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介绍道:“三弟,这是翰林院博士,弟妹的妹妹杜兰双就是他妻子。”
宁郡王本来百无聊赖,但听了这话突然对邵铭青正视起来,眼里闪过幽光:“原来是妹夫啊。”
邵铭青连忙道:“不敢不敢。”
太子呵呵一笑:“没想到你们竟是头一次见,正好一块说说话。”
就在这时,外面进来太监说道:“太子殿下,云安郡主来了。”
“让她进来。”
一个五六岁大的小女娃噔噔跑了进来,扑到太子怀里,嘟嘴道:“父亲,您怎么还没有给女儿找伴读。”
太子抱起她哈哈一笑,跟邵铭青解释道:“这是我最小的女儿云安,她看她姐姐们都有伴读一起玩,日日因这事缠着我。”
邵铭青笑着没有说话,他自认还没跟太子近到能说家常事上。
不过一旁的宁郡王看向邵铭青道:“不知铭青可有女儿?正好来东宫给云安做伴读,两人也算是有些关系的姐妹俩。”
邵铭青心里一喜,不曾想这种事情还能落到自己头上,莹儿若是给太子女儿做伴读,不仅自己会跟着水涨船高,就连莹儿日后婚事也不必发愁了。
邵铭青看向太子,太子好似对宁郡王的话也非常认同,说道:“此事倒可,邵博士明日便将令爱带到东宫和云安熟悉一下。”
邵铭青连忙应道:“是。”
晚上回去后,邵铭青将此事告知杜兰双,杜兰双手里的杯子“啪”地一声掉到地上。
邵铭青皱眉,担心问道:“怎么了?双儿。”
杜兰双咽了口唾沫,有些震惊道:“莹儿要去给云安郡主做伴读?”
“没错,这是个大好事啊,双儿你怎么脸色这么差?”邵铭青不解的问。
杜兰双摇头,连忙道:“没有,我只是惊讶罢了,若是莹儿造化大一点,没准日后也能封个县主、郡主之类的。”
邵铭青赞同杜兰双的话,若是太子登基,云安郡主就是公主,莹姐作为伴读做个县主也理所应当,于是邵铭青让杜兰双教莹姐一些规矩。
翌日。
邵铭青领着莹姐来到东宫,没想到宁郡王还在这里,看到邵铭青,宁郡王目光直接被他牵着的女孩吸引。
宁郡王笑道:“这就是你女儿吗?长得很是可爱。”
邵铭青看到宁郡王的眼神皱了皱眉,不知为何就是有些不舒服,他有些警惕道:“回宁郡王,这是属下女儿邵莹。”
邵莹也向太子和宁郡王行礼:“给太子殿下请安,给宁郡王请安。”
太子温和一笑:“把云安叫来,就说她伴读来了。”
太子又看向邵铭青,说道:“我会再给云安选两个伴读,到时她们都在东宫读书识礼,你若是想她,便来东宫看。”
邵铭青听了这话才稍稍放心,在这待了一会便离开了。
留下太子和宁郡王看着莹姐默然不语。
……
时光荏苒,眨眼到了新年。
今年邵铭玉没有回来,但他来了书信,过了年三月份便回京述职,钱月感叹时间真快,邵铭玉离开家都三年了。
而这次过年,家家户户都过得十分平静,因皇后去世还未满一年,连红灯笼都没有挂。
石榴、花葵、马丽蓉还有大房所有子女们先是来到钱月这里给她拜年。
代哥和仲哥在前,几个姨娘在后,齐刷刷跪下磕头说:“给母亲(大太太)拜年,祝母亲(大太太)新年安康、万事如意。”
钱月开心道:“快起来,母亲给你们每个人都备了喜包,你们新的一年也要好好读书才是。”
“是。”
扈妈妈把喜包发下去,钱月又带着这些人去给邵审和孟氏磕头,邵审看到钱月,跟孟氏夸赞道:
“自从钱氏接触家里生意,收入整整翻了一倍。”
孟氏眼中无不惊诧,但不想钱月骄傲,只淡淡道:“生财有道。”
邵审呵呵笑道:“铭玉有如此媳妇,你我晚年后也能放心了。”
钱月立即道:“父亲母亲正值壮年,儿媳还有许多需要向父亲母亲请教之处。”
钱月这份孝心让两人心里慰藉。
到了晚上吃团圆饭时,邵铭青未看到张姨娘,跟杜兰双问道:“姨娘身子还没好吗?”
杜兰双有些忧心道:“姨娘身上没力气,便没过来。”
邵铭青皱眉,姨娘身子突然不好,连床都下不来,可大夫查过又查不出什么,实在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