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谋安 > 第85章 倒戈

第85章 倒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人自始至终静坐不语,脸上无波无澜。

兰寺卿低头翻阅密报,似未察觉太子的注视。

兰太傅则垂眉敛目,偶尔抬眼,却始终未出声。

穆乐宸:“……”

平时一个比一个话多,今天是一点也不想开口啊。

他心头揶揄,却也并未多言,而是转向顾衡:“顾尚书,此战既有佐证,你可还有其他顾虑?”

礼部尚书顾衡略一沉思,缓缓说道:“殿下,臣并非质疑两位公爷之功,然战果之大,未免过于顺遂。臣忧敌军或以此为饵,故意示弱,诱我放松警惕。边防虽已稳固,但朝中切不可掉以轻心。”

此话一出,张曜眉头微蹙,语气带着几分不满:“顾尚书,敌方两王俱擒,兵力已折十之八九,何来反扑之力?此战之功明明白白,何须多虑?”

卢奇也接话道:“殿下,臣以为顾尚书此言未免忧虑过甚。敌军既无主帅,余部便是乌合之众,实不足虑。眼下应以犒赏将士为先,而非徒增疑心。”

顾衡闻言,却不为所动,语气仍旧平和:“两位尚书所言亦有道理,但臣以为,行军打仗,最忌掉以轻心。边境之事虽是大捷,若果真有隐情,却难保日后不会再起波澜。”

此一番喧嚣,惹得气氛愈发紧张。

半晌,殿内沉静片刻后,兰太傅才终于开口,语气不疾不徐:“殿下,顾尚书所言,的确需警醒。边境战后整理事务复杂,军功核定更是关系朝廷公信,断不可轻忽。但臣以为,若真有隐忧,便需派遣一位既熟谙军务,又能与两位国公配合默契之人前往北境主持此事。”

此言落下,殿内众臣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他身上。

穆乐宸微微抬眸,清亮的声音透着一丝探究:“太傅心中已有合适人选?”

兰太傅点头,拱手答道:“殿下,兵部郎中萧景恒,虽职阶不高,但多年来负责边境军需调度,熟悉北境军情,且曾协助定国公策划边防事宜,与两位国公配合无间,行事谨慎,素有公正之名。若由其出使,必能胜任。”

众臣闻言,面露思索之色。

尤其是礼部尚书。

萧景恒……

若没记错,他该是英国公的姐夫,也是兰陵萧氏的嫡系子嗣。

又是一个铁打实的世家子弟。

兰太傅这是怎么回事?

他原先也是吏部尚书升任上来的,对于一应官员任用应当很熟悉,更不可能是乱点兵。

既然如此,寒门一系多的是才子,就连此次一道出征的也还有个齐将军也是出自寒门。

缘何非要绕那么大弯去选个世家子?

难道兰太傅被皇后和太子收买了?

可边上的镇北王怎么一语不发呢……他不是皇帝亲信吗?这都能忍?

还是说……

这根本就是他们那位皇帝陛下的意思?

想到这里,礼部尚书略一愣神,不禁打了个寒战。

也正是趁着这个空子,吏部尚书张曜率先开口:“太傅所荐之人,臣亦有所耳闻。萧景恒虽无显赫功绩,但行事低调,边疆事务颇有经验,确为良选。”

户部尚书卢奇也随声附和:“臣以为此人可堪大任。北境之事非同小可,萧景恒虽职卑,但素来公正,选用此人,既能令世家信服,亦可避免偏袒之嫌。”

被人挑开话茬,礼部尚书顾衡却略皱眉,语气稍显迟疑:“殿下,萧景恒虽有才名,但其与定国公、英国公交情深厚,若由其前往北境,恐难免引人揣测。战功核定一事,尤需保持中立,臣以为,或许尚需三思。”

张曜眉头微挑,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顾尚书,军功核定须靠熟悉军情之人,难道因萧景恒与两位国公交好,便要因私废公?”

顾衡从容答道:“张尚书所言未尝不可,但臣所虑者,乃是朝野观感。若派遣之人稍有偏颇,恐招致非议,反损朝廷声誉。”

穆乐宸静静听着两人争论,目光扫向兰太傅:“太傅以为,萧景恒之人,能否胜任此任?”

兰太傅微微颔首,语气笃定:“殿下,臣敢保,此人虽不显于朝堂,但行事稳重,不为派系所牵制。更重要的是,其熟悉北境军务。若派他前往,定能妥善处理此事。”

穆乐宸思索片刻,抬眸看向坐在一旁的阮如安,轻声问道:“母后以为,此人如何?”

阮如安缓缓抬眸,目光掠过殿中群臣,随后淡然说道:“兵部郎中萧景恒,虽无显赫名望,但以太傅所言,其确为良选。若殿下决意派遣,须拟诏明确其职权,并令其严守军功核定之公正,以防他日生出事端。”

她反正是无所谓这个人选究竟是谁的,只要不是清流的人,他们选谁都行。

穆乐宸闻言,缓缓点头,神情中透出几分稚嫩的沉稳:“孤以为,母后与太傅所言皆有道理。”

“此事便定下,由萧景恒前往北境,协助两位国公整理战后事务。同时,孤会拟诏令,明示其职责与权限,昭示公正。”

见众臣齐声应是,礼部尚书顾衡终究只是挑了挑眉。

他再瞥了眼昔日一道坐而论道的同僚,随即若有所思的看了上头的皇后太子一眼,便也缓缓弯腰拱手称是。

大渊朝,要变天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