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时,景成帝对太子说道,“太后虽说发话,叫不必大张旗鼓,可我们做晚辈的也不能太委屈她老人家,到时你和太子妃出城去迎太后,就当是替朕尽孝。”
太子李维站起身,说道,“儿臣领命。”
景成帝和太子在说正事,那万朝霞便带着春雨悄悄退下,退到门口时,她又听到景成帝说下个月宣王和二皇子也要回京,一同要来的还有鞑靼国的王子和使臣。
中午,秦静兰和阿若来换她们回去吃饭,万朝霞匆匆吃了一口饭,就到西小院儿给宋嬷嬷请安,她进到院儿里时,宋嬷嬷刚吃完饭,正站在廊下消食,服侍她的小丫头捧着一个大海碗,坐在板凳上吃饭。
宋嬷嬷看到进门的万朝霞,笑道,“回来了。”
万朝霞上前行礼,说道,“是,给嬷嬷你老人家请安来迟了,还请你别见怪。”
宋嬷嬷左右看她神色,“倒是没瘦,也是你有造化,我听高总管说,你家老父亲和梁大人求到他府上,赶着皇上抬举,这才让你家把你接回去休养,寻常人谁有这等的体面?”
“是皇上抬举,也是高总管和嬷嬷疼爱,否则哪里有我今日呢?”
宋嬷嬷笑着拿手指点她,“就你嘴甜。”
闲话中,宋嬷嬷告知万朝霞,南阳殿的吴嬷嬷已经离宫,万朝霞大吃一惊,她道,“先前说是端午前后才走,我估摸着这回回宫,还能送送她,谁知竟已走了?”
“你在西三所养病时,她们就走了,也是那阵儿时气不好,这些嬷嬷们年老体弱,只怕也染上病,就打发她们提前走,横竖就隔着这个把月。”
万朝霞微微沉默,她迟疑着开口,问道,“嬷嬷,不知南阳殿的管事是谁?”
宋嬷嬷看她一眼,自是知道她的心事。
“你上回说过后,我就找高总管提过两回,他总也没给一个准话儿,后来吴嬷嬷拉下老脸求他,总算没有另派他人去南阳殿,你那好姐妹荣升了,品阶也提了一等,只怕你见到她还要见礼呢。”
万朝霞松了一口气,却也不敢表现得太欢喜,只道,“给嬷嬷添麻烦了,还望你多包涵。”
宋嬷嬷摆了摆手,她道,“这也是你,我才管这闲事。”
万朝霞再三向宋嬷嬷道谢,宋嬷嬷还要歇中觉,万朝霞不便多留,亲自扶着她进屋,伺候她躺下,这才离开西小院儿。
午后闲了下来,万朝霞回到值房,她告诉春雨,说是要去南阳殿寻人,值径直出了乾明宫,那南阳殿距离乾明宫颇远,万朝霞顶着日头走了半日,她来到南阳殿,守门的小宫女有些眼生,问她,“你找谁?”
万朝霞说道,“我找你们付女官。”
小宫女小跑着来到殿门口,冲里喊道,“付姑姑,有人找?”
殿内应声,随后就见付青儿走出来,她见了万朝霞,惊喜的走下台阶,说道,“你怎么来了?”
万朝霞走上前,她握住付青儿的手,见她衣袍已换了样式,腰带上缀着四眼金扣,便笑眯眯的福了一福,“给姐姐问好,你这荣升了,我来得仓促,也没带什么贺礼。”
付青儿朝她胳膊拧了一把,“你也来笑我是不是?”
说罢,她拉着万朝霞的手进到,绕到后殿,又给她倒茶,说道,“我听人说你病了,还挪出乾明宫休养,身子可好了?”
万朝霞喜气洋洋的说道,“早好了,我这一病,白得几日假,还回家过了一个端午节呢。”
付青儿轻啐她,“歇几日就让你高兴成这样了?”
她见万朝霞面色红润,就知她当真是养好身子了,说道,“想必你已知道吴嬷嬷出宫了。”
万朝霞敛去笑容,她道,“刚才在我们宫里,已听宋嬷嬷说了,真没想到竟这样仓促,也没能送一送她老人家。”
她从进宫就跟着吴嬷嬷,自是和她情分不一般,可惜临到她出宫,却没能送她一呈。
“你很不必在意,嬷嬷常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要各自安好就是了。”
万朝霞虽知这道理,心中却还是感伤,付青儿劝慰她两句,又道,“昨日嬷嬷托人稍来话,她已在通县安顿下来了,她和几个老姐妹们住在一处,倒还算自在。”
“那就好,通县离京城不远,等我明年出宫,就去看望她老人家。”
她又上下打量着付青儿,问道,“这南阳殿的管事,你做得如何了?”
付青儿笑道,“总归跟过去差不多。”
吴嬷嬷在时,常会有些三病两痛,南阳殿的差事多半是付青儿在管,吴嬷嬷一走,她跟过去做的差事一样,似乎也没多大的改变。
万朝霞看着她,衷心的说道,“姐姐能得偿所愿,我也替你开心。”
付青儿舒出一口气,她能顺利接替吴嬷嬷,成为南阳殿的掌事女官,自然是欣喜,进宫这些年,她从没想过要出宫,也无意再往上争,只要能守着南阳殿过完下半生,她也就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