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画姚咳嗽一声:“看破不说破。”
大窑县事情虽多,但做好了成就感满满,他这边让大窑县更好,也算是他的政绩的。
霍青菱看着他翩然离去的背影,笑着摇头。
院子中站着十二个工匠,她招手唤来红曲,道:“我说你写。”
红曲颔首:“是。”
霍青菱当着这十二个工匠的面,说了契书内容。
第一个管住嘴,第二个薪资问题。
“签了这份契书,以后你们就是县衙的人,如果愿意的话,就来签字画押,本官给你们半盏差时间,无论愿意与否,县衙都不会怪罪,你们好好考虑。”
话音刚落,这十二人偷偷看了眼彼此,眼神交流一番,随后小声讨论了起来。
他们犹豫,是因为赵泰以前不当人,其他百姓太狠,导致百姓对县衙信任度不高。
霍青菱发现十二人当中,他们似乎最为信任一个人高马大的男人,见他画押后,才纷纷下了决定。
她挑眉看向男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草民参见大人,草民叫王石。”
“你来看看这图纸上的东西,可能造出来?”
曲辕犁和筒车将来必然会风靡朝过,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她把图纸拿出来的非常坦然。
王石双手接过图纸,看了一眼后,揉了揉眼睛后,不可置信的抬头望向霍青菱,发现自己逾矩后忙低头道:“还请大人恕罪。”
“无妨,你且说,这种农具能不能大批量产出。”她说着又招呼其他工匠:“你们也来看看。”
霍青菱绘制了三份,分别拿给他们。
这十二人各自围成一圈,仔细观摩图纸,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王石站在霍青菱面前,神情是按捺不住的激动:“大人,草民可能知道绘制图纸的人是谁吗?”
“本官也是从书中看到的。”
王石眼里划过遗憾,很快又振作起来:“大人,这图纸详细明了,只要材料齐全,制作起来就快了。”
“行,三天时间够吗?要什么材料去找县衙要,本官要看到成品。”霍青菱沉吟半晌:“本官的意思是,三天内,你们一人做一件出来,可行?”
林画姚精挑细选出来的工匠,他们做过不少活计,加之图纸明了,这十二人没一个胆怯的。
“能!”王石率先答道,其他人纷纷应和。
“行,本官相信你们,三天后,我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霍青菱露出轻松一笑。
“是!”工匠们齐声答道。
三天眨眼就到。
霍青菱再次来到院子,见到做好的曲辕犁后,顿时喜笑颜开:“诸位好样的,本官会将你们的名字挂在告示牌上,让大家知道你们的名字。”
之前她就向林画姚提出定点放置告示牌,还安排专人负责,林画姚非常给力,已经弄好了。
现在大窑县时不时会更新告示牌上的内容,有时是故事,有时是生活妙招,有时是县里公告。
王石等人也经常去看这告示牌,听到自己的名字能上告示牌后,一个个喜不自胜。
毕竟这可是莫大荣誉,以后十里八村都知道他们的名字,那就是名匠了,其中还有些是单身汉子的,成婚完全不成问题。
霍青菱说道:“你们两人一组,带上工具去支援各村春耕,等他们会用以后,你们回来随我去支援其他县。”
“是!”
王石和自己的朋友赵磊去了南坝村,这也是他们自己的村子。
他们回去的时候,正好是午时,村里人都在午憩,毕竟农活累,不休息好下午跟熬不过去。
两人带着各自制好的曲辕犁到了里正家。
里正也在休息,被吵醒后心情很是不爽,但是听说了他们的来意后,心情立刻转阴为晴。
“太好了,我们南坝村有了这犁,春耕就轻松多了!”
这一下午,十二个工匠在大窑县六个村教授如何使用曲辕犁。
刚开始大家或许不习惯,等学会以后立刻发现其中妙处,能够拐弯、省力,谁不喜欢啊。
一个村两架曲辕犁,每家轮着用。
主要是时间上来不及,还要去支援其他县,不够用也没法了,只能等以后推广开来,家家户户就能用得起了。
霍青菱当然不可能带着十二个工匠挨个去每个县,那样着实浪费时间。
她还是把十二人分成六组,让他们带着盖了自己官印的授命书,让他们去各县找县令,然后找当地靠谱工匠学做曲辕犁。
今年春耕曲辕犁或许用不了多久,但是明年和以后的每一年都能用上了。
这边完事后,霍青菱再次去了二桥县。
本来她是打算留在大窑县组建商会的,但是焦冲这连发三封信过来,她只好水了林画姚。
林画姚怨气冲天的送走霍青菱,临走之前,霍青菱笑着安抚道:“等我回来一定帮你把商会给建立起来!”
她还给林画姚下了任务:修建造纸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