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今年终于能过个好年了。”
这一哭声引起了别的村民的共鸣,但称重还在继续。
“第二袋八百七十斤,第三袋八百五十斤,一共二千七百斤!”
这一下点燃了村民们的好胜心,纷纷催促秤手秤自己家的。
霍青菱待了一会,后又去了好几个地方,大家收成都很不错。
她正打算去自己的田庄看看的时候,就见一风风火火的人影朝自己跑来。
定睛一看,是焦冲。
他满面红光,对着霍青菱招手:“大人!大人啊,您快跟下官去看看那红薯,大丰收啊!”
霍青菱只得随他前去,就见田里一大片深红,那是红薯。
“照着大人的说法,我们弄来两根吃了,当真是这个!”焦冲竖起大拇指。
霍青菱满意点头:“记得留种,来年还得种。”
“是!”
大窑县和二桥县丰收根本瞒不住其他县,其他县令听说以后都震惊了。
他们再仔细打听一下,二桥县办了什么豆制品厂,现在百姓们日子也好起来了。
那不值钱的豆子竟能榨油,做出的菜香得很,还有好多大豆做成的吃食,也在陆续卖往各州。
这都是升迁的业绩,之前还不当一回事的县令,这下着急了。
他们纷纷找到霍青菱,想请他发展自己的县。
霍青菱听后只是笑笑:“当初本官让你们写策划书,你们敷衍本官,想得现成的?想得美!”
她冷脸的样子让这几个县令安静如鸡,跪下后连忙求饶加保证。
他们不作为,最惨的还是百姓。
霍青菱冷哼一声,还是给了他们机会:“重新写策划书,本官看过自会帮你更正。”
“是!”众人赶忙回去调研自己的县有什么可发展的。
这次他们不再是嘴上说说,放到了心上,认真开始做事。
等他们走后,霍青菱总算是有空去自己的田庄上溜达了。
田庄种的都是新种,水稻和土豆,种了还不少,可谓是大丰收。
不过有些佃农没选择新种,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毕竟当初霍青菱给了他们选择,是他们自己不愿意种,现在再羡慕嫉妒也没用。
霍青菱田庄上收成达十多万斤,她留下一半作为种子,另一半则是打算送去前线。
“云墨,这事我就放心的交给你了,切记将这些东西带给王爷。”
“是!”
卖冰的时候,云墨利用这机会组建了一支镖队,这些人都会些拳脚功夫,拿上武器,在朝国内至少遇上危险是能应付的。
运送粮食过去的时候,顺路卖点纸和肥皂,还有二桥县的豆制品,一举两得。
霍青菱站在城门上,看着一长队板车,这里面都是土豆和大米。
云墨手持她的文书,将会一路畅通。
她目送队伍远去,直到再也看不到踪迹。
-
百姓们看到新种收成好,来年就愿意种了。
大窑县和二桥县均是留下足量过冬食物,其余全部成为种子。
其他县令为了跟上步伐,只得厚着脸皮来求霍青菱,卖惨哭穷,企图得到些种子。
“当初本官免费给你们,你们不抓住机会,现在知道来求本官了。”
奚落的话要说,忙也是要帮的,她毕竟是常州郡守,一个县吃饱饭不算成功,要一个州都吃饱饭。
最后各退一步,以一个公道的价格卖给各县种子,不过收成的时候必须给回一成种子。
这些县令不得不答应,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了。
霍青菱整理好收成账册,又让人将红薯、土豆和大米各装一百斤,将它们一起送往朝城。
王宫。
朝王翻完账册以后,深吸一口气,脸上的笑怎么也降不下来了。
王福贵进来用余光看到,心里有些震惊。
最近因为战事在即导致朝王心情不好,但看到霍大人的奏章之后,心情居然变得美妙起来。
他躬身道:“大王,瑶夫人求见。”
朝王大喜:“快让她进来。”
金桃夭扶着肚子慢慢走进来,朝王牵着她的手走到桌前让她坐下。
“爱妃你快看,霍卿递上来的帖子。”
金桃夭当然知道这其中内容是什么,还是假模假样的看了半天,最后表演出震惊神情。
“收成如此之多?”
朝王点头:“没错,要是每个百姓都能种上,那朝国百姓以后再也不用挨饿了。”
金桃夭勾唇:“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朝王抱住她,轻声说道:“本王能有你这般的妙人,霍卿这个能臣,简直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金桃夭依偎在朝王怀里,娇道:“大王是青菱的伯乐,是桃夭的夫君,自当为大王尽心。”
朝王一颗心越发柔软,摸着她的发丝,眼神缱绻温柔。
金桃夭: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