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歆瑶选出了三款最喜欢的,分别是加了两勺茶两勺糖的,加了两勺茶三勺糖的和加了两勺茶一勺糖的焦糖奶茶。
谷雨认真的记下了这三种配比,以后歆瑶再喝她就可以不用试验,很快就能煮出来了。
喝着熟悉的奶茶,虽然不是歆瑶亲手做的,可也是在她的指点下煮出来的,四舍五入也可以算是她煮的。
歆瑶内心成就感爆棚。
这时歆瑶忽然想起来,这一路上她被折腾的够呛,完全没有心思关注其他,直到现在她还不知道她嫁妆里具体都有什么东西。
因此歆瑶便让春杏将嫁妆单子拿过来给她看。
看过之后歆瑶不由咋舌,这里面包含的东西种类也太丰富了吧!
基本上她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能满足了。
咦,这里面居然还有水稻、小麦等各种粮食作物的种子。
歆瑶脑海里闪过一个想法 ,等她再想抓住时,却又抓不住了。
她接着再看,发现里面还有为数不少的各色豆子,她心里隐隐浮现一个想法。
而且这里面居然还有一项居然写的是【种子一匣】
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描述呢?
歆瑶打算问一问春杏,一抬头看见春杏时她想起来了。
这是她要求的。
歆瑶第二次进空间时在一个角落发现了一堆各种各样的她认识不认识的种子,为了给将来这些种子的出现找个借口,歆瑶便对春杏说想要一些各种各样的种子好在草原上打发时间。
春杏便去打点了内务府,给她的嫁妆里加了这么一匣不值钱的种子。
不过这些种子暂且不重要,歆瑶按下想法开始关注陪嫁的人员情况。
她陪嫁的包括春杏、谷雨在内一共有八个侍女,四户陪房。
其他的就是陪嫁的庄子铺子里自带的人员,那些人歆瑶暂时是没法动用的,现在她能用得上的也就是这几个陪嫁侍女和陪房们了。
八个侍女中,春杏就不提了,另一个就是今天给歆瑶煮焦糖奶茶的谷雨了,其他的几个侍女这些日子也一直在伺候她的日常起居,虽然歆瑶对她们也不是很熟悉,可好歹还算脸熟。
可那四户陪房,歆瑶却毫无印象。
“这几户陪房家里都是什么情况啊?”
歆瑶指着嫁妆册子上那一行【陪房四户】问春杏。
春杏瞟了一眼那一行字,回想了一番,脸上露出几分难色。
歆瑶发现春杏的脸色似乎不对。
“怎么了?”
“没什么。”
春杏在心里斟酌了片刻,才小心措辞道:
“郡主您的陪房一共有四户,一户姓李的是铁匠,他家里一共四口人,他妻子就是普通的妇女,他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打铁的,据说手艺很不错。”
简略介绍完第一户,春杏悄悄看了歆瑶一眼,发现她表情没什么变化,似乎也没有要详细了解的意思,便继续道:
“一户姓钱的是木匠,他有三子一女,长子和次子都跟着他学手艺,他妻子以前在江南长大,纺织有一手,现在他女儿正跟着妻子在学习纺布,至于小儿子现在才五岁大。”
歆瑶仍没发表意见。
耳边传来春杏柔和的声音
“还有一户姓赵,他算是泥瓦匠吧,以前是工部下属的主要进行宫殿修缮,户主已经五十多岁了,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娶妻生子了,他妻子是个接生婆,据说手艺很好;大儿子生了个女儿现在七八岁,调教两年就可以来伺候您了,小儿子生了个儿子,现在才三岁。”
“修缮宫殿?”
草原里有什么宫殿要修建的?
歆瑶真的十分不理解这种安排。
听到歆瑶的疑问,春杏尴尬的解释道:“陪房都是内务府从工部下属的匠籍里和皇庄的庄户里随意挑选的,本来还会给上面的人选一下,可您……”
歆瑶明白了,她身份本来就尴尬,内务府本来就不精心,又没有靠谱的长辈把关,可不就这样了吗?
见春杏垂头不语,歆瑶便问道:“还有一户呢,这户什么情况?”
见歆瑶情绪似乎还好,春杏便立马接着道:
“还有一户是皇庄的农户,负责照料庄稼,经验很老道,户主姓孙,也有五六十岁了,他老伴已经去世了,现在跟两个儿子一起生活,大儿子已经娶妻生了两个孙子,小儿子才刚刚娶妻。”
“嗯,我知道了。”
歆瑶心里还是挺安慰的,正好我想在草原发展农业,就给我送来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
本来歆瑶还想见一见这几家人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便嘱咐春杏替她跑一趟,看一看那几家人安顿的怎么样,有什么需要的交给春杏解决了。
春杏将歆瑶交待的事情办好回来时间已经不早了,差不多到了晚膳时间了。
她回来却看到歆瑶仍坐在桌边看书,她低声询问了守在旁边的侍女才知道歆瑶还没有穿膳。
春杏便走到歆瑶身边轻声询问道:“郡主,晚膳想吃什么?”
“我什么都不想吃!”
一提起这个话题,歆瑶就烦。
“这怎么行呢?”
春杏不赞同道:“您早上中午就没吃多少,晩膳又不吃怎么行?”
“可我真的没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