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眼里映着央求般望向程芫,似在问“阿姐,这又是谁”。
“芯儿,这位是村子里的翠婶子,快喊婶婶。”
一下子得救,程芯乖巧地叫了一声, “婶婶。”
恍惚间,程芯好像又有了些印象。
这位婶婶,以前似乎是见过……哦,想来了!
“婶婶之前是来过么?”程芯问道。
“哎!我前些时候是来过的,小乖乖,你跟你姐姐一样,记性真是顶好的!”
程芯被夸得有些羞,又躲在程芫身后不敢见人了。
几人进屋后,程芫找了凳子给客人。
“翠婶子,林大哥,你们先坐,我去做饭。”看样子也快晌午了,她得抓紧时间了。
前脚刚踏进灶房,后脚便跟来一人。
回头发现是林宗义,于是问道:“林大哥,你怎么过来了”
刚才程芯给他和翠婶子倒水的时候,他拒绝了,想着只有她一人在灶房,定是忙不过来的,这才跟了过来。
“我,来帮你。”
程芫本来是想拒绝的,可转念一想,万一自己忙迷糊没看好火候,那不糟蹋一锅汤嘛!
“也好,林大哥你帮我烧火吧。”
她先是在炉子上将饭煮着,接着把几个萝卜削皮、清洗、切块。
洗完骨头,程芫在菜板前犯起了难。
骨头好像太硬了,她力气…小了。
正烦恼时,忽的想起了烧火凳上待命的林宗义。
“林大哥!”程芫招招手。
林宗义走了过去,不知道芫娘喊他干什么。
“帮我把它们砍成几段吧!”
程芫一面说着,一面给他比划着要的骨头长短。
见林宗义点头答应,程芫便推促着他到一旁的池子边,用瓢淋水让他洗手。
洗完,林宗义拿起菜板旁的刀,对着骨头一起一落。
这操作把一旁观摩的程芫看呆了。
这么丝滑吗?
程芫诧异,视线已经从那菜板上的一根根断骨上顺势移到了他的胳膊上,不禁想:他究竟吃什么长大的,这么有劲儿?
“芫娘,我好了。”林宗义放下了刀,缓缓跟她说道。
程芫点点头,夸了他一声“林大哥真厉害”,就见他面上微微泛起红气,走回了烧火凳。
只一眼,便让程芫眼尖地发现了,虽面上不显,却在心里嘀咕着:不会吧,他这是害羞了?
此刻,她对林宗义有了一个新的评价:这人,不经夸。
起火,烧水,再将骨头倒进锅里,下了些花椒、姜片去腥。
煮了一会儿,便把萝卜块下锅了,程芫不知那边屋子怎么样了,想着过去看看,便麻烦林宗义看着柴火。
她刚进屋的时候,见到程芯正在给翠婶子展示自己练的字。
见她过来了,一大一小的视线齐齐望去。
“阿姐!”
“程家丫头来啦!”
程芫微笑着走了过去,摸了摸程芯的脑袋,回着翠娘,“翠婶子若是不嫌弃,便叫我芫娘吧。”
“不嫌不嫌,好,芫娘!”
程芫乖乖应了声,“哎!”
见状,一旁的程芯忍不住出声,“婶婶也要叫我芯儿!芯儿不当小丫头!”
“好好好,婶婶叫芯儿!芯儿~”
程芯大声回应,“嗯!”
不一会儿,屋内便传出了一阵欢快明朗的笑声。
翠娘方才夸赞着程芯字写得好,随即问道,“芫娘,芯儿的字可是你教的?我瞧她字儿方方正正的,定是写得很好!”
“阿姐写得好!”程芯忙说道。
程芫汗颜,她可不敢邀功,程芯的字应该是以前程阿爹教的,就连她现在的字恐怕都比不上曾经的“芫娘”,她只以前上兴趣班的时候稍微练了书法,勉强能写写。
“芯儿只要勤加练习,以后长大了比阿姐写得更好,至于阿姐的字…额…阿姐手生了,已经退步了,阿姐也得多多练习。”
程芫对着程芯胡诌一通,忽的想起锅里。
她聊天忘了时候,不知那火候烧得大还是小,若烧得大煮得快,萝卜炖化了可不好吃的。
她匆匆忙忙跑了回去,一进门,便看见林宗义正揭着锅盖,用铲子翻动着汤。
“煮得怎么样了?萝卜可熟了”
林宗义点头,“熟了,我方才架上了小火。”
架小火可太好了!
她十分满意,心想:不会烧火的不是好厨子!可他既然会看火候…那怎么还能做出勉强能吃的饭呢?
不再多想,程芫找了个大些的汤碗把骨头汤盛出来,又数了四双筷子和五个小碗,再拿出其中一个调了个蘸碟。
她调的是清汤蘸碟。
因为没有找到干辣椒,现在她只能利用好家里能找到的东西进行调味,要说葱,那都是她有一日在屋子周围瞎转悠的时候,发现的意外收获。
程芫将有盐、酱油、野葱段和蒜沫的小碗里淋了热油,接着又搅了搅。
差不多时,林宗义见状,主动帮忙将那一大碗骨头汤端了起来,程芫拿着碗筷在前头,他则跟在她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