁让我们心软呢。”
“宁宁也乖,哎,这孩子生在别人家宝贝都来不及。生在我们家,就只能受点苦了。”
“也是,宁宁我们也是看在眼里的,这孩子这么听话,也只能养着了。”
“怎么不帮她改个姓?还叫张宁?”镇上的人又问。
菲林没有再听下去。
她回到了楼上,只当做什么闲谈都没听到过。
因为她乖,所以外婆他们心软,不舍得不管她。
这句话深深烙印进了菲林心里。
她这会儿已经上了二年级,学会了一些常用字,可以写日记了。
她可以不再只通过画画去记录,还能通过文字去书写。
可菲林的笔在纸上停留着,写了几个字,又顿了下来。
她能写什么呢。
把这些写下来吗,如果以后有一天,日记被别人不小心或者故意翻阅到,里面写下来的东西,就会证明她不乖,她是个有心眼的孩子。
所以菲林咬着唇,一个字也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