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似锦抬起头,就看见皇帝舅舅一脸笑意地看着自己,一旁的昭元皇后尹弦华慈爱地朝她招手。
花似锦起身,径直走上台阶,一旁的太监连忙拿了个软席,放在尹弦华的旁边。
花似锦走过去,落座。
尹弦华心疼地握住她的手,道:“小锦,两年不见,怎的瘦了这么多。”
“等宴会过后你便留在宫中,我找太医院院首王太医过来给你调理一下身子,顺便也跟我和你舅舅叙叙旧。”
花似锦虽未对尹弦华如同像连衍那般,有着极强的依赖感,但也是打心底里喜爱这位舅母,低身应道:“那多麻烦舅母了,小锦这便在宫中多叨扰几日。”
正好,她也不想回到那个不属于她的家。
“小锦你跟我客气什么。”尹弦华爱怜地抚上了花似锦的额头,然后帮她把有些歪了的钗子抚正。
察觉到尹弦华的动作,花似锦方才想起这发钗,大概是在梅林的时候不觉间歪的。
想到梅林里的少年,花似锦的脸不由得微微泛红。
她,此刻应该也在这宴会上。
又和尹弦华扯了几句家常,花似锦这才把注意力放在整个宴会上。
宣仁帝正举着酒樽,庆贺大楚国力昌盛,国富民安;称赞去年有做为的大臣的功绩,并进行嘉赏。
“马爱卿治理江南水患有功,还望今后也能如此啊!”
“为陛下分忧,为大楚奉献,乃臣之本分,臣必当竭尽全力,慎终如始。”
称赞完马如纯,宣仁帝把目光投向一众官员中的黑衣少年,少年不着武官官服,却身着一袭玄衣,显得尤为突兀。
宣仁帝一双眼意味不明地看着少年,面上依是笑意不减。
不少官员发现了他的举动,有的暗自揣测圣意,有的幸灾乐祸,有的则是早早得到消息,不动声色。
只听宣仁帝道:“左爱卿。”
少年叩首,“臣在。”
“今日岁宴,你为何不身着官服?”
“回陛下,臣身着的,确是官服。”
“只不过……”
少年抬首,二人的目光相视。
“是九龙司的官服。”
九龙司?
不少官员心里疑惑。
我大楚朝何时有了九龙司?
只听宣仁帝大笑道:“哈哈哈,好,好,众爱卿,今日我便趁着这大喜的日子宣布一件事。”
“怀远大将军左凌云击退匈奴,护我大楚万里疆土,收复被匈奴侵占的数十城,失匈奴不敢再来犯我大楚国土,再加上左家三代忠良,为国捐躯,我现封怀远大将军左凌云为怀化大将军(正三品下),兼任九龙司指挥使。众卿可有异议?”
众人叩首:“臣等无议,陛下圣明。”
这就是没人反对的意思了。
就算有人反对,但也不敢去触这个霉头。
宣仁帝满意地笑了笑。
很好,目的达到了。
他挥手道:“众卿平身。”
花似锦还没从方才的震惊中缓过神来。
如果她没记错,左凌云今年才十九岁,还未及冠就有如此成就,身居高位,兼任数职位,当真是前途一片光明,少年英才。
九龙司她不知道是什么,不过能让皇帝舅舅将这件事当众宣布,肯定是极为重要的,先前的那一出,想必也是皇帝舅舅同左凌云串通好的,演的一场戏罢了。
能将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一个年级轻轻的少年担当,这也只能说明,左凌云是皇帝舅舅的心腹了。
花似锦对于政事了解不多,但从小也耳濡目染了些,将这件事分析地明白并不难。
宴会结束,花似锦让春和知会一身花荣清,这几日她便在宫中住,不回府了。
她是讨厌花荣清,但礼节不可少。
“对了。”花似锦拿着左凌云送的红梅,递给春和。
“小春和,你去找宫人要个花瓶,接点清水把这红梅给插上。”
春和愣愣地接过红梅,有些疑惑。
小姐这红梅,是从哪里来的呀?
若是摘的,宫中的红梅小姐的个子也摘不到呀…
莫非是别人的送的?
可小姐这性子…
算了算了,即是小姐吩咐的,她照做便是了,何必想那么多呢。
想着,春和开开心心地抱着红梅走了。
夜晚繁星点点,白雪红梅,一主一仆走在宫道上。
寒风刺骨,红梅坚韧,凌寒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