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有多久才能扎营啊?”
歆瑶靠在车厢上神色萎靡的询问春杏。
“应该快了。”
春杏解释道:“中午出发前我去问过了,现在距离土默特部已经很近了,我们不用着急赶路了,肯定能赶在明天吉时前抵达的,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该停下来扎营了。”
“真的?”
听到春杏的解释,歆瑶激动的坐直身子目光灼灼的盯着春杏。
“嗯。”
春杏看着歆瑶,脸上神色笃定,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见春杏如此笃定,歆瑶信了大半。
她掀开窗帘一角向外望去,入目所及的是辽阔苍茫的草原,目之所及之处尽是一片苍翠。
有一种碧野千里的壮阔之美,仿佛心中的郁气也一并消散了,可真的行走在其中就什么心思都没有了。
歆瑶这段时间真是遭大罪了。
经过这一遭,她可算是明白为什么古代人几乎都呆在家乡不怎么出远门了。
出一趟远门实在是太费劲儿了。
首先,出一趟远门需要花费不菲的钱财,单单这个就不是寻常人能耗费的起的。
而且路上的补给也很麻烦。
歆瑶出嫁到蒙古这一路上的补给都是由内务府负责的,按说内务府在这方面应该挺有经验。
毕竟在歆瑶之前从京城到蒙古嫁了多少个公主、格格,而且康熙也经常巡幸蒙古。
内务府对于去蒙古这一路上应该需要什么补给,需要多少都是有数的。
可歆瑶这一路上仍然十分不方便,蔬菜得紧着吃,水果除了前几天供应还算充足,到了后来更是隔三差五才能吃到,食物烹饪不是烤就是煮,想吃个炒菜都难得。
最开始歆瑶还以为是因为她是废太子之女,内务府看菜下碟,对她多有敷衍,才会有这种情况。
可问了春杏,歆瑶才知道不是这样的。
出嫁队伍又不单单是歆瑶和她的陪嫁,还有一干护卫队和礼部、理藩院的官员以及蒙古那边来的迎亲队伍。
内务府是不会在这上面苛待歆瑶留下把柄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纯粹是因为这时候的运输条件和保鲜条件不达标罢了。
这还不是最难受的。
毕竟在路上嘛,也不是不给歆瑶吃饱,蔬菜水果少那就少吃点,几天不吃也不是过不下去,反正在路上,吃的不如意忍忍就过去了。
最让歆瑶难受的还是交通条件。
这时候的马车实在是太颠簸了!
颠的歆瑶觉得自己都快散架了。
刚出京城那几天还好,一天总要停下来好几次进行修整,马车里又铺了厚厚的锦被,歆瑶虽然不舒服,但也还能忍受。
直到他们进入草原。
进入草原不久他们就经历了一场暴风雨,队伍被迫停在原地等待暴风雨过去才得以继续前行。
因为那场暴风雨的耽搁,他们本来充裕的时间就不够了,队伍没有时间从容的慢慢行进了,不得不快马加鞭,全力追赶被落下的行程。
这下可苦了歆瑶了。
每天晚上停下来扎营休息的时候,歆瑶都是一下马车就天旋地转,没人扶着连站都站不稳,只能匆匆进帐篷里休息。
一连数天,歆瑶实在是受不了,天天在心里盼望赶紧到土默特部吧,到了她就不用再遭这罪了。
歆瑶在这边回忆自己之前一段时间的辛酸历程,回过神来却发现马车好像停了。
她探头往外一看。
外面正热火朝天的在扎营。
歆瑶再也不想继续在马车里窝着了。
“春杏,车里太闷了,我们出去走走吧!”
“可帐篷还没扎好呢!”
春杏委婉的劝阻歆瑶。
“没事儿,我们可以先在周围转一转。”
见歆瑶真的坚决要出去,春杏只得答应。
扶着歆瑶出了车厢,春杏率先跳下马车,然后转身小心翼翼的扶着歆瑶下来。
一落地,熟悉的天旋地转的感觉又来了。
歆瑶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缓过来之后,歆瑶也不要春杏扶着了,她慢悠悠的远离喧哗吵闹的营地。
此时已近傍晚,天上悬挂的太阳没了灼人的热度,金黄色的阳光洒落下来,为大地镀上了一层柔光。
微风轻轻拂过,轻柔的亲吻歆瑶的脸颊,歆瑶身上的衣服也不停的摇摆着跟拂面而过的风打招呼。
歆瑶极目远眺,苍茫的大草原上零星点缀着几个白色的蒙古包,远处还能看到一群群的牛羊。
看着眼前美丽的风景,歆瑶感觉自己心胸都开阔了。
她此时仿佛能领会几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①的意境。
春杏看着身影飘忽仿若下一秒就消失不见的歆瑶,心里一紧,连忙出声道。
“郡主,帐篷收拾好了,我们回去吧!”
嗯?
听到春杏的呼喊,歆瑶回过神来,此时一天的疲惫也涌了上来。
她现在只想回去躺在柔软的床铺上好好的睡上一觉。
——————————————
第二天。
歆瑶又是早早的被春杏叫了起来,然后重复离京那天的步骤,换上厚重的婚服,在头上插满压得直不起脖子的首饰。
然后上车一路往土默特部驶去。
歆瑶盖着盖头坐在马车上,脑中思绪纷飞。
寻常新娘这时候应该是什么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