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辛最近对做吃食很是喜欢,连着几日在厨房里研究不同的糕点菜色。
青辛端着一盘莲子糕进来:“夫君,尝尝我与阿溪做的这莲子糕,莲子还是阿溪去湖边新采的,他说你素来爱食莲子……”
百里焰眼底闪过一丝温和:“阿溪有心了。”
父子这多年都有心结,彼此间隔着一道鸿沟。到底还是血浓于水,百里溪虽然不说,心里却什么都记得。
青辛一时还没察出异样,只将那盘莲子糕又往他面前推了推,笑得温柔:“那你快尝尝,好吃吗?”
百里焰捻起一块慢慢入口,味道自然是极好的,他也很喜欢:“你们做的,自然好吃。”
“你既喜欢,便多吃一点。”青辛又让他去捻一块,百里焰伸手,却不料妻子一下扑向自己怀中,将他紧紧抱住:“阿焰,可不可以……再多留些时日?”
陪陪我。
他的妻,其实心里什么都明白。
这么多年来,百里焰不过是在靠着要把她救回来的念头苦苦支撑。他知道,那场大战中妻子是无辜的。于是数年如一日地拿自己试针,终于换得发妻再度喜笑开颜。
夫妻相见,母子团聚。他却是再也……撑不下去了。
当年杀生之孽太重,虽是为了平息更大的风波,可到底是数不清的人命与冤魂。百里焰日夜备受折磨,也知自己不该在这世间苟活。天道也格外对他开恩偷了几年浮生。能让他照料妻子,抚育儿子。
知道他心结难解,死志已存。油尽灯枯。青辛只能抱着他无声地垂泪,感受到男人的气息在怀里渐渐衰弱。青辛整个人都颤抖起来,直到他的手从自己的发髻上垂下来,便再也抑制不住,放声悲泣。
百里溪听见动静也赶了过来,跪在百里焰身前,拉着他的手,满眼噙泪:“父亲……”
百里焰的指节轻轻握住了他,此外,再无回应。
终是与世长辞。
四十年后,青辛与百里焰合葬,院中两颗银杏结伴生长。
这几十年间,母子相伴云游四海,施针问药,悬壶济世。手里救下的人命福泽深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人行医途中也不局限于只给人看病,遇见天资好的,刻苦勤学者更是收入门下。
多年下来,早已有了不少的学生。这些人有的跟着她们上了路,有的则学到一点皮毛又回到家中。林林总总积攒下来,留到最后的也有几百余人。
这些人中不乏达官显贵,亦有世家清流,寒门天资聪颖者。不论出身好与坏,俱是有良好的品行。针咏门便是在这期间创立,溪莲山修葺以后青山秀水。环境雅致清幽,依山而建,从山门往上拾阶而上,半山便有一地势奇特的莲湖,藏书万卷的百经楼矗立其间,很是葳蕤生动。再往上,便是弟子们平日修习药理和磨练针法的地方。
溪莲山占地广阔,登顶之处可见凌凌山峰交叠。景色秀丽宜人,每每逢秋之时,亦书堂中那两颗银杏更是一处盛景。
弟子们知道这两颗银杏的来源,虽然不清楚个中细节,只知道第一棵银杏是师娘病重那年祖师爷亲自手植,后便潜心钻研药理救治妻子,也留下了针咏门立派的百问活春。只可惜师娘病愈以后,祖师爷积劳已久,二人未能长相厮守。不到一年祖师离世,师娘也在那一年种下了同样一颗银杏。
多年来,两棵银杏早已在院中亭亭展叶。一代佳话由此相传,后世子弟命其为夫妻树,每至年节便在树下祈福许愿。一直到百里溪也故去。弟子们为了纪念,便把百里溪的骨灰供于一长明灯中挂在了银杏枝上。
随后世代相传,两颗银杏长成千年古树一般高大。左边更高大的那颗上挂满了每一任故去掌门的长明灯,右边更秀丽的那颗则结满了祈愿的红幡,庇佑着针咏门世代弟子。
门规也是自那时立下的。
百里溪与母亲着手创办针咏门后,为后世弟子立下门规,为了不让当年悲剧再度上演。百里溪将药师谷的残片连同父亲多年的手书一起封存与半山冥室的寒空洞中,用了毒性极强的青灰设下禁制。
防止再生事端,无人知道破解之法,只告诉之后继任的掌门务必要守好半山冥室,规戒弟子恪守门规。行正道磨练医术,切不可剑走偏锋;亦不可修习武功。
父亲当年便是因为修习玄镖骨绝被那焰尾毒引得走火入魔,大开杀戒。到最后心结难解与世长辞。单习玄镖骨绝没有问题,怕只被有心之人利用,落得与从前一样的境地。
如此,便从根源上杜绝为好。
至少祸事不能再从针咏门起了。
此后历代掌门便奉命守持禁地,不许针咏门弟子靠近,自然有好奇心重地闯了进去,后果便是被青灰伤得落下难看的伤口,且难以医治,久而久之,便再无人涉足。
直到百里长闻破禁而出,此前销声匿迹的焰尾蛇一并现世。十五代掌门起初并未察觉,直到那焰尾蛇从百里云疏的地宫里钻出去透气,在后山与时任掌门遇了个正着,这才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