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错公主之尊,行事处处随心,无礼仪可讲。三错毫无主见,遇事犯错,不加思索,旁人说错,便认。旁人若护,便躲。”
“贵妃认罪倒是没错,当真是教子无方。看来五公主的确需要离开母妃,换个地方重新教导了。”
贵妃赶来就是害怕公主被送离身边,当即乞怜求饶、无比凄凉喊了一声‘皇后娘娘’。皇帝见贵妃示弱,五公主又的确知错认错了,情绪放松,出来打圆场。
“皇后操劳,贵妃公主既已认错,不如再给一次机会,朕相信贵妃定当严加管教,若无后效,公主再放凤仪宫也不迟。”
周皇后没让贵妃母女起来,而是目光炯炯,移回了皇帝脸上。
“皇上,公主不晓事理固然有错,臣妾却还听闻,皇上爱女之心甚重,放任天籁去给公主摘花,以至愤愤落水。”
没有什么起伏,周皇后幽幽讲道。
“难道皇上为人父、为人君,不知‘不患寡而患不均’?帝心有私,臣下不安的道理?”
皇帝一堵,有些讪讪,强作镇定:“朕未曾想到天籁性子竟是如此,他若不愿,说出来便是,朕不会强迫于他。三岁见老,他小事大作,行事极端,皇后该多磨磨他的性子,日后才不会再起风波......”
“父皇是说,此事是天籁的错了?”
一声暗含愤怒的反问先至,单九鼎接到消息,行色匆匆,出现在侧殿中。
单九鼎素来沉稳,难得有如此失态之色,言语间几分愤慨,句句指向皇帝。
“儿臣失态,未通报行礼,请父皇母后见谅。”单九鼎行了礼,直接问道,“天籁生辰未至,说是三岁,却是凑了个整数。吃饭喝水都需要宫人看顾。天籁驽钝,与人说话甚少成句,此事满殿宫人皆可证明,心中不悦,又如何能清楚完整表达?”
“天虽暖,春水尚寒,动物尚且知趋吉避凶,若非委屈至极,天籁何至于跳进御花园水池中。”
“父皇!若天籁有错,也是错在我作为兄长,未能教会他见父皇与五妹妹享天伦之乐要及时避开。”
“住口!”
皇帝当即怒拍桌子,“你是在质问朕吗。”
单九鼎面无惧色,跪了下来,语气却硬邦邦,“儿子不过寒心。”
要说皇帝对哪个孩子最上心,非他第一个孩子莫属。单九鼎的名字也不是按宗室排列起的,而是因为他潜龙之时,分化拉拢朝中势力的关键时刻,恰逢这个孩子出生。
为取信,亦是凝结所有人的力量,他对心腹臣子许下诺言,一言九鼎,便以孩子名字为证。
这个孩子、周皇后,都是一路起伏结伴走来,皇帝宠爱贵妃、偏心不假,但对皇后从无废黜之心,对单九鼎,更是有一种特殊的期望。
单九鼎背负众人期望,自小聪慧坚韧,行事公正沉稳,没叫任何人失望过。
皇帝听他说‘心寒’,当真有种被穿堂风吹过心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