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问策踏着晨光走入镇子,似闲庭信步一般。墨玉镇刚刚醒来,偶有炊烟,早起的人看到外人,有的一脸戒备,有的一脸疑惑,完全不像是热情好客的淳朴乡民。
他在大街上走着,看到一家卖豆花儿的摊子,想起探春城那碗香甜的豆花儿,想起有人睁着湿漉漉的大眼睛问他——敢问人美心善的阁主大人,可不可以收留我?
他当时的回答是“好。”可是现在呢?她不但忘了他,她还有了自己的方向和依靠。而他的这条路比他自己想象中还要来得凶险,甚至已经有人找了杀手买他的命。他扪心自问“不敢”了。
钟问策自嘲地笑笑,坐到小桌前,点了一碗甜豆花儿,找机会跟摊主闲谈起来,“老板,请问这里是墨玉镇么?”
摊主是个中年汉子,因常年干活,背稍有佝偻,但是还算精神。他撇了钟问策一眼,漫不经心地说:“是啊。”
“请问,这里有没有什么名胜古迹可以参观呀?”
“没有,什么都没有。”
“不对呀,我有个朋友之前来过,还跟我推荐了呢。”
这时一位大婶儿掀开帘布走了出来,视线扫过钟问策的脸,又扫回来,顿时喜笑颜开,“这位公子!你打哪儿来的呀?”
钟问策弯唇一笑,“老板娘,我是从扬州来的。”
“扬州啊!那可是个好地方!”
“再好的地方,待久了也会腻的。有朋友就跟我推荐过墨玉镇,说是这里风光极好。”
“你朋友啊?也是像你这样的公子么?如果这样的话,他可能去了城南的相思山庄了。”
“相思山庄?好名字。不知道那里有什么好玩儿的么?”
“哎呀,说到这个相思山庄,要是几年前,确实是我们墨玉镇的一个好去处。尤其是七夕节前后,好多年轻人一对对的来这里游玩、祈福。”
“祈福?”
“是啊!相思山庄里有一棵三百年的相思木,传说只要有情人在相思木下共同祈福,就能得到神明庇佑,长长久久、一生一世、永不分离。”老板娘乐呵呵地说着。
“看二位这和乐美满的样子,你们肯定也在那株树下祈福过了吧?”
“嘿!都说了是传说么,我们这些在镇上生活的人大多数都不信呢。不过,因为相思树的名气,来来往往的人多了,我们的生意确实好了不少。只可惜好景不长,前两年,那棵树莫名其妙就被烧啦,有人说看到一道雷劈下来,正好劈在了树上。树被烧了,相思山庄也就没落了,以前热热闹闹的山庄,现在冷落得很,家仆都遣散了大半,就没剩下几个人了。镇子里的人也走了不少。”
“原来是意外啊,真是可惜了!”
“也不一定。”老板娘撇撇嘴。
“哦?怎么说?”
“有人说是相思山庄的主人家造孽,那棵树帮主人挡灾了。也有的说那把火是有人故意放的,是寻仇去的。还有人说就是庄主夫人放的火,她得了疯病,想要烧死全家。”
“这相思山庄的主人家是谁啊?”
“是……”
“我说你这老婆子怎么话这么多,后面还熬着豆浆呢,你赶紧去看看!”老板突然不耐烦地吼了一声。
老板娘擦擦手,哎哎应着,朝钟问策笑笑,就到后厨去了。
“老板,我想去那个相思山庄看看,请问是否有什么办法可以进去呢?”
“不知道。”老板干巴巴地说道,撇了钟问策一眼,似乎很犹豫,最后还是说了一句:“最好别去。”说完,端着一个大盆转身走到后厨去了。
钟问策把银钱放在桌上,起身往城南走去。
相思山庄并不难找,不过山庄附近确实感觉荒凉得很,宽敞的街道两旁都是破落的屋舍民房,驿站、酒家,牌匾、旗幡七零八落,诉说着几年前热闹的景象。
相思山庄的大门虽旧,朱漆斑驳,却仍然气派非凡。钟问策两三步跨上石阶,叩响铜环。
等了好一会儿,大门“嘎吱”一声从里拉开一条缝,一张皱巴巴的脸从下往上看着钟问策,“你谁?”声音嘶哑,跟大门有得一拼。
“老伯,打扰了。在下钟问策,扬州人士,路过此地,听说贵庄有一株三百年的相思木,心向往之,不知是否方便参观一下。”
“哦,进来吧。”老者拉开门,钟问策朝里看了眼,遂跨过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