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吹面不寒心上月 gb > 第22章 明妃曲

第22章 明妃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尽管天下士子议论纷纷,那些闹事的士子该抓的抓,该罚的罚,科考依旧如期举行。

科考有三场,帖经、杂文和策问。

前两场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到第三场时,李琅月给出了本次科考策问的题目。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诸位考生,以此为题作文吧。”

堂下考生听闻考题之后,纷纷抬首,眼中尽是不可置信。

“这……这……”

有几人张着嘴,支吾了半天,看样子是想说些什么,但最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沈不寒也有些错愕地看了一眼李琅月,但也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

“怎么?不会写吗?”

望着台下部分坐立不安的举子,李琅月倒是悠游地用手茶盏的盏盖,一下下地刮着茶水中的浮沫。

“不会写的,现在就可以出去了。也不必浪费我们彼此的时间。”

一些举子还欲再言,猛然对上李琅月深若寒潭的目光,都被震慑得背后汗毛直立,只能哆哆嗦嗦地捏着笔管,在平铺的纸页上作答。

余香燃尽,考试结束,由礼部和吏部的官员安排举子们有序离开考场,将举子们的卷子收录分装。

“你觉得,我这个策问题出的如何?”

李琅月侧身问一旁的沈不寒,眉眼如平湖出月,尽是笑意。

那天李琅月在万国春醉酒,絮絮叨叨地同沈不寒说了很多话。

可她清醒之后,便一句话都不同他说了。

所有和政务相关之事,也都只是让骆西楼或其他相关官员和他对接。

沈不寒派人送去她府上的糕点,也全部被她原封不动地推了会来。

她的态度很明确,不愿理会他。

这是这么多天以来,她第一次同他说话。

“甚好。”沈不寒答道。

好到连他都被蒙在鼓里,作为通榜,竟也不知临时换了试题。

“这题紧贴时局,谁能将这道策问答得好,那必然是国之栋梁。”

“当然。”

李琅月起身,非常得意地掸了掸衣袖:“如果当年我们科考时,苏先生出的是这道题。我有信心,那年的状元必定是我不是你。”

李琅月不再多说什么,在礼部和吏部的官员簇拥下离去。

沈不寒缓缓站起身,从策问试开始时,他就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僵直地坐着,现在半边的身体都已经麻木得不像是自己的了。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当真是一等一的好诗。

这样的好诗,第一次作为策问的试题出现在科考场上,再加上主考官特殊的身份,必定会轰动天下。

只是……轰动之后呢?

她说,若当年科考考的是这道题,她有信心必是状元。

可她的状元之计,他不认同。

正如他们年少时在论道场中无数的争执一样,这一次,他们依旧各执一词,他依旧不认同她的观点。

没人有资格牺牲她,包括她自己。

******

李琅月前脚刚踏出礼部南院的门,后脚就被裴松龄请去了政事堂。

“来得可真快。”

李琅月在心中暗自哂笑,便随传话的官员前往了政事堂。

政事堂中没有其他人,只有裴松龄端坐在首座上。

“听说,公主临时更换了考题?”

裴松龄来此也不打算和李琅月弯弯绕绕,直接开门见山。

原定的题目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在围绕藩镇叛乱,割据一方作文。

谁知李琅月竟然临时换成了什么“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这不过就是一首咏史诗中随便摘出的一句话,根本就不在经书之中,学堂的夫子讲学时压根也不可能提到这么一个二流诗人的诗作,就是经年累月背考的举子都未必能道出出处,作出文章,更何况……

裴松龄习惯了捻着他的山羊胡喜怒不形于色,但今日他把不悦明明白白地挂在了脸上,他需要李琅月给他一个解释。

“裴相怎么知道本宫换了考题的?原定的策问题不是只有礼部和吏部的人知道吗?”

李琅月故作惊讶地拉开裴松龄对面的椅子,闲暇地往椅背上一靠。

演得太过浮夸做作,完全不符合李琅月笑里藏刀杀人的作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