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一愿世清平 > 第14章 午夜梦回

第14章 午夜梦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众人寒暄一番,问了别允的伤势,几盏茶后,几人已是有说有笑,相谈甚欢。

虽然多是她们说着别允听着,但她也听得十分欢喜,这样的热闹场景,她好像也不那么抵触了。

几位娘子从安平城今冬时兴的布料聊到钗环,而后便说起了昨日发生在前朝的一桩奇事。

“听说昨日圣上发了好大的火,家翁也因此得了几句责骂。”。

“是啊,我家阿翁,平日都说不上几句话的人,昨日也被牵连”。

“说起来,别娘子应当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吧?”

别允见那名为杜英的小女娘炯炯有神地望着自己,点头应是。

听她解释道;“昨日,未央宫的大殿檐下,有一对白喜鹊在那处筑了巢,其巢相连,左右向背而立,形似一个‘蝠’样。故上朝之时,群臣皆言这是天降吉兆,谁料圣上听后不喜反怒,当即痛斥群臣泥古不化,还令人拆了那巢,将那对白喜鹊送到宫外放了。”

话到此时,别允不禁想起幼时的一桩事。

那时候,舅舅还在潜邸,其叔父彭城王手握兵权,在朝中处处与他针对。

某日她在太子府同舅舅放纸鸢,忽有数只浑身染血的大雁残肢从半空掉落,正好落在眼前,吓得年幼的她大哭。

而后接连几日,太子府周围皆是惨死的蛇虫,还有蚂蚁在府门前围作一个“灭”字。

一时间民间议论纷纷,说什么太子有违天道,不堪为任,逆天而为,是为自取灭亡。

甚至还有朝臣言辞凿凿列了大通罪证,请奏罢黜太子。

因当时太过害怕,此事又过于荒诞,至今还记忆犹新。

别允心下想着,难怪舅舅发这么大的脾气。过去用来中伤自己的把戏,即便换了个面子,也很难让人心生欢喜。

也不知是哪位神人想了这么个法子,可惜对上的是舅舅,他也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难怪兵书上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他这般知己不知彼,必殆无疑。

别允呷一口茶,不去接这个话头。

似是察觉到异常,大家也不再谈这个话题,房中顿时安静下来。

适时,太后浑厚的声音自门外传来。

“皇帝最为勤恳务实,自是不会相信这些虚无的东西!”

众人立即起身。

“请太后安,愿太后福寿绵长,长乐未央!”

房中齐刷刷跪了一片,只有清和公主、别允,还有百里音三人行的不是大礼。

太后言免礼,步至两个孙女身旁,一手搂一个。

太后抚着别允微微泛白的脸庞,怜惜道:“看看,不过是出去玩了一趟,怎么还能病了,养那些宫人竟是吃干饭的,连个人也照顾不好?”

别允矢口否认,只说是自己贪玩。

清和公主也十分愧疚,挽着太后胳膊,有些闷闷不乐。

“皇祖母,都是清和不好,怪清和没有照顾好姊姊。”

闻言,太后爱抚地摸了摸清和的发鬓,宽慰道:“好乖乖,如何又能怪到你头上去,你们姐妹啊,打小最要好了”。

说话的功夫,早有宫人搬了特制的木塌进来,两人一左一右搀着太后坐下。

随行的侍医上前来替别允号脉,确认她身体已无大碍,便退下。

别允想着,睡这两日,也未到外祖母殿中侍奉,心中有些内疚,不知外祖母这两日身子如何。

正准备开口问,却是有人先她一步。

“听闻皇太后身体抱恙,家母与我都十分担心,只是不得机会入宫探望,不知,皇太后现下可好些了?”

太后望向说话之人,“是百里家的女儿吧,倒是许久未见了。劳你们记挂,吾这身子,年岁大了,就是如此,熬过冬日便好了。”

另外几人也通通上前问候。

待语毕,别允问道:“外祖母这两日可有换药方?在这儿坐了半晌,可有不适?可要稍作歇息?”

太后笑道:“无事,闷了这些天,和你们这些年轻人待一会儿,怪有意思。”

清和嗔道:“皇祖母打得好算盘,可是拿我们当孩童,戏耍与你看?”

太后好笑地回她,“你这娇憨憨,你们在祖母这儿,可不就是孩子,多大都是。”

于是几位娇娇娘子继续闲话。

炉子换了两回,实在无甚有趣的话头了,座中那名为江知念的女子开口提议,不如一起玩射覆。

众人兴致勃勃,都说好,如别允般不说话的,只当她是默认了。

诸位娘子依次走到屏风后,从自己身上取下一物来,由婢子拿块墨色的帕子覆上。

太后也塞了个东西到身旁姑姑的手中,笑说“我也来添一物,就当作,今日的彩头”。

屋内众人本就兴头很足,一听说太后添了彩头,顿时兴味更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