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陶屿在C城已经住了半个月,麦当劳的工作证明房车生活是可以与普通工作并存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需要苛刻的自制力。
陶屿想去找对口工作了。
总的来说,她喜欢C城,喜欢这里香辣的口味,喜欢春日连绵的山花,也喜欢这里的女孩活泼明朗的个性,比如麦麦的经理,比如给她炸薯饼的同事,比如女警官方元。
新工作正是方元介绍给她的。
把老板的微信推给她的时候方元说得轻描淡写:“我同学,在S城创业。”
两个都是大雷,七扭八拐的关系就意味着这份工作对方也知之甚少,另一个,创业公司,初创公司,狗都不去。
陶屿不傻,但是方元对这个同学的人品打了包票,又一再劝她试试,“我跟他说过你的情况,还让他在微博搜你画的画,他觉得很有眼缘,而且听见你现在在房车旅行,还说可以让你不坐班哦。”
陶屿心软了。
看起来,方元很欣赏这个口中的同学。
加上微信一聊,还真是个初创公司,对方的语气也谦和有礼:“陶小姐,你的作品集我已经看过了,很满意,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能顺利。”
“啊?我们开始合作了?”陶屿有点没反应过来,对方先一步把待遇条件发了过来,底薪+提成的算法,线上签署合同并邮寄,可以在家办公,每天没有固定打卡时间,但是总工时需要达到六小时。
“得匀两个小时午休啊。”
对方的回复得体而爽朗。
陶屿觉得整体可以接受,便回了“ok”,接下来的流程也很正规,两天之后陶屿拿到了顺丰寄来的合同,便去麦当劳提了离职。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想法的人?”
入夜,方元坐在陶屿的车里,眼眸亮晶晶地问。
陶屿正在剥煮毛豆,听见这样问,点头道:“是啊。”
虽然她对这个人可以说还是一无所知。
今晚是她请方元车里吃宵夜,准备得仓促,菜也就简单。菜市场的小毛豆摘下来洗干净,用花椒和盐煮了,另放了一点炖肉用的小山楂,看着不起眼的一盘,吃起来却是清香有味,连她自己都一个接一个剥得停不下来。
方元对毛豆没什么兴趣,但对另一盘拌鸡架很有眼缘,这本来是陶屿在省钱之下做出来的简易版,想不到还挺成功的。
鸡架是菜市场买来的,四块钱一个,比起陶屿印象里贵了一些,而且——鸡架虽大,剔得却有些干净了,陶屿眼见如此,索性直接买了两个鸡架,回家焯水去腥,又把鸡架掰成一块一块的煮,加点盐、花椒、葱姜,煮到鸡肉发白就捞出来了。
材料既然如此简单,调味就必须丰富一些了。切一个洋葱、一把香菜、几片大葱段,加让酱油醋,与煮好的鸡肉一起拌起来,陶屿还切了两个小米辣和大量葱段蒜末,在锅里用热油炸过,葱段蒜末炸得焦黄,油也变得喷香,辣椒冲鼻子,赶紧把热油淋在拌好的鸡架上面,搅拌均匀,便是一大盆活色生香的拌鸡架了。
一淡一咸,最好再来一个甜的,陶屿在下厨房搜了半日,最终把冰箱里的苹果切成薄片,又把本来要拌凉菜的黄瓜也切薄片,一片黄瓜一片苹果地猜在盘子里,上面撒了白糖——不久之前她还不理解这种做法,现在尝了一口,居然也还不错,白糖的包裹下苹果的脆甜与黄瓜的清香混合出了一种近乎于蜜瓜的香甜,虽然只有短短一瞬,也可登宵夜餐桌了。
方元对陶屿的这一桌宵夜赞不绝口,本来她以为房车上做饭必定简陋,没想到能这样丰盛,她后悔没有带酒来,陶屿连忙摇头:“可别,我不醉驾。”
两人都笑起来。
陶屿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有人来房车上做客了,而在两个月前,她甚至不敢想象会有人在副驾上坐下来,与她吃菜聊天,天高海阔,何处更相逢。
方元性格很爽朗,没有藏着掖着的,一开始她对陶屿的独自旅行只是羡慕,但看到陶屿现实的困境时,又不吝于提供援手,甚至知道陶屿总在麦当劳蹭工作餐之后,带陶屿去吃过两次饭。
一个心思明亮,天然又完整的人。
陶屿把苹果薄片推给她:“吃点水果清清口吧。”
方元接过来,嘴里还是在问关于她同学的事:“那你觉得他做的这个有没有前景啊?他跟我说过他是在为改变人类社会努力,有那么神奇吗?”
陶屿瞳孔地震,看那个人发来的资料,好像也就是人工智能相关的吧?一开始不都是训练模型找商业需求,怎么就改变社会了??但从逻辑上来说也没什么大漏洞,她想了想,老实地答道:“我现在还没法判断。”
“哦。”方元若有所思地点头。
“你跟他是学生时代的朋友?”
方元沉默了一下,猛地喝了一口饮料:“不是。”
“他是班长,人缘好,朋友又多,我算不上是他的朋友。”
接下来就是老套的故事了,优秀耀眼的少年,内向平凡的少女,学生时代将语未语的情愫,如果不是陶屿实际与这个人交谈过几句,她应该也会倾倒在方元的描述之下。
一般来说,当一个美好的女孩开始讲自己的爱慕之情,很容易让人生出不值得之感。陶屿正有这样的感觉。
“他真的是当初那一批同学里最厉害的了,到S城开了公司诶,我到现在还在C城打转……”
方元没有喝酒,却有些微醺的状态了,很多话与身边熟识的人是说不出口的,对着不知底细的人,倒滔滔不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