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赵新认真想了想才说:“如果是我的话,危急关头应该是会的。但我应该会先找村里的人帮忙。”
“那你身边的人呢?你觉得他们对官府是什么态度?”
“嗯……”赵新思忖半天,最后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我就小就没什么朋友。”
扶苏问了很多问题,两人边走边聊。却不曾想惊动了晚上也还没睡的张良。
张良身上披着外衣,桌上点着油灯。他还在伏案工作。
虽然所谓的工作只是指写一封真的家书回去。
楚荍告诉他,当初绑他的时候给他家里留了封假的家书。
那封假的家书是模仿他的笔迹的写的。不知道他爹认出来没有,如果认出来了,如今又追查到什么地步了。
既然他已经决定留下来,那还是得给家里写封信报个平安。
只是这信要怎么写,张良却犯了难。
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听到了扶苏和赵新两人从门外路过的交谈。
“公子,留步。”
张良推开门,喊住两人,邀请两人进屋一坐。“夜深露重,公子不如到我屋子坐坐,歇歇脚,也暖和暖和。”
闻言,扶苏没有拒绝。张良披着外衣,举着油灯站在门口的样子,实在让人不忍拒绝。
赵新默默吞了吞口水,他之前以为他家公子已经够好看了,没想到这又来了一个跟他家公子一样好看的天仙。
张良把人迎进门后,给两人一人倒了杯水后就状若无意地问:“公子怎么这么晚还没睡,可是因为今日之事?”
扶苏苦笑一声,“嗯,心里有些难受,睡不着。”
“张兄呢,怎么也没睡?”扶苏接着问。
“我在写给家里的家书。”
张良也没瞒着,直接就跟扶苏说了。就算现在不说,明日他把家书给楚荍时其他人也会知道。
闻言,扶苏就知道张良是决定留下来了。“那太好了,张兄愿意留下来。姑姑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
几句闲谈之后,张良就直接插入正题。他听到了扶苏刚刚在门外的提议。
“公子刚刚说官府如果能有一个专门招待百姓的地方就好了是什么意思?”他问。如果不是听到这样有意思的想法,张良不会叫住扶苏。
这么一说,扶苏也知道张良是听到了自己刚刚说的话。不过他现在确实需要找个人商量。
“大部分百姓对官府皆有畏惧之心,甚至遇到困难了也不敢向官府求助。便是今日想求助的婆婆,虽说是没找对官署,但在高门外也不敢进去。”
“所以我想,既然百姓不敢进去。那为什么不能在官署外再建座小房子,派人值守,就用来听取百姓们的需求。”
“令人生畏而止步不前的官府,真的好吗?有国有家,家应该是让人感到温暖的地方。”
扶苏慢慢述说着自己的想法,表情认真严肃。今日之事对他触动很大,从下午到晚上,他想了很多。
听扶苏说完,张良在心里瞬间对其肃然起敬。他不敢想这番话是出自七岁小儿之口,更是唾弃下午还在怀疑扶苏品格的自己。
而且听扶苏讲完,他心中也突然了很多想法。他开始兴奋起来,他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棋逢对手、旗鼓相当,心有灵犀。
就这个问题,两人开始激烈地讨论起来,发散着各自的思维。
直至天光大亮,两人才在讨论一晚上的想法终于落下最后一笔。赵新倒是早早就在张良的床上睡着了。
扶苏激动地拿着两人讨论方案的最终版,“张兄,我们一起去把拿给姑姑看吧。”
“哈——”张良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你自己去吧,我要睡觉了。”
说着,便走到床边,把赵新叫醒,让他从床上起来,然后自己睡了进去。
扶苏看着背对着他已经睡着的张良,无奈地微微一笑,知道他是不想让自己为难。他毕竟刚刚被绑回来,他还没在这个地方得到足够的信任。
见状,扶苏带着还一脸懵没睡醒的赵新悄悄退了出去,然后自己去找了楚荍。
楚荍刚起,正在穿衣。听到敲门声,赶紧把衣裳穿好后就过去开门。
“公子,怎么这么早?”楚荍惊讶地看着扶苏,这一大早的,扶苏怎么这会儿来找她?
“姑姑,我和张兄有个新想法,这是我们最终讨论的方案,你看看!”扶苏急切地把一沓写满地纸塞到楚荍手上,一脸期待地看着她。
楚荍拿着纸,侧身让扶苏进来。看完之后,她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扶苏,问道:“这是你和子房一晚上讨论的结果?”
“嗯,姑姑认为如何?可行吗?”扶苏被楚荍的反应搞的摸不着头脑,有些忐忑地问道。
“好,太好了!简直就是天才的想法!”楚荍激动地抱住扶苏亲了一口,“公子你快回房梳洗一下,待会儿吃饭早饭我们就进宫去见大王。”
说完,楚荍就催着扶苏回房洗漱。
半个时辰后,一切收拾完毕,两人就坐上进宫的马车。
到宫里时,早朝和每日的大臣议事已经结束。宫人通传之后,两人才见到有几天没见的嬴政。
“你们怎么这会儿进宫了?”嬴政问道。他自然知道扶苏昨天帮老太太找牛的故事,也知道昨天扶苏早早就睡了。扶苏每日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向他汇报。
只不过他不是每天都有时间听。
“大王,您先看看这个。这可是昨晚公子一晚的心血。”楚荍递上扶苏给她的那一叠文稿。
片刻,嬴政才表情复杂地抬起头问:“这是你自己写的?”
“肯定是啊,大王您还不相信公子吗。这可是公子努力一晚的心血。”楚荍兴奋地接话道。
嬴政看了一眼楚荍,没说话,他在等扶苏的回答。如果真的是扶苏写的,那他这大半年在宫外的历练,得到的进步或许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
这份“关于官署外市民之庭的设立建议”方案,内容清晰明了,有理有据,是篇很漂亮的文章。
但明显这份文稿里,还有另一个人的风格。
“父王,这份建议方案是张兄和我一起做的。我们做了一个晚上。”
扶苏看着嬴政的眼睛说道,他并不觉得这是需要撒谎的一部分。姑姑有时候对这些事情太敏感了。
“张兄?是你绑来的那个韩国宰相之子,张良?”嬴政回忆了一下,转过头对楚荍说、
楚荍闻言点点头,“正是此人。他已经答应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