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里是很容易有日月长之感的。
尤其是季节的更替之间,流转的青与遥远的白,不经意间已是半山的花影。
陶屿放弃了市区,花了两个小时开进这座山,可称惊险,她此时终于意识到到房车并不适宜在山路上行走,颠簸得很,瓶瓶罐罐响成一片,再加上坡度高,车身多少笨重了些,陶屿开上坡的时候尤其觉得吃力。
但在半山腰停下来,打开窗户山风拂面,看到满眼的郁郁葱葱,又觉得很值得。
上一个是江,此时是山,各美其美。
陶屿就着小桌上的镜子化了妆,粉底拍上,口红抿开,她的化妆品还是大学时代买的,至今仍有剩余,马马虎虎就得了,反正最后都要靠后期。
停车的附近有一片野竹林,茂密地生长在斜坡上,蒙络摇缀,青影摩挲,看在眼里格外青翠美丽。安全起见,她没有再往下走,支起拍摄架,就这么先试拍了几张。
光线一般,效果不好。
陶屿叹了口气,把白裙子提着,又走到了另一边。
还真不是谁都能干拍视频的工作。
“流光飞舞”,这是陶屿想的主题,为了制造效果,陶屿还从自己的一件旧衣服上剪了一块欧更纱下来。
浓绿的竹林之前,用欧更纱蒙过一层的相机一声一声响着,陶屿机械地摆了几个姿势,大学的时候学过一学期健美操,这会全忘了,只能生硬地把披帛(一件风衣的长腰带)往后扔,仰头,再仰头,踢腿,再踢腿。
这样按了不知道多少下控制器,陶屿终于觉得精疲力竭,草草拖着披帛回车里了。
简单检查了手机里的成片,陶屿边看边摇头,镜头下人脸的缺点会全部放大,能用的没几张。
“做主播没有那么容易的,很多人连第一关心态都过不了。”
她想起之前在网上看的的预防针,此刻才算真理解了,不过人嘛,总要经历这一遭,硬着头皮去做就好了。
陶屿暂时放下了选片的事,先到小桌板前准备吃饭。上山之前她买了食品分装袋和四个馒头,打算先吃三分之一的肉和两个馒头,别的都冻起来。
肉片已经温了,因为有荤油,凉吃恐怕胃不舒服,陶屿只好拿小锅又热了一次,啃了一口馒头,发觉馒头也冰凉,打开冰箱瞧瞧,有鸡蛋,今天心情不错,正好可以做个汤。
陶屿便就着热肉的底油煎鸡蛋,煎到两面金黄,倒烧开的水,切姜片扔进去,煮了几分钟,汤色乳白,便把一把洗干净的菜心放进去,煮到菜心从支棱到绵软,下盐,尝一口,味道淡了些,又倒了点生抽酱油,就关火了。
热气腾腾一小锅汤,因为水加得不多,又有煎蛋,所以汤底非常浓郁,甚至生出额外的鲜美来,陶屿喝得很满足,一口辣炒肉一口馒头,就着汤,很快就吃了个干干净净。
“生平快意之餐,隔五十余年犹不能忘。”这是当年梁实秋回国之后直奔爆肚店,吃了三份爆肚,盐爆汤爆油爆各一份之后,舔嘴抹舌,大摇大摆回家之后的畅快之叹。陶屿对爆肚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山林清风之间,在独属于自己的地方大吃一顿,有肉有菜有鸡蛋,她觉得很幸福。
吃饱了就可以开始干活了。
一个人的锅好洗,锅毕竟也只有一个,陶屿琢磨着什么时候再买个电饭煲,脑子一转,嗯,还是等这系列的海报稿费都到手再消费吧。
等车厢里卫生都打扫干净,陶屿坐回了小桌板前面,电脑打开,电容笔握好,准备开工。
今天的天气这样明媚,阳光热烈得几乎让人睁不开眼,但竹林后却是一片清爽的阴凉,陶屿爱极了这个地方,笔下的颜色便选定了浓淡不一的深翠,勾勒出竹叶与竹枝的剪影,再在前面贴上切割过的人像,每个人前面都有一串竹枝……
做图的时候踌躇满志,等成图出来的时候,陶屿左看右看都觉得有点别扭,好像有点类武侠风了,与甲方的视觉要求不同。
算了,底图先存下来,给老板看看效果吧,如果被打回来再挂网上去卖。
手上不停,眼睛一直盯着屏幕,直到脖子都酸痛起来,陶屿又做出了两张,这个网剧的服装太素朴了,头上没簪花,衣服非黑即白,不得不在背景周边弄华丽的装饰,珠宝花朵霞光游龙戏凤不一而足,陶屿一边贴素材一边感慨今不如昔,景已经远远大过人了。
不过也不奇怪,自己想拍的切景速写不也是如此么?
先把一单元份的打包发给老板,剩下的五张再慢慢弄,陶屿喝了一口泡好的茉莉,淡淡的花香弥漫在口腔里,下一步可以剪剪视频。
还没等陶屿把视频素材都导入进来,微信响了。
老板直接打了电话过来。
陶屿犹豫要不要接,她有一点对电话的恐惧,等震动到第三下的时候,她接起来了。
“您好?”
“你这个不行,背景内容太花了,主角的脸都被淹没了,而且男主是必须放c位的,人家要求过了,你没看文档吗?字体也太小,你再按我给你发的样图改改吧。”
“好的。”
……
陶屿耳朵在听他说着,心里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个网剧的宣传语不是“她和她们”吗?
改稿的过程中又打了一次电话,陶屿终于确信,手不手绘的没那么重要,细节抠得精细与否也没那么重要,重点是甲方的需求全满足,中规中矩不出错——字大,人大,番位合理,有余力的再加一点氛围感。
“红底黄字字大点”,陶屿安慰自己道,毕竟拿人钱财,就要替人干活,得把自己的想法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