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画姚没有被冒犯的意思,笑眯眯地说道:“县衙肯定不会给你修茅草屋,要修就修成小吃街那种。”
“小吃街!”百姓们热烈讨论起来。
小吃街开业有段时间了,但凡去过的无不称赞味道好、房子漂亮、干净敞亮,要是县衙真能给修成这样,那是天大的好事。
“本官亲自前来与你们说这事,就是做担保。”
“你们放心把地契卖给县衙,临时住处县衙帮你们搭建统一分配,等县衙将居民楼修好以后,会按照拆前丈量的亩地给你们赔偿房子,在修建期间,县衙将会招工,当然,你们上工是有工钱的,只是没有普通工人拿得多,毕竟县衙帮你们修房你们不需出一文钱,是这个道理不?”
“修好以后,你们可以按照家中几口人再把房子买回去,不会成为无家之人。”
林画姚耐心将这件事扳碎了同他们说清楚,拿出准备好的契书说道:“如果有愿意的就来签字画押。”
有人弱弱抬手问道:“那若是本身房子就很不错了,不想修怎么办?”
这种人霍青菱早前就说过了,林画姚此时应对自若:“修居民楼的时候将会绕过你家。”
不着急,等他们看到居民楼修建的样子,再加上招工优先选择房子被拆的百姓,这些不愿的总会愿意的。
霍青菱此番大动作,其实是为了修水泥路,顺带把居民楼给修了。
全县参与,不消多长时间,或许在秋收前就能竣工。
林画姚一一走访大窑县附近十多个村子,大多数百姓都选择签契,小部分百姓会先让村长做思想指导,实在是啃不下的钉子户那就绕过。
这一忙就是好几天,他走得脚底起泡,破了又好,但甘之如饴。
他兴冲冲地去找霍青菱,看她正在煮茶品茗,苦哈哈道:“哎,有些村民嘴巴都说烂了就是不肯挪地,气煞我也!”
霍青菱递过去一杯茶:“消消火,不用为了钉子户而生气。”
这些人总会有后悔的一天。
“已经搞定了,剩下的如何就看你的了。”
他接过茶杯,香气扑鼻,一口下去醇香后甘,他感慨道:“好茶!”
当然是好茶,这可是从系统那买来的极品龙井茶。
“你喜欢送你一些。”她笑着让红曲去包茶,拿来大窑县地图看了起来。
这地图自是比不得系统地图,着实简陋。
“林大人找几个会画地图的来找我吧,不要求画工多厉害,能用就成。”
“好。”
两人又说了会话,林画姚还有公务,抱着包好的茶喜滋滋地离开了。
霍青菱看着他的背影,唇边溢出笑:“现在还真是适应了县令生活,不错不错。”
接下来的日子,忙得就是霍青菱了。
她终于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
县衙大批量招工,除却正在匠人所学习的、纸厂工人除外,几乎大窑县所有勤劳的青壮年都被招来了。
这动静闹得太大,邻县县令都得到了消息,但听说是霍青菱下的命令,一个个又把头给缩回去了。
焦冲这个头铁的来了。
他实在好奇,生怕跟不上发展,连发两封信来试探,企图能知道些大窑县在干嘛。
霍青菱也不瞒着,表示正在修马路、造楼房,给他画大饼说明年二桥县厂子要是盈利了也这么搞。
工人多了起来,事情也好办,分两批人,一批修建水泥路,一批造房。
霍青菱图纸还没画好,所以只确定了工人名单,让他们等开工时间。
她跑遍要造房的那十几个村,很快就确定好了框架。
楼层不能修太高,最多三层,基地要打好,还得将台阶修高,毕竟每年雨季着实恼人。
霍青菱分了四种布局,套一、套二、套三、套四和小别墅,考虑到有些人家里人多,想要一家人住,那只能弄出个小别墅。
用了一周时间,霍青菱才把每个村要修的房屋构架画好。
终于能开工了。
开工消息长了翅膀一样飞出去,大窑县大改变正式开始。
一批人在城中修水泥路,一批人修房屋。
霍青菱虽然只需要指挥,但每天好几个地方来回跑,累得回家就躺。
刚开始有百姓不解,那水泥路修来作甚,听说以后有些地方还要给过路费,心里是不满的。
但他们不敢说啊。
霍青菱听说这件事后,并没在意:“加强告示栏宣传水泥好处,我就不信天天科普还有人不喜欢,反正等修成以后他们会真香的。”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含金量可是很高的。
霍青菱忙得脚不沾地,直到各县令送信前来询问何时能把科考学子送来的时候,她才恍惚间发现已经六月。
“真是忙昏了头,居然把最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她连忙回府,给各县令回信,表示可以出发了,最后确定了个考试一时间,让各学子切莫迟到。
回完信,霍青菱站起身抻懒腰,外面传来红曲的声音:“公子,林大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