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王宫
周四,露娜已经在娜娜家住了几天,两个女孩子待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尤其她俩有接近一年没见了。
最近白天娜娜忙的时候,露娜就自己在城里逛,像是地标性建筑电影博物馆,还有埃及博物馆,露娜都自己逛的差不多了,只剩王宫博物馆还没去。
说起这座现存的Palazzo Reale(雪城王宫),就不得不提到萨伏伊公爵。这位传奇的公爵将自己的公国首都迁到雪城,又将原本雪城的主教宫殿改建成自己的公爵府邸。
在他改建的过程中,融入了大量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的风格,使得新公爵府邸既有宗教建筑的神圣,又有极致的古典主义审美。
其后,萨伏伊的王室成员在此府邸居住超过200年,直到全国统一王国的建立。四散的小公国逐渐联合成统一王国,萨伏伊的王室成员才不得不从雪城迁至当时王国的新首都,佛罗伦萨的碧提宫居住。
凭借美院的学生证,是可以免费进入博物馆的。娜娜和露娜在售票处没有停留太久,分别出示了学生证后就进入了Palazzo(王宫)。
王宫大门的栅栏上有镀金美杜莎的头像,在西欧,这种装饰类似于门神作用,寓意用美杜莎抵御王宫的入侵者。
走进内部,里面极尽繁琐的装饰和巴洛克的华丽扑面而来,在阶梯两侧的墙面上还展示着几幅记录萨伏伊家族历史性事件的巨大油画。
王宫总共有两层,她们先到达的是骑兵胸甲展示厅,这是一条华丽且金碧辉煌的长廊,从天花板上密集的描金画彩的壁画,到黑白大理石相间铺就的地面,再到整齐排列的两排中世纪铠甲发出的阵阵寒光,这条长廊既华美又带有隐隐的肃杀之意。
"外面看起来还很朴素,内部太华丽了,果然不愧是浮夸的巴洛克时期的产物。"露娜惊叹道。
法式洛可可和巴洛克经常令人混淆,因为这两者都是极致的推崇古典主义审美,和极尽修饰的两个极端。
法式Rococo(洛可可)起源于法国宫廷,主要是以各种类型的花纹叶形,曲线条的装饰来体现整齐而生动的雕琢形式,色彩上也更崇尚柔和的浅色调。
Barocco(巴洛克)则更古老些,它的单词原意指的是不规则的珍珠,并且它的风格受到宗教的影响,崇尚奢华大气,它华丽而具有冲击性,喜欢打破对称和平衡,又同时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漫步穿过王座室和步兵室,露娜和娜娜来到了王宫中最独特的一个展厅。
中国风陈列室。
至此,两人默契的互相看了一眼,切换回了中文交流。
"这青花瓷不知道是他们几几年带回来的,居然直接摆一堆在地上,也不放个架子什么的。"露娜惋惜道,心想这也太暴殄天物了。
"可能是明清时期的外销瓷吧,如果是近代,就可能是八国联军的时候拿的了。。"
"……"两人同时沉默。
"但愿不是八国联军时抢走的,不过大英博物馆就难说了,起码百分之八十是赃品。"露娜愤慨道。
"雪城离威尼斯不算太远,赃品的概率比较低,它长期以来就有经过威尼斯港与东方接触贸易,甚至还会订制墙纸贴画等。"娜娜看了一下介绍,补充道。
娜娜被展厅的墙面吸引,整个墙面是以中式黑底金花漆画为装饰,一看就是广东十三行的定制版外销奢侈品。中式传统故事里的小人衣袂飘飘,搭配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充满了异国情调。
而天花板上的壁画则是西欧传统神话故事的叙事,描绘了希腊神话中的神祇,以及特洛伊战争的部分情节和叙事。
两人缓缓穿过放置了琳琅满目瓷器和中西合璧风格的中国风陈列厅,面前是一条巴洛克式的大理石旋转长廊,墙壁上满是拼贴大理石和罗马立柱装饰,上面还挂了几幅萨伏伊公爵的肖像画。
这幅肖像画也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精湛的透视变奏,戏剧性的构图,加上光影强烈的对比,使得画面看起来有一种舞台布景般的呈现效果。
由长廊去到王宫的2层,里面主要展示萨伏伊王朝的私藏。
娜娜看到许多极尽工巧之能事的挂毯和绘画,仿佛华丽和史诗感就是这些收藏的主旋律,穿过国王的寝宫就到达了长画廊。
"好美的壁画……"纵使看过无数壁画,娜娜还是被眼前的画面震撼。
在画廊的天顶,天蓝色的苍穹下,奥林匹斯的诸神都围绕着被神化的萨伏伊公爵。只见众神祇簇拥着公爵,阿波罗在天空中驾驶着太阳战车,奥罗拉潘撒着鲜花,赫拉克勒斯正在攀登奥林匹斯圣山。
就在娜娜沉浸在维也纳宫廷画家所绘制的天顶画的时候,露娜发现了一些让她感兴趣的东西。
"好像传闻中的圣物,耶稣"裹尸布"就被收藏在王宫内部。"露娜看了看门口的指引,招娜娜过来。
"是的,好像被收在建筑改建以前的教堂里。"娜娜不太确定。